小宁人格的"整合"

王惠丽

<p class="ql-block">💚💚供稿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王惠丽</p><p class="ql-block">💚💚小宁,女,15岁,因“与父母对抗,反复自伤”一年前来到这时,初见小宁,满面怒气,坐立不安,双手臂上有数十道新旧不等的划痕,部分带有余血,小宁以种挑衅的口气,不停地在抱怨着:爸爸妈妈对自己不好,同学欺负自己,朋友远离自己,周围没一个好人,小宁不时怒目而视,但交谈中有种温暖的感觉升起,感觉有个孤单的、需要关心、需要爱的小女孩存在。</p><p class="ql-block">💚💚小宁爸爸常年外出。妈妈是公务员,半岁后的由奶奶抚养,奶奶脾气暴躁,和小宁接触是困惑迷茫的,刚还是一个柔弱乖巧带着“爱”的小女孩,稍不顺心就愤怒暴躁,带着“恨”对工作人员谩骂冲击,感觉翻脸比翻书都快,在爱和恨来回摆荡,有时“爱”在意识中出来时,行为中带着“恨”和敌意, “恨”在行为中时,反移情却有“爱”意,经无数次共情、抱持、涵容。</p><p class="ql-block">💚💚奇迹终于发现了,在一次咨询中,“爱”“恨”两部分在同一时间进入了小宁的意识中,也就是说小宁同一时刻体会到了爱和恨,伴随着焦虑不安,小宁整合了,待情绪平稳后向诠释分裂防御机制,分裂是保护完美的爱不受恨的污染,恨是保护爱,怕爱消失,同时意识到爱和情时你焦虑,反复数次退行到分裂再到整合后,小宁摆荡次数逐渐减少,小宁的人格慢慢整合了。</p><p class="ql-block">💚💚原始的分裂防御机制,两岁以前是有用的,其目的是把好与坏分开,有利于孩子在全好的环境中的成长,两岁慢慢整合,但小宁三岁前的环境不稳定,关键阶段抚养人不固定,没有整合爱和恨,这就造成小宁两极化地看待自己和世界,情绪不稳,摆荡不定,小宁的完全康复还需时日。</p><p class="ql-block">💚愿小宁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