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日报蔡文原的美篇

闽南日报蔡文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i>  经典话剧《蔡文姬》(片段)</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i>归汉途中</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i>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芗潮剧社演出</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教师:蔡文原 姚静峰</p> <p class="ql-block"> 蔡婉晨饰演蔡文姬</p> <p class="ql-block"> 蓝卓文饰演董祀</p> <p class="ql-block"> 陈宇欣饰演侍琴</p> <p class="ql-block"> 张淑榕饰演侍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 1. 关于话剧《蔡文姬》</i></b></p><p class="ql-block"> 经典话剧《蔡文姬》是郭沫若1959年创作完成并由北京人艺首演的五幕历史剧。该剧是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60多年来久演不衰。该剧主要描写了距今两千多年前东汉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际遇。郭沫若以磅礴的气势和浪漫的情调在剧中成功地塑造了蔡文姬的形象,同时也重新对曹操给予全新的解释。本剧表现了蔡文姬、董祀、曹操等人为实现“文姬归汉”,为了能使各族人民和平共处而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人民希望安定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愿望,这在当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 2.关于《归汉途中》</i></b></p><p class="ql-block"> 《归汉途中》选自《蔡文姬》当中的一个片段,讲述的是文姬归汉途中,一直在怀念着留在匈奴的儿女,离中原越近,想念的越切,梦寐之中,都在思念着他们。积郁的感情使她写出了著名的诗篇《胡笳十八拍》。有一天,深夜了,她还在返复吟咏,董祀前来劝慰,要她以大义为重,这才使文姬 从个人的悲哀中,解脱出来。</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 </i></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  3.《归汉途中》戏剧故事</i></b></p> <p class="ql-block">  ▲曹操派董祀到南匈奴接蔡文姬归汉。途中,蔡文姬一直在怀念着留在匈奴的儿女,离中原越近,想念的越切,梦寐之中,都在思念着他们。积郁的感情使她写出了著名的诗篇《胡笳十八拍》。有一天,深夜了,她还在返复吟咏:</p><p class="ql-block"> 我与儿呵各一方,</p><p class="ql-block">  日东月西呵徒相望,</p><p class="ql-block">  不及相随呵空断肠。</p><p class="ql-block">  对萱草呵忧不忘,</p><p class="ql-block">  弹鸣琴呵情何伤!</p><p class="ql-block">  今别子呵归故乡,</p><p class="ql-block">  旧怨平呵新怨长。</p><p class="ql-block">  泣血仰头呵诉苍苍,</p><p class="ql-block">  胡为生我呵独罹此殃?</p><p class="ql-block">  胡与汉呵异域殊风!</p><p class="ql-block">  天与地隔呵子西母东。</p><p class="ql-block">  苦我怨气呵浩于长空,</p><p class="ql-block">  六合虽广呵受之应不容!</p> <p class="ql-block">  ▲在文姬弹唱中,董祀在月下徘徊静听。待文姬弹唱完毕,他走向墓亭,关切地对文姬说:“文姬大姐,在这样的深更半夜,你还在这儿弹琴?”</p> <p class="ql-block">  ▲文姬按下琴弦 ,说:“我睡不着觉啦,把你闹醒了吗?”</p> <p class="ql-block">  ▲董祀回答:“不,是别人把我叫醒的,大家都在替你耽心,怕你把身体弄坏了。”</p> <p class="ql-block">  ▲文姬把琴交给侍琴,愧疚地说:“我自己也知道,我这样实在不好,但我总是管辖不住自己。”</p> <p class="ql-block">  ▲董祀:“大姐,你是弹得很好,也是唱得很好的。你的音调真是充满了宇宙,你的歌辞真是震荡人的灵魂。你是在用你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生命,在那儿弹奏,在那儿歌咏。”</p> <p class="ql-block">  ▲文姬感到惊讶,问:“公胤,你那样欣赏吗?”</p> <p class="ql-block">  ▲董 祀:“是呵,大姐,从我们欣赏者来说,你这样的调子,这样的歌辞,是愈多愈好的,但从你创作者来说,你这样全心全意沉没在你的悲哀里,恐怕不能够经久吧?”</p> <p class="ql-block">  ▲蔡文姬:“是的,公胤呀,我自己也知道,但我总是管辖不住啦。”</p> <p class="ql-block">  ▲侍琴告诉董都尉,刚才文姬夫人在那墓台上晕倒过。董祀一听,急切地问:“是那样吗?”他说:“大姐,你假使病倒了,我们是对不起曹丞相,对不起伯喈先生的!”</p> <p class="ql-block">  ▲文姬感到歉意,说:“是,我对不起你们。”董祀急忙回答:“不要那样说,我们总希望你把心胸放得更开阔一些。”</p> <p class="ql-block">  ▲文姬含泪说道:“我也想做到那样,但我丢下了的两个儿女却一时一刻也不能忘怀。”</p> <p class="ql-block">  ▲董 祀:“侄儿侄女有四姨娘照管,是平安无事的,你请放心吧。你请多想些更快乐的事。譬如:大姐,你留在南匈奴十二年,现在能够平安地回来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文姬点头)你十二年前离开故乡时是怎样,十二年后的今天又是怎样?百姓逐渐地在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这难道不是又一件天大的喜事?”</p> <p class="ql-block">  ▲蔡文姬:“是的,我们感谢曹丞相。”</p><p class="ql-block">  董 祀:“大姐,你还请想想,从前我们的边疆,年年岁岁受到外患的侵扰,而今天呢,是鸡犬相闻、锋镝不惊。我们从南匈奴回来,沿途都受到迎送,没有些微的风吹草动,难道这是一件小事吗?”</p> <p class="ql-block">  ▲蔡文姬:“不,不是小事;这是我自己亲身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董 祀:“那么,你为什么不从这些大处着想,只是沉浸在个人的儿女私情里面呢?大姐,请你把天下的悲哀作为你的悲哀,把天下的快乐作为你的快乐,那不是就可以把你个人的感情冲淡一些吧?如今‘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时代,已经变成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时代。大姐,你在这一路上,你难道都还没有感受到吗?”</p> <p class="ql-block">  ▲蔡文姬:我感受到了,只是我自己的悲哀太深,总是扭不转来呀。</p> <p class="ql-block">  ▲董 祀:大姐,我是同情你的,我要向你说句老实话,我从小时就敬重着你。我觉得你博学多才,就是班昭也不能和你相比。</p><p class="ql-block">  蔡文姬:你把我看得太高了!</p> <p class="ql-block">  ▲董祀迟疑一会儿,说:“但我现在更要向你说句老实话,我对你是有点失望了。到底个人事大,还是天下事大?天下的人,几年前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你不曾这样悲哀,而你现在却只怀念着你一对平安无事的子女。你的心胸为什么那样狭窄呢?”</p> <p class="ql-block">  ▲蔡文姬憬悟,呵了一声,说:“公胤,我感谢你。”</p> <p class="ql-block">  ▲董祀深情说道:“因为你是我的姐姐,我才毫不掩饰地这样说。但我也是鼓起勇气的,在路上我早就想说又怕伤了你的心,但在今天我却不能不说了。不说,就好像看着一个人沉溺在水里,袖手旁观地不肯搭救他一样。大姐,你老是这样下去,是要毁灭你自己的。我们看着你毁灭,那是对不住你,对不住伯喈先生,也对不住曹丞相。请你把我的话来回味一下吧,这可能是逆耳之言,不大好听的。</p> <p class="ql-block">  ▲蔡文姬听了董祀的一番话,逐渐愁眉解锁,露出笑容,精神振作了起来。她激动地对公胤说:“公胤,你的话说得真好,这对于我要算是起死回生的良药。我感谢你,是你两次把我搭救了。公胤,我要向你发誓,我从今以后要听你的话,尽量减少个人的悲哀。”</p> <p class="ql-block">  ▲董 祀:好吧,大姐,只要你不生气,不再那么悲哀,那我就再高兴也没有了。我们的话已经说得不少了,还是请你去休息一会,明天我们还要赶路。</p> <p class="ql-block">  ▲文姬:好,我听你的话。你也该去休息。明日兼程赶路,好早日见到曹丞相。公胤,明天见!</p> <p class="ql-block">  ▲文姬与董祀互道晚安,领着侍琴、侍书消失在月光如水的夜幕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  4.关于蔡文姬</i></b></p><p class="ql-block"> 蔡文姬是大文学家,大诗人,蔡邕之女,流落匈奴12年,为左贤王之妻。曹操早年曾经和蔡邕交情莫逆,便四处打探蔡文姬的下落,。曹操得知,南匈奴左贤王的王妃是中原人,姓蔡!曹操大为惊喜,立即派董祀和周近做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来。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十分高兴;但要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她不仅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在汉朝使者的催促下,恍惚中登车离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她听到了儿女们撕心列肺的哭喊声,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后来为了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整理了父亲蔡邕的大量诗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  5.话剧《蔡文姬》 故事梗概</i></b></p><p class="ql-block">汉末,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名儒蔡邕的女儿文姬,流离在乱军之中,幸亏遇到南匈奴左贤王把她拯救出来,且与她结成夫妇。后来虽然生了儿女,但是文姬一直在怀念着故土,怀念着她死去的父亲。 </p><p class="ql-block"> 过了十二年,汉丞相曹操,新近平定了中原,很想在文治声教上作一番事业。他原和蔡邕是旧友,也知道他有续修汉书的志向,但是蔡已去世,曹操惋叹之余,因而想起了颇有才名的文姬,于是派董祀、周近为使者,往南匈奴迎她回来,让她继承蔡邕的遗志。</p><p class="ql-block"> 他们到了南匈奴之后,妄自尊大的周近,激怒了左贤王,使她误解了汉朝的态度,文姬也踌躇起来。幸亏董祀详细地说明了来迎的意义,左贤王才明白了,而且和董祀结成生死之交,互以刀剑相赠。 </p><p class="ql-block"> 文姬只身南返。但是,一直在怀念着儿女,离中原越近,想念的越切,梦寐之中,都在思念着他们。积郁的感情使她写出了著名的诗篇《胡笳十八拍》。有一天,深夜了,她还在返复吟咏,董祀前来劝慰,要她以大义为重,这才使文姬 从个人的悲哀中,解脱出来。</p><p class="ql-block"> 南返中途,董祀摔伤了,文姬和周近等先回邺下。周近在曹操面前,说了董祀一些坏话,曹操大怒下令董祀自裁。文姬听说了,连忙赶来,有力地剖白了董祀的冤枉,曹操追回前令,处分了周近。 </p><p class="ql-block"> 八年以后,文姬整理出了蔡邕的遗文四百多篇,但是由于左贤王已于三年前战死,她非常怀念留在南匈奴的子女。恰在此时,南匈奴单于王带着这两个孩子到汉朝来了,文姬兴奋地写出了新的欢乐的诗章《重睹芳华》。在胡汉和好、母子团圆的欢乐氛围中,曹操为媒,让文姬和董祀结成了夫妇。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