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罕见乳王庙

凯哥

2020年,我猛然听说神口村有个乳王庙,感到非常的吃惊,后来静下心来一想,又觉得是很正常。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生育与繁衍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部落的生存问题,女娲、西王母等创世女神的出现,为华夏民族人文之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有子万事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在中国素来根深蒂固,人丁兴旺是关乎到一个家族兴盛的头等大事,哺育新生子嗣,无论是皇宫和民间,都不会把它当作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必定给予高度重视。   突兀出来的乳王庙,让我一派茫然,脑海中一片盲区,知识点明显不够。光绪《永明县志》记载了上百座各色各样的寺庙,却唯独没有收录乳王庙,不知何故。于是,我只好上网到百度上去搜索,一丁点相关信息显示都没有弹出来。看来这个独特的乳王庙,在国内的确是闻所未闻,实在罕见的很,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2020年5月,我们与锡金、进全、祥禄一行4人一探乳王庙。何锡金先生学识渊博,豁达潇洒,一个英文老师,却又长于诗文、曲谱,喜欢寻幽访古。锡金君平时身体强壮,爱喝能喝,嗜酒如命,有“十斤”的谐音雅名,酒后常常出口成章,诗兴大发。惜乎次年12月,抗不过病魔,天人永隔,让我们痛失了一位志同道合的老大哥。   乳王庙所在的厂子铺区域为江永县中部,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在此分水,自此下来的警水汇入潇水,百转千回流入长江。这一区域,古代称界头,靠东北这边分布着上界头、下界头、神口、周家塘、石角山、山脚下、新铺上等7个自然村,是古零陵郡营浦县与古苍梧郡谢沐县的分界之地。   山湾里的神口村,坐落在岗坡之上,是一个很小的自然村,最初叫龙口村,高姓人家聚居区,始迁祖贤十三郎公。高氏宗祠前半部分具有比较明显的西式风格,可能在民国时期进行过重修。2个门楼,相对简朴,其中一个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神龙见首不见尾,行踪神秘,不露真相,乳王庙又何尝不是如此,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面纱。 乳王庙立于分水岭下,位于警水的最上游,边上一口小水井,泉水从地洞里汨汨涌出,便是警水的发源地。周遭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喀斯特地貌风光秀丽,旁有小山,阳石向天,又如母子相望。远看上去乳王庙与县内其它的庙宇格局大同小异,占地近200平方米。走近一看,庙宇颓圮,满目疮痍,千疮百孔,墙壁剥落,藤蔓覆盖,摇摇欲坠,呈破败景象。乳王庙硬山墙顶,穿斗式的木架结构,梁架上瑞兽、纹饰雕刻精美,瑞化于形,萌化于心。 <p class="ql-block">  乳王庙西侧,立有一方“重建乳王庙题名记”四方碑,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碑文记述了乳王庙的来由。宋绍兴三年(1133),皇室无合适的哺乳妇女,道教三十二代张朝英真人上奏南方能育哺。高氏夫人受聘召,为宋室皇宫哺乳三载,后来高氏夫人育哺的皇子登位,封高氏夫人的儿子高士评、高士谓为高乳一、二大王,高氏后人为此建庙纪念。由此看来,乳王庙主要功能为高氏的家庙,光绪《永明县志》不收录也就顺理成章。</p> 古代使用乳娘哺育婴幼儿是身份的象征,据《礼记·内则》记载:“大夫之子有食母,士之妻自养其子。”皇室中的皇子通常都由精挑细选、出身不高的乳娘一手带大,自幼相伴的乳娘既是忠仆又是慈母。历代帝王都有尊重、封赏乳娘的传统,高士评、高士谓子因母哺乳建功,得以封赏。用乳王封号,肯定不会是朝廷正式封号,或许是皇帝一时的戏言,但却足以让高氏一族感到无上恩荣。   从乳王庙返回到神口村,与村民进行交谈,他们告诉我们,周家塘是从神口搬迁过去的,那里也有一座乳王庙。周家塘在神口下游不远,驱车几分钟就到了。周家塘的乳王庙位于村左前方古驿道旁,庙宇和戏台早已拆除得干干净净,遗址上一片荒芜,除了边上的几颗树,就只有孤零零的一方石碑杵立在旷野之中,过往行人视若无睹。碑名“建造乳王庙题名记”,清嘉庆十八年(1813)建,经年的风霜雨雪,碑身斑驳,漫漶不清,仔细辨认,内容与神口乳王庙四方碑大体相同,应是一脉相承。   2023年12月,时隔3年多,应文博专家义荣夫妇的邀请,我们与进全一行4人来到周家塘,二探乳王庙。这次过来,一是想进一步厘清高氏与乳王庙的因由,二是初步了解永明高氏迁徙路线图。周家塘与神口同宗,也是高姓人家聚居区。周家塘不姓周,高家不姓高,管家不姓管等等,这样的情形各地都有很多,原因不一,大抵是尊重历史,沿用先前的地名,周家塘不外如此。近几年来,周家塘开展新农村建设,老房子拆得只剩下门楼、祠堂和2栋民居,乡愁记忆所剩无几,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成为了人们的打卡之地。   再次来到周家塘乳王庙遗址,但见平坦的场地堆成了一个小土堆,被人用铁篱笆刺围合,不知作何用途。“建造乳王庙题名记”石碑仍然杵立在那里,树枝、水管随意搭在碑上,碑文字迹更加模糊不清。进全君蹲在碑前仔细琢磨,力图穿过历史迷雾,又围着遗址左转右转,希望能够有所发现,却徒劳无功。 冬日的田野万木凋零,从乳王庙连接到前面的另一座庙宇,是一条长百余米弯弯曲曲的石板路,道路全部为规整的青石高筑而成,工程颇为浩大,推测为乳王庙同时期的建筑。庙宇坍塌,断壁残垣,荆棘丛生。茂盛浓密的蒿草中隐藏着2方石碑,一方“鼎建邹王庙题名记”,明正德十四年(1519)建;一方“重修邹王庙碑记”,清道光二年(1822)重修。 从“鼎建邹王庙题名记”和“重修邹王庙碑记”2方石碑的碑文中得知,神口高氏大房后人高马瀚,始迁居周家塘。高氏一族“自口以来,代有古庙,世奉邹王”。历史上封为邹王的有唐高祖李渊的玄孙李宇,太平天国的周林保,显然这里祭祀的只能是唐代的邹王李宇。历史上或许高氏一族与邹王有过一段渊源,才有“世奉邹王”。邹王庙,邹,周,同音不同字,周家塘莫非与邹家有关系?我们不禁熙然一笑,那都不是一回事。 根据高氏族谱和相关的石碑等典籍,我们初步勾勒出永明高氏的迁徙路线图:系出山东青州府莱阳县,始祖高元護,于宋建炎年间登进士第,擢用湖南道州总管,生六子。宋绍兴二年(1132),第六子太渊乡试举人,擢用永州府永明县教谕,后代卜居永明县十四都分水龙口(今神口),其后裔分脉周家塘、东铺、水源头、寺下等地。   罕见的乳王庙,不知隐藏了多少秘密,有待我们去继续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