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游记(二)闽南第一古刹—— 开元寺 双塔

来了就发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游览开元寺、双塔及西街。</p> 开元寺 <p class="ql-block">开元寺是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202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p><p class="ql-block">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 </p> <p class="ql-block">在开元寺中轴线的两边,还有一些建筑群:东有由迦蓝祠改建的檀樾祠 ,纪念施主黄守恭。黄氏五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诏安)后裔及海外紫云家族无不以此为荣。有俗称“小开元寺”的准提禅林,原供奉天台宗的准提菩萨;西有尊胜院,现已开辟一部分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有水陆禅寺,以供寺僧栖息。</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为泉州佛教首寺,规模雄伟,气势恢宏,是唐宋以来,古泉州因海外贸易高度发达、社会稳定繁荣而产生的佛教杰构,寺中众多文物古迹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在宗教、建筑与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交融和多元共存,至今仍可感受当时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空前繁荣的盛景。</p> 东西双塔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此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双塔为五层八棱,高近50米,为可登临的外壁筒体内带塔心柱结构,抗震性极强,堪为举世罕见的杰作。其石作梁柱、斗棋均严格按照宋代营造法式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演变史中弥足珍贵的年代标尺。明代重建的大雄宝殿,供奉五方佛,为密宗仪制,其月台须弥座、后檐石柱则利用毁废的元代印度教寺院建筑构件,殿内斗棋为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形象,建筑风格融汇了大量外来宗教文化元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塔柱细节。</p> <p class="ql-block">东塔</p><p class="ql-block">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改七级砖塔,今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佑十年(1250年)间重建,高48.24米。</p><p class="ql-block">东塔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 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梁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东塔于1997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p> <p class="ql-block">西塔</p><p class="ql-block">西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初为七级木塔,称“无量寿塔”。北政和四年(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重建,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p><p class="ql-block">开元寺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双塔塔身浮雕精美。</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东西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现成为泉州的标志。</p> 斯丹姜母鸭 <p class="ql-block">中午吃当地特色美食——斯丹姜母鸭,一桌二人。</p> <p class="ql-block">番鸭的营养</p><p class="ql-block">番鸭又叫洋鸭,生长于水边、闲田。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低脂肪,是很好的肉食产品,它的营养价值比畜肉优越富含蛋白质,族维生素和维生素及铁铜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多吃番鸭也不用担心肥胖问题,其脂肪低,对爱吃肉的人群是一个放心之选。从中医学的角度,番鸭具有补中益气温中暖下,补肾强阳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斯丹美母鸭</p><p class="ql-block">生姜,多年生宿根草本,喜温暖湿润气候,性辛温,具有驱寒邪祛风湿,解表和胃,温经止痛等功效。“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话语,作为中医主要的药用食材,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生姜治百病”的说法。因此,常吃生姜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p><p class="ql-block">斯丹姜母鸭的制作</p><p class="ql-block">斯丹姜母鸭总结传统众家煮法,创新改进,自成特色。</p><p class="ql-block">本店选用圈养正番鸭母,优质老姜,精制调料等秘制配方,置于陶制土砂锅,文火100分钟烹饪而成,其色泽金黄,肉质细腻鲜美入口酥香,回味无穷,实乃不可多得的闽南特色美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西街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回宾馆休息,下午3点半去逛西街。</p><p class="ql-block">泉州西街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拥有开元寺、东西塔、肃清门等景点。</p><p class="ql-block">西街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泉州西街</p><p class="ql-block">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泉州西街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面貌。</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座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总占地约45公顷,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三坊七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如今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以南后街为中轴线的景区,包括了方圆40公顷的区域,各角落都有导览图可供按图索骥,十分方便。</p><p class="ql-block">特色建筑</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城南片区的聚宝街、青龙巷是古泉州最繁盛的经贸商圈,那么西街集中展现的则是泉州这座藏宝之城最大的宝藏和最炫的人文荟萃。西街曾是唐宋早期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泉州古城内现有保留最为真实、完整的历史街区。</p><p class="ql-block">西街建筑中,除古大厝、近现代骑楼洋楼外,还有不少名人宅第在小巷深处熠熠生辉。据统计,西街区域内已知历史名人故居含遗址有二三十处,自唐代欧阳詹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大人物与西街结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街区部分景色。</p> <p class="ql-block">我非常享受参观泉州开元寺、双塔和西街的经历。开元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建筑风格优美,气氛庄严肃穆。寺内的佛像和壁画让我感受到了宗教的神秘力量,也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双塔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它们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展现出了泉州悠久的历史和繁华的文化。</p><p class="ql-block">西街则是一个充满传统韵味的古老街区,保留着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让我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在西街漫步,我感受到了泉州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也品尝到了地道的闽南美食。</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参观泉州开元寺、双塔和西街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会。我非常喜欢这个充满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地方,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来泉州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