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感恩怀德】我的师傅

我心飞翔 6503055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一生中,遇到过几位“贵人”,巢起清师傅即是其中之一,是我职场生涯中的第一个贵人。巢师傅对我的关怀照顾,及高尚人格魅力对我的影响,使我至今没齿不忘、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的1月,我从插队的内蒙古哲里木盟开鲁县选调到了哲盟首府通辽市,在标准件厂当了一名钳工。那时我刚从“修理地球”变身“修理机器”;从“挣工分”到“挣工资”,并且还是技术工种,别提多高兴了!尤其是我有了“师傅”,一位刚从沈阳轮胎厂调回通辽老家的四级钳工巢师傅,感觉自己像是中了上上签。师傅来自大城市的国营大厂,见多识广,技术杠杠的,别人都说我很幸运,遇到了一位好师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春天,厂里决定由巢师傅带队,带领我们这些刚进厂不久的知青们去北京和天津学习标准件制造技术。图为星期天我们在北京颐和园游园时我为师傅留下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我们这些学徒工们工作都非常积极,并且都在学习知识。我更是急切的想要掌握钳工技巧。巢师傅为人十分正直,他手把手的教我设备拆卸安装、打铲、刮研、攻丝等钳工技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平时修理的机器就是冲床与车铣刨磨这些设备,为了更好的了解机器,我们会找机会操作一下。但是有一天我惹了一个大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情是这样的,一次我了解到车间牛头刨床导轨钳子上需要一块垫块,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从院里的废料堆中捡到一块“铁料”,就随手固定在机台上,再卡上刨刀,就点开了刨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想“砰!”的一声,牛头刨的“牛头”一下子撅了起来,刨刀卡在工件上不动了。我惊出一身冷汗,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间内的工人全都听到了这声巨响,赶紧跑过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师傅闻声也过来查看,细看那块“铁“,方知是块刨刀啃不动的合金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傅什么话也没说,以后的一个星期,我们检修班全体都在机加车间大修这台牛头刨床。这本是一台产于意大利的古董机床,叫我给糟蹋成这样,非常痛心,深感由于我的无知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还給大家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可师傅却并没有骂我,反倒是安慰我,告诉我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出事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我得知本来厂里是要给我处分的,被师傅拦下了。他说一个刚进厂的知青,有工作热情,出了事故他会接受教训的,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吧!就这样此事就不再追究了。但我将此事故做为一生的教训铭记在心,不敢忘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傅还细心的告诉我工作中如何避免人身事故,这些都使我受益非浅,在标件厂的十年中,从此我再也没有出过任何事故,还连续几年获得了厂级劳动模范表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为当时车间青年工人的政治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巢师傅家住在离工厂二十里路的孔家窝铺公社,家里有七十岁的老母亲及师母和四个孩子。当年巢师傅回到通辽也是为了照顾家庭。他每天骑车来回四十里地,很辛苦。但他更心疼我这个远离家乡的徒弟。每到年节,他都要我去他家。下班前,他会交给我肉票和钱,让我抽空去副食店买肉。下了班,我们师徒俩就骑车回到他家。家里师母虚寒问暖,奶奶就让我往炕里坐暖和。我家庭在文革中受到的冲击,奶奶与师母肯定从师傅那里听说了。她们帮不到什么,但从眼神中和对我的悉心照顾中,我体会到了浓浓的同情与关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能干的师母不大会儿就做出一桌子的菜:酸菜粉儿、汆白肉、高粱米饭,奶奶与师母紧着往我碗里夹肉。到了上班那天,我俩又骑上车回到了厂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为我与师傅在颐和园的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6年我结婚了。在婚前的准备阶段,我找人从木材公司买到了三分柞木、七张水曲柳的三合板,准备打家具。那时我的工资是三十二块五,家里父亲一直在审查之中,没有收入,每月只能经过外交部革委会批条,从被冻结的银行存款中取出每人每月八块钱的生活费。文革中我家的四合院私房仅留下了两间,还要交房租,所以家里拿不出多少钱来办喜事。虽然我什么都没说,但师傅知道我的难处,告诉我他们村的木匠可以为我打造“三大件”,只要给点工钱就可以了。这解决了我的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从北京结婚回到通辽后,我们两口子与师兄弟两口子去看师傅时在师傅家门口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1年,我离开通辽标件厂,调回了我出生的地方天津。这之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我从工人到管理者,从国企到外企,从电大到清华的MBA。几十年过去了,到了快七十岁的时候,终于脱离了职场,使我有机会回眸自己过往的人生。这期间我三次回到通辽,除去与老同事聚会,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看望我的师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巢师傅一家住在通辽市区的一套150平米商品房中,宽敞明亮。不幸的是,就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巢师傅的老母亲于1999年去世后不久,</span>巢师傅患了脑血栓,那段时期幸亏师母悉心照料,才得以慢慢恢复。我去看望时,师傅已经可以跟我顺畅的聊天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傅的两儿两女非常争气,全是大学毕业,且事业都很成功。而孙辈更优秀,已有两名考取名牌大学的研究生,真是一代胜过一代,与我们那个年代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我与巢师傅夫妇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师徒情谊已延续了半个世纪。五十年前的往事犹在眼前,挥之不去。祝我八十多岁的巢师傅晚年幸福安康!有机会,我还会去通辽看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