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国难文学沈阳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上下卷)后记

高山流水

<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 我祖籍山东临沂,出生在辽宁丹东,不满周岁就在父母的怀抱中来到了沈阳,从此就未离开过这座城市,无论读书、务农和工作。内心充满了对沈阳浓浓的亲情。缘于这样的经历和情怀,侧身地方社会科学院工作岗位,久已酝酿了“九一八国难文学沈阳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选题,只是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付诸实施。在我开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九一八国难文学文献集成与研究”的时候,又一次激发起我久存于心的对这一项目付诸行动的欲望,有幸得到沈阳出版社闫志宏总编辑的认可和支持,并纳入出版计划中。但编著的过程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和享用。在查阅旧报刊的过程中,与署名另境的《“编”与“著”》一文不期而遇,其中写道:“平心而论,编一本书的价值也并不低于著一本书的。”(《申报》1933年7月26日)几经玩味,确也真切体会了这话的深层含义。</p><p class="ql-block"> 本书中的部分研究文字,曾在《新文学史料》《当代作家评论》《艺术广角》《鸭绿江》《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报刊发表,有的曾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谨此表达我的敬意和谢忱。</p><p class="ql-block"> 文本的整理和编辑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作。沈阳出版社滕建民、姚德军两君多临寒舍,讨论文稿,亲历校雠,十分辛苦。向他们道谢。</p><p class="ql-block"> 随着各类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和学界关于“回归史料学”的召唤,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挖掘和史料整理呈现出新的气象。本书的出版,希望有助于这新的气象更加蔚然而现。</p><p class="ql-block"> 高 翔</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0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高翔,辽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历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总编辑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九一八国难文学文献集成与研究”首席专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有《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意义之境》等著作,2021年以来,接续在《新文学史料》《学习与探索》《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发表《九一八国难戏剧中的沈阳叙事》《九一八事变创伤叙事文本考论》《钟理和小说的沈阳叙事研究》等十余篇论文。成果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等。获辽宁省直五一劳动奖章和辽宁省十佳出版工作者称号。</p> <p class="ql-block">书影</p> <p class="ql-block">《辽宁日报》发表“对谈”文章。</p> <p class="ql-block">文献复印之一</p> <p class="ql-block">文献复印之二</p> <p class="ql-block">文献复印之三</p> <p class="ql-block">文献复印之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