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学习的内容论述浩瀚如海。自古至今,由中到外人们无不思考着、践行着。在随着对教学的不断理解,我也想谈谈自己对学习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学校教学中,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一大进步说明教学的目标更为准确了。但教学活动毕竟是双向奔赴的,教与学就是天平的两端,彼此影响着。而且很多时候二者因为没有统一的目标而彼此分道扬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此,许多学者都在不断的探索着。在我的认知里,我选择了学习中心理论。它是学生成长和老师精进以及人类发展进步共同的起点,也是目标。我想“教学相长”的真实含义也是如此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自然是学习中心理论的关键词。学习是人类的天性,是学习让人类成为了地球上的智者。这一点纵观人类的进化史或者将我们同其他动物放在一起对比便一目了然了。在周岭的《认知觉醒》一书里提到人脑分为三重,即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分别对应的是爬行动物脑、哺乳动物脑和灵长类动物脑。此理论最早由美国麦克里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即“大脑三位一体”理论。对此很多脑科学研究者的意见也是众说纷纭,但在我看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新生儿再到成人老去的匆匆一生,简直就是一个高倍速的人类进化史。那么关于学习和人脑又有什么关系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脑的结构决定了人类独一无二的学习能力。在《启发》一书中,罗振宇说一个研究脑科学的朋友告诉他,大脑是人一生中变化最大的器官。你每经历一件事,大脑不仅在处理这件事,还要根据处理结果,改变大脑本身,加强这部分神经回路的发育。也就是说人脑在经历过程中被不断塑造着,在此我认为任何内容和情景的经历就是一种学习,即学习的本质就是经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起于人体通过各类感官对信息的获取,终于脑回路(脑神经细胞)间的稳固链接。课堂教学的自学或是新授都是让学生先获取到知识信息,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所以,老师的教学水平再高,如果学生因为没看没听没有获取到相应的信息,那么学习始终没有开始,更别说效果了。而所有的复习和考试训练都是为了加固脑回路间的链接,到这种学习的效果是低下的。那么最好的学习又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做中学”,新课标中便如是提到。看看学习金字塔理论便可得知,处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是“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这种方式放在学校教学中就是“小老师”策略,我也曾尝试过,效果看得见,不可否认“教”是最好的“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教促学,以学促教,学无止境,教学相长。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3.12.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