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陨芦花泪湿衣—思母

时雨

<p class="ql-block">  我母亲罗文珍,1923年阴历十一月十五日出生,江西萍乡市上栗县新建村人,今天是她100岁诞辰之日。她离开我们已近10年(2014年9月25日去世),我们十分怀念她老人家。她的一生很不容易,在她三岁多的时候(1927年)父亲就被国民党杀害,孤儿寡母的生活一下就陷于困境,最小的妹妹出生后就送人了。她后来跟随大姐姐夫一起生活,考入免费的师范学校读书。解放初期她独自一人到湖南报考中国革命大学(简称“革大”),毕业后留在常德公署工作,曾参加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调到湖南省财政厅工作。1964年因出身不好(当时外公还没申领烈士证,跟着叔外公的成份划为地主出身),被下放到农场当财政驻场员。文革时期返回省厅参加学习班,之后又直接下放到了南县的北河口公社参加劳动。1978年才调到益阳市财政局,直至离休。</p><p class="ql-block"> 妈妈从小生活拮据,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为了孩子和母亲,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能省就省,所以留下一些病根。下放劳动时她总是提心吊胆,生怕政治运动落到自己头上,让孩子们没有了生活保障,精神特别紧张。工作中她特别的认真,一丝不苟,在乡下供销社时,有一次对帐,少了一分钱不对数,她一直找寻到半夜才在抽屉的夾缝中找出。1983年经过民政部的核实,发放了外公的烈士证书,妈妈精神上终于松了口气,总算过上了舒心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2000年父亲因病过世,母亲的全部心思都在子女们身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她还经常赞助孙辈们的学费,希望下一代能够多学点知识,成为有用的人。我的母亲一生为人正直,热情待人。她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去世前嘱咐我们要维护好外公的烈士墓,让烈士的精神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p> <p class="ql-block">慈爱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2011年12月10日拍摄,时年88岁。</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妈妈</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在长沙烈士公园拍摄,那时的爸妈还挺洋气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妈妈在省财政厅任幼儿园园长时拍摄</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留影</p> <p class="ql-block">妈妈文革中下放劳动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2年1月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妈妈90岁生日前益阳市老干局及财政局领导来家中看望她。</p> <p class="ql-block">妈妈生日寿宴上与财政局同事合影,他们称,妈妈是他们局里当时最高寿的老人了。</p> <p class="ql-block">寿宴上女婿中一致生日贺词。</p> <p class="ql-block">与孙子一起吹生日蜡烛</p> <p class="ql-block">宛绯是四姨的孙女,在去美国学习之前,她爸特地带她从北京来益阳看望妈妈,摄于2008年。</p> <p class="ql-block">2011年大姨的三儿子令煌哥特地前来看望三姨。</p> <p class="ql-block">妈妈90岁寿宴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与时年88岁的妈妈合影</p> <p class="ql-block">妈妈离休后多了一个爱好,喜欢写写打油诗,抒发自己对新生活新时代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有时妈妈也写写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