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元旦节的由来 <br> 从字面上看“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br>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那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那个时候并不叫“元旦”。 <br>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在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br><br>二、元旦节的习俗 <br> 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大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br> 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我们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br> 真正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可能只有在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