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和寓意

好运相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传说,中国的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颛顼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帝王,他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也就是说,他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一年的开始之日,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元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元旦”具体日期随朝代更替而不同:夏代为夏历正月初一;商代为夏历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夏历十一月初一;秦朝时期为夏历十月初一。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等人创立“太初历”,重定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改称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公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改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元旦的风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例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人庆祝元旦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保留传统的习俗,出现了一些新的庆祝方式,比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升旗仪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升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人民广场等地方,每逢元旦都会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许多人会在清晨前往现场观看,并高唱国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文艺演出:在电视上或者剧院里,都会有各种精彩的文艺节目,比如跨年晚会、元旦晚会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游观光:许多人会利用元旦假期去外地或者国外旅游观光,欣赏不同地方的风景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元旦的饮食</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地区元旦拜贺毕后,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俗称芝麻糖)、五辛盘、进敷于散(即散香)、服却鬼丸(即驱邪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酒水、饮料、食品、香料、药物等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旦传统美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地域差异等原因,中国人庆祝元旦的饮食习惯也有所变化。除了保留一些传统的食品外,还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美食:饺子、年糕、汤圆等。有的地方有冰糖葫芦,还有的有椒柏酒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