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黄埔军校,走出的开国将帅</p><p class="ql-block">在民国时期,先后成立了五大军校,即:东北讲武堂、云南讲武堂、湖南讲武堂、保定军校、黄埔军校。从这五所军校毕业的学员,后来都成为了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军事将领,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就是一部鲜活的民国历史。他们在抗日战场,携手并肩抗击日寇。在解放战场,同学之间刀兵相见,也是常有的事情。</p><p class="ql-block">笔者深挖历史,一探究竟,看看这五所军校的毕业生都有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东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前身为东三省讲武堂。</p><p class="ql-block">1906年由清朝盛京将军赵尔巽创立于盛京奉天府,最初叫盛京讲武堂,又称奉天讲武堂。1907年改为东三省讲武堂,清亡后一度停办。</p><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1908年8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遵照清政府陆军部奏章,借用奉天(辽宁省旧称)陆军小学堂房舍设立东三省讲武堂,“作为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后移至奉天省城小东门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东三省讲武堂时停时办,直到1915年再次停办。</p><p class="ql-block">1918年,张作霖任东三省巡阅使。由陆、防各军选送现职军官轮流入堂,分科授课,次第毕业,毕业之后仍各回原送机关择优任用,以励向学。第二年,奉天陆军讲武堂又改名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隶属东三省巡阅使署。张作霖兼任讲武堂堂长,本部设教育、庶务、军需、军医、兽医、书记各官,学员编为4个区队。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堂长下增设监督一职,由张学良担任,负责实际领导工作。除原有步兵科外,增设骑、炮、工、辎等科。教官多为东北籍的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生或留日士官生。</p><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旧址</p><p class="ql-block">1919年3月,张作霖将原东三省讲武堂改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张作相任堂长,熙洽为教育长。第一期从1919年5月入学,1920年4月毕业。东北讲武堂第一期学员由奉军各部队选送,“共有222名在职而无正式出身之军官入堂学习,授以初级军事理论知识”。张学良、张廷枢等东北将领均毕业于此期。</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他曾提出:武的要靠办好讲武堂,文的要靠办好东北大学。当年,张学良“为统一东北军事教育计”,将东北“陆海空军各军事教育机关,统改归讲武堂监督管辖,而陆军讲武堂乃改称东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自此,东北讲武堂成为东北的最高军事学府,与云南讲武堂、湖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后来的黄埔军官学校并列为当时中国的五大军官学校。</p><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在张学良的主持下,东北讲武堂进一步发展,先后在黑龙江、热河增设分校,原讲武堂改为辽宁本校。同之前相比,学校规模更大,学员更多,后又设立了高等军事研究班、炮兵研究班、空军教育班等。</p><p class="ql-block">著名校友</p><p class="ql-block">1、吕正操</p><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第五期毕业;开国上将</p><p class="ql-block">曾任东北局第53军691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委运输司令部司令员,任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2、万毅</p><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第九期毕业;开国中将</p><p class="ql-block">曾任东北军第109师第627团团长。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历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解放军第42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炮兵第一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炮兵学校校长,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p><p class="ql-block">3、张廷枢</p><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第一期毕业;父亲是张作相</p><p class="ql-block">曾任东北局第112师中将师长,112师是张学良两个装备精良的独立师之一。1938年秋,张廷枢进入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在抗大做军事教员。后来,跟随聂荣臻去晋察冀组织建立游击队。1949年7月23日,张廷枢在北平因病去世。</p><p class="ql-block">4、黄显声</p><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第三期毕业;著名爱国将领</p><p class="ql-block">曾任东北军卫队旅旅长,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九一八事变当夜,黄显声率警察部队随即投入抵抗,在沈阳打响抗日第一枪。该警察部队因事先准备较充分,所以损失最小,成为日后东北地区抗日义勇军的一支主力。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7日,与杨虎城等爱国将领一起被国民党杀害,英勇就义。</p><p class="ql-block">5、马本斋</p><p class="ql-block">东北讲武堂第一期毕业;著名抗日英雄</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率部转战于冀中和冀鲁豫平原,后兼任冀鲁豫第三军分区司令员。1941年8月4日深夜被日军包围被捕,9月7日就义,时年68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云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云南陆军讲武堂,占地面积3万6千平方米,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建筑面积7611平方米,由4幢长120米、宽10米、高10米的四幢两层楼组成,整幢楼的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的土、木、石结构。楼内走马转角通廊,将东、西、南、北楼连为一体。</p><p class="ql-block">云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筹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地址选在翠湖西畔的“承华圃”,占地七万余平方米。1909年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一所历史上名声显赫的军事学校诞生了。</p><p class="ql-block">这所创建于1909年的军事院校,曾培养了共和国的两大元帅朱德和叶剑英。三百多名将级以上的军官毕业于这所学校。从1909年到1935年,讲武堂共开办了22期,为战乱迭起的近代中国输送了近万名军事人才。许多改变国家命运的历史事件无不与这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像一本生动可感的教科书,向世人展示着它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蕴涵。</p><p class="ql-block">云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云南讲武堂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是近代化的,而且要求非常严格。它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四科。各科的军事教材使用日本士官学校的教材。</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战术学、兵器学、军制学、地形学、交通学、筑城学、马学,称为大教程。有步兵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阵中要务令,称为小教程。为了培养学员实际指挥作战的能力,还有图上战术作业、沙盘作业、实地测绘和野外作战实习等。</p><p class="ql-block">云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所诞生将帅的传奇军校,他们参加过辛亥重九起义、护国讨袁之战、护法与靖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这些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闻名的战事里,均有云南讲武堂的毕业生的身影,并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强国之梦与正义之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精髓,融入现代中国军人的血脉。</p><p class="ql-block">著名校友</p><p class="ql-block">(一)共产党方面</p><p class="ql-block">1、朱德</p><p class="ql-block">云南讲武堂第三期毕业,开国元帅</p><p class="ql-block">护国战争时期,历任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支队长。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独立领导了湘南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2、叶剑英</p><p class="ql-block">云南讲武堂第十二期毕业,开国元帅</p><p class="ql-block">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历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中南军区代理司令员,训练总监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p><p class="ql-block">(二)国民党方面</p><p class="ql-block">李根源 (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顾品珍 (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p><p class="ql-block">唐继尧 (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李烈钧 (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张开儒 (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p><p class="ql-block">罗佩金 (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刘存厚 (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p><p class="ql-block">赵又新 (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杨杰 (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p><p class="ql-block">孙渡(中将,第一集团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王钧 (上将,第三军军长兼任军事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朱培德 (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p><p class="ql-block">金汉鼎 (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p><p class="ql-block">范石生 (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p><p class="ql-block">胡瑛 (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p><p class="ql-block">盛世才 (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p><p class="ql-block">赖心辉 (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p><p class="ql-block">龙云 (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卢汉 (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p><p class="ql-block">盛世才(上将,新疆省边防督办、新疆省政府主席,讲武堂韶关分校毕业)</p><p class="ql-block">唐淮源</p><p class="ql-block">(三)外国方面</p><p class="ql-block">李范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p><p class="ql-block">武海秋(越南临时革命政府主席,讲武堂韶关分校毕业)</p><p class="ql-block">崔庸健(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湖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近代湖南本土军事教育始于1898年初,时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拨款将省城求贤书院改为湖南武备学堂, 戊戌变法后,学堂停办。1901年湖南巡抚俞廉三决定重新开设武备学堂,委派留日归国学生、湖南试用道俞明颐为学堂总办(相当于校长)。俞明颐是湖南长沙人,曾国藩孙女婿。</p><p class="ql-block">湖南武备学堂于1903年5月在长沙小吴门外大校场旁正式开学。程潜、张辉瓒、陈渠珍等则毕业于此学堂。</p><p class="ql-block">湖南讲武堂</p><p class="ql-block">1905年,湖南武备学堂停办,在原址上开办湖南陆军小学堂,俞明颐为陆军小学堂总办。辛亥武昌起义后,绝大部分学生参加了湖南的起义。</p><p class="ql-block">第二次督湘的谭延闿为了培训湘军军官,于1917年5月在原湖南陆军小学堂的基础上创办了湖南陆军讲武堂。</p><p class="ql-block">1922年11月,时任湘军总司令的赵恒惕恢复讲武堂。 1928年8月讲武堂第一期学生毕业,很多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p><p class="ql-block">著名校友</p><p class="ql-block">(一)共产党方面</p><p class="ql-block">1、刘少奇</p><p class="ql-block">1916年11月湖南陆军讲武堂第一期从军队下级军官中招生,刘少奇借用六哥刘云庭的朋友刘少基的退伍军官执照考取。1917年5月1日湖南讲武堂开学,1917年9月湖南省督军谭延闿下台,傅良佐继任,湖南的南北战争爆发,该校解散。</p><p class="ql-block">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任红三军团中央代表,新四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2、彭德怀</p><p class="ql-block">1916年8月,彭德怀考入湖南讲武堂。11月开学,编在第一教授班。学习四大教程(战术、地形、筑城、兵器)、四小教程(操典、野外条令、射击教范、内务条令)、军制学、马术、山野炮战术。学习十个月。</p><p class="ql-block">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了平江起义,历任红五军军长、红三军团军团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副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司令,领导指挥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期间,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p><p class="ql-block">3、黄公略</p><p class="ql-block">1916年8月,与彭德怀一起考入湖南讲武堂。1927年1月,黄公略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p><p class="ql-block">红军时期,历任红五军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1931年9月15日,红三军指挥部遭到国民党军的空袭,黄公略受重伤后不治身亡,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4、张子清</p><p class="ql-block">1920年,张子清以优异成绩在湖南讲武堂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参与领导秋收起义,后任团长。井冈山会师后,原南昌起义部队改编为十师,朱德兼师长。其他湘南农军改编为十二师,陈毅兼师长。秋收起义部队及井冈山部队改编为十一师,张子清任师长兼31团长。后因伤住院,毛泽东代师长,朱云卿代团长。因药物缺乏,张子清久病不愈而亡。</p><p class="ql-block">(二)国民党方面</p><p class="ql-block">王劲修(中将,国民党沅陵警备司令兼第九十七军副军长,解放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兼第52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周希洪(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七军副军长,1949年11月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零陵军分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唐生明(中将,其长兄为唐生智,长沙警备部副司令,后参加起义,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张辉瓒(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师师长、副军长,1930年12月29日在龙冈被俘,后被处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保定军校</p><p class="ql-block">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历史上成立最早的一所现代军事学府,位处直隶(今河北省)保定城东郊,占地3,000余亩,前身为清朝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p><p class="ql-block">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共办九期,毕业生有6,300余人;若从北洋行营将弁学堂(1902年)算起,保定各军事学堂(校)共培养、训练了11,000余名军官。而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中,取得少将以上军衔的将军达1,700余人。</p><p class="ql-block">由将军的总数,可了解保定军校毕业的职业军官,为民国军阀中最重要的基础战力,在中国所有军事阵营中都有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包括北洋政府、中国国民党及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学制章程参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教育课程2年,自预备学校升学至保定军校前须进行半年的入伍训练。学校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五种兵种科系。军校教官则多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学成归国之毕业生担任,留日资历的校长亦不在少数。</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p><p class="ql-block">著名校友</p><p class="ql-block">一、第一期</p><p class="ql-block">1、唐生智</p><p class="ql-block">陆军一级上将,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议长。</p><p class="ql-block">2、蒋光鼐</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兼淞沪警备司令。</p><p class="ql-block">3、杨爱源</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察哈尔政府主席、第六集团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4、李品仙</p><p class="ql-block">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第十战区司令长官</p><p class="ql-block">5、孙楚</p><p class="ql-block">陆军上将。曾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国军第十五兵团司令官。</p><p class="ql-block">6、孙震</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曾任第二十九军军长、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五绥靖区司令官。</p><p class="ql-block">7、陈铭枢</p><p class="ql-block">陆军上将。曾任第十一军军长、京沪卫戍总司令、十九路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p><p class="ql-block">二、第二期</p><p class="ql-block">1、刘峙</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历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徐州“剿共”总司令。</p><p class="ql-block">2、邓锡侯</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历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四川省政府主席。</p><p class="ql-block">3、刘文辉</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曾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4、陶峙岳</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历任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新疆省政府主席、新疆警备总司令。</p><p class="ql-block">5、熊式辉</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曾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兼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东北行辕主任。</p><p class="ql-block">三、第三期</p><p class="ql-block">1、黄绍竑</p><p class="ql-block">曾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内政部长、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军委会作战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2、张治中</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曾任第五军军长、湖南省政府主席、军委会政治部部长。</p><p class="ql-block">3、白崇禧</p><p class="ql-block">陆军一级上将,历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国防部长你,华中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校训</p><p class="ql-block">五、第五期</p><p class="ql-block">傅作义</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历任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七集团军总司令兼太原守备司令、第12战区司令长官,“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p><p class="ql-block">六、第六期</p><p class="ql-block">1、余汉谋</p><p class="ql-block">陆军一级上将。曾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华南军政长官。</p><p class="ql-block">2、吴奇伟</p><p class="ql-block">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华北“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广东绥靖公署副主任。</p><p class="ql-block">3、邓演达</p><p class="ql-block">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4、叶挺</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领导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p><p class="ql-block">5、李汉魂</p><p class="ql-block">曾任第六十四军军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第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7、顾祝同</p><p class="ql-block">陆军一级上将。历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p><p class="ql-block">8、黄琪翔</p><p class="ql-block">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七、第七期</p><p class="ql-block">1、陈长捷</p><p class="ql-block">陆军中将。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天津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p><p class="ql-block">八、第八期</p><p class="ql-block">1、陈诚</p><p class="ql-block">陆军一级上将。曾任第十八军军长,第九、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任国防部参谋总长。</p><p class="ql-block">2、周至柔</p><p class="ql-block">陆军一级上将。空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3、罗卓英</p><p class="ql-block">陆军二级上将。历任第十五兵团司令,第十六军团军团长,中国缅甸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毕业证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黄埔军校</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又名陆军军官学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成立于1924年6月16日,并于该日举行开学典礼,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人们习惯称为“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培养了许多在闻名中外的军事将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黄埔军校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力量。</p><p class="ql-block">论说黄埔军校先驱,还有一个人物必须浓墨重彩地叙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恩来。黄埔军校历任政治部主任不少,论功绩和名望,首屈一指的非第三任主任、共产党人周恩来莫属,他在军校初期建设和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当与孙中山、廖仲恺、蒋介石并驾齐驱。</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到任之后,他推行列宁创造红军的经验,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制度,健全政治工作机构,设立各级党代表,传授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开设具有最新内容、理论性很强的政治课,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开辟了黄埔军校乃至以后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学生除在本校驻地外,在黄埔岛及附近还有鱼珠、平岗、沙路、蝴蝶岗驻地;在广州市区有沙河驻地、北校场驻地和陈家祠驻地。除黄埔本校外,当时在省内外还设有潮州、南宁、长沙和武汉分校。</p><p class="ql-block">孙中山出席黄埔军校开学典礼</p><p class="ql-block">著名校友</p><p class="ql-block">(一)共产党方面</p><p class="ql-block">在黄埔军校学习过和工作过的共产党人</p><p class="ql-block">1、开国将帅</p><p class="ql-block">开国元帅(4人)</p><p class="ql-block">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聂荣臻,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p><p class="ql-block">徐向前,黄埔第1期</p><p class="ql-block">林彪,黄埔第4期</p><p class="ql-block">开国大将(3人)</p><p class="ql-block">陈赓,黄埔第1期</p><p class="ql-block">许光达,黄埔第5期</p><p class="ql-block">罗瑞卿,黄埔第6期</p><p class="ql-block">开国上将(7人)</p><p class="ql-block">陈奇涵,黄埔军校政治大队长</p><p class="ql-block">周士第,黄埔第1期</p><p class="ql-block">宋时轮,黄埔第5期</p><p class="ql-block">杨至成,黄埔第5期</p><p class="ql-block">张宗逊,黄埔第5期</p><p class="ql-block">郭天民,黄埔第6期 </p><p class="ql-block">陈伯钧,武汉分校</p><p class="ql-block">开国中将(7人) </p><p class="ql-block">阎揆要,黄埔第1期</p><p class="ql-block">常乾坤,黄埔第3期</p><p class="ql-block">倪志亮,黄埔第4期</p><p class="ql-block">唐天际,黄埔第4期</p><p class="ql-block">郭化若,黄埔第4期</p><p class="ql-block">谭希林,黄埔第6期</p><p class="ql-block">彭明治,黄埔军校军士教导队</p><p class="ql-block">未授军衔</p><p class="ql-block">程子华,武汉分校,四野第13兵团司令员。</p><p class="ql-block">李运昌,黄埔第4期,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2、建国前牺牲的红军、八路军高级将领</p><p class="ql-block">熊雄,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p><p class="ql-block">鲁易,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恽代英,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教官,南昌起义军政治部代理主任</p><p class="ql-block">徐成章,黄埔特别官佐,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p><p class="ql-block">杨林,黄埔学生队长,红1方面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胡公冕,黄埔卫兵长,红13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李之龙,黄埔第1期,海军局代局长兼中山舰舰长</p><p class="ql-block">李汉藩,黄埔第1期,湖南省委军委书记</p><p class="ql-block">许继慎,黄埔第1期,红1军军长</p><p class="ql-block">黄敖,黄埔第1期,红4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董朗,黄埔第1期,红4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彭干臣,黄埔第1期,红10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蔡升熙,黄埔第1期,红25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冯达飞,黄埔第1期,湘赣军区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孙德清,黄埔第1期,红2军团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刘畴西,黄埔第1期,红10军团军团长</p><p class="ql-block">左权,黄埔第1期,八路军副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宣侠父,黄埔第1期,八路军高级参议</p><p class="ql-block">袁仲贤,黄埔第1期,三野第8兵团政委</p><p class="ql-block">周逸群,黄埔第2期,红2军团政委</p><p class="ql-block">熊受暄,黄埔第3期,红1军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肖人鹄,黄埔第3期,红5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吴光浩,黄埔第3期,红11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朱云卿,黄埔第3期,红1方面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段德昌,黄埔第4期,红6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李天柱,黄埔第4期,红8军军长</p><p class="ql-block">伍中豪,黄埔第4期,红12军军长</p><p class="ql-block">何昆,黄埔第4期,红14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李鸣珂,黄埔第4期,四川省委军委书记</p><p class="ql-block">刘志丹,黄埔第4期,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p><p class="ql-block">曾中生,黄埔第4期,红4方面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王世英,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敌工部部长</p><p class="ql-block">袁国平,黄埔第4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赵尚志,黄埔第4期,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潘中汝,黄埔第5期,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总指挥</p><p class="ql-block">陶铸,黄埔第5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p><p class="ql-block">黄公略,武汉分校高级班,红3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李青云,武汉分校军事教官,红15军军长</p><p class="ql-block">项英,武汉分校政治教官,新四军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王良,武汉分校,红4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李超时,武汉分校,红14军政委</p><p class="ql-block">徐彦刚,武汉分校,红1军团参谋长</p><p class="ql-block">邓萍,武汉分校,红3军团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刘型,武汉分校,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张友清,武汉分校,八路军总部秘书长</p><p class="ql-block">赵一曼,武汉分校,东北抗联领导人,抗日女英雄</p><p class="ql-block">夏曦,长沙分校政治部主任,红 6 军团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毕业证书</p><p class="ql-block">(二)国民党方面</p><p class="ql-block">杜聿明,黄埔第1期,徐州“剿总”副宗司令</p><p class="ql-block">胡宗南,黄埔第1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p><p class="ql-block">郑洞国,黄埔第1期,东北“剿总”副总司令</p><p class="ql-block">宋希濂,黄埔第1期,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p><p class="ql-block">范汉杰,黄埔第1期,东北“剿总”副总司令</p><p class="ql-block">李仙洲,黄埔第1期,徐州绥靖公署济南第二绥靖区副司令</p><p class="ql-block">李默庵,黄埔第1期,长沙绥署副主任兼第十七绥靖区司令官</p><p class="ql-block">陈明仁,黄埔第1期,第71军军长,华中“剿总”副司令、武汉警备司令兼第29军军长</p><p class="ql-block">关麟征,黄埔第1期,陆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李延年,黄埔第1期,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第九绥靖区司令长官兼第六兵团司令</p><p class="ql-block">俞济时,黄埔第1期,军委会侍卫长</p><p class="ql-block">黄维,黄埔第1期,第12兵团司令</p><p class="ql-block">刘戡,黄埔第1期,整编为第29军军长</p><p class="ql-block">桂永清,黄埔第1期,海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王敬久,黄埔第1期,第2兵团司令</p><p class="ql-block">孙元良,黄埔第1期,第16兵团司令</p><p class="ql-block">黄杰,黄埔第1期,第1兵团司令官和湖南绥靖总司令</p><p class="ql-block">侯镜如,黄埔第1期,第17兵团司令</p><p class="ql-block">邓文仪,黄埔第1期,复兴社书记长</p><p class="ql-block">邱清泉,黄埔第2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第2兵团副司令官</p><p class="ql-block">郑介民,黄埔第2期,国防部二厅厅长兼保密局局长</p><p class="ql-block">康泽,黄埔第3期,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p><p class="ql-block">李弥,黄埔第4期,第13兵团司令兼第8军军长</p><p class="ql-block">胡琏,黄埔第4期,第12兵团司令</p><p class="ql-block">张灵甫,黄埔第4期,第74整编师师长</p><p class="ql-block">戴笠,黄埔第6期,国民党军统局局长</p><p class="ql-block">廖耀湘,黄埔第6期,第9兵团司令</p><p class="ql-block">毛人凤,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国防部保密局局长</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武汉分校</p><p class="ql-block">结束语:这五大军校毕业的学员,他们的人生轨迹,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写照,也是民国军事战争的缩影。他们在抗日战场上,同仇敌忾,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在解放战争中,他们为了各自的信仰,也是刀光剑影。</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国共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