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大寨三顿饭

老翟头

<p class="ql-block">  在大寨吃过好多次饭,最难忘的有3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饭店8分钱喝了一碗鸡蛋汤。</p><p class="ql-block"> 印象大寨,是从一首歌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那是1966年腊月三十晚,纷纷扬扬下了一天的大雪毫无止迹,但村里过年的气氛依然浓烈。男女老幼吃过了迎大年的头脑扁食后,就早早聚在撑起帆布顶棚的官房阁台前,等待着村里戏班子的大戏开锣。在孩子们嬉戏打闹和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中,一支拉练到村的解放军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台前最右处,只听一声令下,全体官兵席地而坐。白茫茫的雪地上瞬间竖起一尊尊神一般的雕像,让乡亲们惊呼不已;他们口中那嘹亮的歌声更让人感到雄壮无比,经久难忘:</p><p class="ql-block">大寨山上红呀红旗飘哟</p><p class="ql-block">革命干劲冲呀冲云霄哟</p><p class="ql-block">方便让给人呀困难自己挑哟</p><p class="ql-block">走上康庄道搭起幸福桥哟</p><p class="ql-block">大寨山上红旗飘</p><p class="ql-block">全靠党的好领导</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这样一支队伍坐在雪地上唱出这样一首歌,让我震撼的同时,也对大寨有了更深的印象。1963年,大寨遭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周围村庄向上级打报告要救济,大寨却提出了不向国家要粮、要款、要物资;当年卖给国家的粮食不少、分给社员的口粮不少、集体收入不少的“三不要三不少”口号。毛主席了解情况后,便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p><p class="ql-block"> 此后,学大寨运动在村里逐步开展并持续深入。社员们分批分期到大寨参观,弄得我心里直痒痒。很想去看看大寨究竟是个啥模样。</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终于等到了。</p><p class="ql-block"> 那是1968年夏一个美丽的夜晚,星星在神秘的夜空闪烁,几只不知名的虫子在草丛中唧唧哝哝,门前的小河哗哗啦啦地流淌,河畔的玉茭地不时传出叭叭的拔节声。</p><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当了小社员,劳作了一天仍不觉累的我和同队名叫爱科的小社员,两手提鞋,赤脚在河水中踩来踩去,感受着河沙的酥软,消费着河水的清凉。正玩得开心时,当生产队长的邻居突然把我俩叫住,让我们第二天8点去公社集中,随队到大寨参观。</p> <p class="ql-block">  公社仅有的一辆解放牌卡车把年纪大的人拉走了,剩余人沿着马路走了20里后终于到达。</p><p class="ql-block"> 大寨火车皮式的新农村正在建设中,可工地上看不到工匠。讲解员说,大寨是白天治坡,晚上治窝,修窑洞盖房屋是社员们晚饭后加班干的。</p><p class="ql-block"> 沿着七沟八梁一面坡一路看完,已近午后2点,同行的队伍都已走散,我和爱科坐在村口的柳树下歇脚,身上大汗刚刚落下,辘辘饥肠便跳出来抗议。于是,我们走进对面的人民饭店。</p><p class="ql-block"> 到国营饭店吃饭是我平生第一次。自我感觉有进店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早上出门时,父亲给了一块钱:“你也算咱家的劳力了,天热路远,今天不用带干粮,饿了就去解解馋。”我心里一阵欢喜。</p><p class="ql-block"> 爱科掏出4两粮票1毛钱买了两个馒头,把我羡慕死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粮票是稀罕物,普通农家获得粮票的渠道很少,管下乡干部吃饭是最常见的一种。县乡干部参加劳动当时在全县蔚然成风,他们到村里出工时,轮流到社员家吃派饭,包括驻村干部。管一天饭可获得一斤粮票5毛钱。平日里,老百姓走亲窜戚看病人,还有小孩满月、白事祭品等,到供销社买点饼干、面包、小烧饼,都是要粮票的,家里存不住。</p><p class="ql-block"> 在卖饭窗口上方的菜单上反复扫描,我要了一碗不要粮票的鸡蛋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在接待站吃了一顿小米稀饭窝窝头。</p><p class="ql-block"> 当了一年小社员,我的身份又由农民转成了学生。重新坐在课堂,同学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高中课程虽然紧张,但学农是必修课。除春秋农忙时节回乡支农外,在校至少每周有一天劳动课。如遇大型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就十天半月住到村里,白天干一天,晚上再加班。</p><p class="ql-block"> 在校两年半,到大寨劳动次数最多。虎头山绿化、人造小平原建设都留下我们的脚印。中午在山上啃窝头习以为常。</p><p class="ql-block"> 1972年4月,县里从全县700余名应届毕业生中通过考试选拔出140名参加师资培训,半年后充实教师队伍,我有幸上榜。师训班的第一堂劳动课是虎头山植树。</p><p class="ql-block"> 和以往不同的是,中午饭吃进了接待站。负责人说,你们这顿饭是老陈(永贵)专门安排的。</p><p class="ql-block"> 一句话,让我的热血一下子涌遍全身。吃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老陈亲自安顿深感莫大荣幸。似乎感觉碗里盛的、手里拿的、嘴里嚼的不是稀饭窝头,而是满满的自豪与骄傲。</p><p class="ql-block"> 那个阶段,每天到大寨参观的人成千上万。昔阳、阳泉、太原、石家庄等旅馆、饭店接待的几乎全是参观团,大寨、城关公社各村也时常有接待任务。可知道,大寨接待站接待的不是外宾,就是高干,连地市级干部用餐都排不上队啊!</p><p class="ql-block"> 仅仅学了3个月,县教育局便抽调我和贾怀柱等10余人提前上岗,到乡下中学代课。师训班其他同学是否又到大寨劳动,接待站是否二次安排,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郭凤莲亲手给做了一锅散面粥。</p><p class="ql-block"> 2007年8月上旬,我和省报驻站记者李晓明、苗武军到大寨采访,郭凤莲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和郭凤莲相识在学大寨时期,但真正交往是她重返大寨之后。</p><p class="ql-block"> 1991年11月,被调离10年的郭凤莲又回到她魂牵梦绕的大寨。</p><p class="ql-block"> 一年时间内,她带领村民多次北上南下,学经验、办企业,变化显而易见。1993年1月,我和同事孙波到了大寨,郭凤莲在拒绝了多家媒体采访之后,却对我俩张开双臂欢迎,敞开心扉给我们谈了一整天。我们写了题为《大寨1992》长篇报道,被全国10多家报纸转载。大寨再一次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此后,大寨的变化也时刻被我们关注并及时报道。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座谈完后,郭凤莲带着我们漫步在虎头山。立于山颠,极目远舒,只见青山如黛,林海如荫,芳草如萋,满目苍翠。看着自己曾经在山头上栽植的油松枝繁叶茂,一丝快意掠过心头。</p><p class="ql-block"> 俯视山下村庄,旧式火车皮楼与新建的小别墅相互映衬,在蓊蓊郁郁的环围中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郭凤莲对我说:“你这次来,听也听了、看也看了,就剩下吃了。明天早上,我亲手为你做一顿瑟瑟(散面粥),倭瓜丝丝麻盐就,让你吃吃稀罕。”</p><p class="ql-block"> 麻盐就散面粥,想想都流口水,确实几十年没有吃过了。所谓麻盐,就是把小麻籽炒熟后放盐捣碎,堆在碗里的粥面上,抄一筷子粥在麻盐上滚一下,放到嘴里,米面香与麻盐香加上粥里的碱味,立时填满整个胸腔,味道好过饕餮大餐,可惜,这样的吃法,一年只能有一两次。</p><p class="ql-block"> 小麻,是一种油料植物。学习大寨“四不专种三不空”经验,只能在地边种植。它产量很低,每人每年分三五斤, 换油后要维持一年的炒菜酥辣,吃麻盐就是一种奢侈。时隔多年再吃,满脑子尽是儿时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部分网图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