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解三国(32)曹操为什么爱用“有污点”的人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题字:军旅书法家、山东省书协理事吴巨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军攻打张绣,张绣投降。曹操进入宛城后,看上了张绣的婶母(叔叔已去世),两人缠绵得死去活来。张绣觉得受辱,怒而反叛,用计杀死了曹操的大将典韦,曹操虽侥幸逃离,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为保护他搭上了性命。</p><p class="ql-block">然而,两年后张绣迫于压力再次向曹操投降时,曹操不仅既往不咎,而且拜张绣为杨武将军,还跟他结为儿女亲家。同时,两年前为张绣反叛曹操出谋划策的谋士贾诩,也受到了曹操的重用。</p><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曹操曾推荐为孝廉的魏种,在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谦、兖州出现反叛时背叛了曹操。后来,曹操攻占射犬抓获了魏种,不仅没有治他的罪,反而任命他为河内太守,负责河北事务。</p><p class="ql-block">在曹操帐下,类似这样“有污点”的人还不少,像曾在被俘后当面对曹操破口大骂的张辽、为袁绍作檄文声讨曹操及其祖上的陈琳,等等。</p><p class="ql-block">对此,曹操给出的解释是“唯其才也!”</p><p class="ql-block">应该说,这些人确有突出的谋才或将才,但曹操对他们的重用,并非一个“才”字这么简单,这里面既有胸怀,又有深谋远虑。</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兵思想,那就是“以患为利”。曹操爱用那些“有污点”的人,实际上是在有意利用他们的“污点”,并将其非常智慧地转化为“优点”,进而形成很强的“感恩效应”和“磁吸效应”。</p><p class="ql-block">所谓“感恩效应”,就是这些“有污点”的人感激曹操的不杀之恩、重用之情,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曹操出谋划策、舍命拼杀。也就是说,曹操成功地把这些人变成了自己的“拥趸”和“铁粉”。</p><p class="ql-block">所谓“磁吸效应”,就是曹操通过宽恕和任用这些“有污点”的人,向天下人昭示了他的胸襟和对人才的重用,从而使得天下大批优秀文武人才涌向曹营。看得出来,曹公还是一位了得的“广告”高手。</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p><p class="ql-block">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