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艺术神奇的典范——赵宝沟文化

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

<p class="ql-block">编辑:旭东 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原始的艺术 神奇的典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赵宝沟文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红山文化的高度文明,使众多专家、学者们为寻找它的发展渊源,在燕山以北,西辽河上游,进行了大量卓实的考古调查,终于在赤峰市敖汉旗境内发现了这一重大文化线索,即赵宝沟文化类型。</p><p class="ql-block"> 赵宝沟文化遗存,发现于敖汉旗新惠镇东北25公里,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p><p class="ql-block"> 1982年文物普查在数以万计的遗址中,区别出来一种新的文化内涵。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了赵宝沟遗址的发掘工作,并且根据科学发掘的成果,命名为“赵宝沟文化”。</p> <p class="ql-block">  赵宝沟遗址面积为9万平方米,清理发掘了2千多平方米,揭露出房址17座,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遗物,同时还发现了许多兽骨和兽角。赵宝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遗物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风格,是迄今已知这一地区的兴隆洼、红山、富河、小河沿文化类型中一支新的文化类型,它代表了红山诸文化发展序列的又一新阶段。</p><p class="ql-block"> 赵宝沟文化据考古资料,仅在敖汉旗一地就发现了六十余处,可想其分布范围之广,不会小于红山文化的分布区域。目前在赤峰北部的翁牛特旗、哲里木盟奈曼旗、河北北部的迁安县、三河县等地都有发现。</p><p class="ql-block"> 赵宝沟文化类型的生活用器,绝大多数是夹砂陶器,火候不高,陶色不均,呈灰褐两种色调,成器表面有褐偏红色,褐偏黄色,灰褐色。陶器均属手制,器壁内光滑,少数器物可见泥条盘接的痕迹。整体陶器群形制简单,除有小圈足圆腹凹底外,余皆是平底器,器形种类有筒形罐、椭圆底罐、圈足钵、盂、碗、尊形器等,器表以压印纹为主,素面器很少见,最常见的纹饰,是以直线组合的几何纹,其次是“之”字形纹,另外还有不规则的短线排列密集的压印纹。但不论是那种纹饰都布满全器表面。赵宝沟文化类型的陶器群,是这一地区诸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器物表面装饰技艺最高,风格独特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赵宝沟文化石器中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大量的磨制石器与细石器共存。做工精致的两侧边端磨成平面的石斧,肩部打出凹缺的宽刃石耜,是赵宝沟文化石器中典型器物。骨蚌器主要是用以压印陶器纹饰的加工工具。</p><p class="ql-block"> 赵宝沟文化的房址均是半地穴式建筑。地穴打破生土,房屋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也呈梯形,房内设灶坑。大房子出现居住面为二级阶梯状,灶位高于居住面,房中高低两级均有两个柱洞,房子未发现门道。赵宝沟文化遗址标本经C14测定,年代早于红山文化,距今约6870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之一。同周边地区辽河下游的新乐文化年代相近,从该文化出土的红顶碗和陶器形体,烧造工艺与红山文化有某种共性,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上,两种文化都有着共同的石制工具,这些相似之处,不难看出赵宝沟文化与红山文化有着密切的族属关系。</p> <p class="ql-block">  赵宝沟文化陶器群中,有一种制做精美,磨光夹砂陶的尊形器,以其独特的动物纹饰,堪称我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之精品。尊形器呈直领圆肩,腹部内收,器体表面磨光,腹间压划出动物图案的装饰带,显得高雅稳重,纹饰由猪龙、飞鹿、神鸟三种灵物组合的图案。猪龙首细微展有神,长吻前突,鼻端上翘,獠牙长而略弯,蛇身作蜷曲盘绕状,并刻划网状纹与磨光陶体交错形成鳞纹。飞鹿首生菱形眼,长角分叉、桃叶形耳,前肢有偶蹄,作腾空奔驰状。神鸟首端有冠,圆睁凤眼,勾形长喙,作引颈展翅飞状。神鸟、飞鹿、猪龙首尾相衔,头向朝右,整体画面布局合理,比例匀称,环绕器腹一周,反映出当时先民们幻想神灵巡游宇宙的超人之力,并且借助和依赖这种力量来摆脱世上的神秘、恐惧、严寒酷暑、风雨雷电,先民们朦朦胧胧地生存在若明若暗奇妙无穷的神秘宇宙之中。这就是先民们最初和最简单的宗教意识。</p><p class="ql-block"> 赵宝沟文化先民们,耗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和刻划出三种灵物图案,是崇拜心理和显示技艺心理汇合而成的强大内动力。这些器物的出现,可以说是最早的特种工艺。</p><p class="ql-block"> 从赵宝沟文化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在原始氏族部落群体中,有着不同的图腾崇拜,也可看到诸多图腾崇拜的氏族融汇的背景。虽说有各种崇物被其氏族部落所信崇,但华夏民族从图腾崇拜灵物到吉祥如意的信物,所崇拜与祟敬的同是一种灵物或吉祥物,她就是--龙。因此中华民族崇龙、爱龙、敬龙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赵宝沟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读《文物古迹博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