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事 边城人

水音

湘西<br>在历史中总是那么的神秘,<br>匪事 、赶尸、放蛊……<br>这些名词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br><br>沈从文的书里,<br>黄永玉的画里,<br>宋祖英的歌里,<br>又让我慢慢的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和淳朴<br>让人浮想联翩,吸引着我去了解他,亲近它,体会它。<br><br> 芙蓉镇原名王村,因为谢晋1986年在此拍摄《芙蓉镇》令其名声大噪后改名。而我现在更愿意还原其本来面目以王村,“王者之村“来称呼她,来直视她3000多年的历史。土家族起源、统一、建都、发展鼎盛直至土司制度瓦解都在此,土司王朝就在此存在了818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少数民族王朝。<br>如今的土王行宫,又名酋阳宫,高高悬挂于瀑布上,居山而建,层层叠叠,气势雄伟。<br> 客栈出门就是那条贯穿古镇的青石板路,它没有名字,于是人们就直接管它叫五里长街。 <br>  因为刘晓庆,王村的米豆腐店遍地开花, 沿着青石板小巷一路到码头,猛洞河水很清澈。 里耶镇,秦简故里,位于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隶属龙山县。“里耶”在土家语里是开拓这片土地的意思。早在距今6000年前,这儿就有人类居住。<br>刚看见里耶镇有点失望的感觉,商业街上看起来很脏乱,甚至找不到一家明亮干净的饭店,只能在街上买几个包子填饱肚子。<br>  而当你转进老街,你就会觉的这是个平实幸福的古镇,真正有人的气息的古镇,古镇不用门票,没有什么酒吧、卖工艺品特产的,人们就生活在里面,老人在门口晒太阳,小孩在街头巷尾戏耍,邻居间聊着家常,酉水河水清澈,人们在河堤上散步,遛狗,河堤下浣纱,洗衣。简单朴实,市井味浓。<br> 茶峒是一个小镇,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小镇地处湘黔渝三省交界处,有"三峰标楚蜀,一水隔川黔,一脚踏三省"之说。<br>  这儿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条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br> 今天一天都在茶峒闲逛,穿街走巷,感觉小镇还很生活化,居民生活安逸,对游客的拍摄似乎毫不在意。<br>  河岸上的吊脚楼,但脚不是伸向水里,而是伸进了水泥墙.或许水少了,或许岸扩大了,不得而知. 小说里描写的那艘方头拉拉渡船还在,只是不见了爷爷和翠翠的身影。两岸牵着小指粗的钢丝绳,渡船船头立了一支竹竿,上面挂着一个铁环,钢丝绳从铁环中穿过。摆渡人手里拿着一支短木棒,木棒一头有个凹槽,将凹槽卡在钢丝绳上一下一下地拉动,船就移动了,缓慢平稳。 坐拉拉渡去对面的重庆洪安古镇,迎面高高红塔文革时期的标语仍清晰可辨,但一直都没琢磨透这座塔的实际用途。 码头由低到高,拾级而上进入洪安古镇,典型的重庆山坡路,这个冷清的古镇曾是红色革命老区,是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入川的第一站。 德夯为苗语美丽的峡谷的意思。 德夯大峡谷是武陵山脉中最精华的一部分,峡谷内山势跌谷、峰林重叠,断崖、石璧、峰林、瀑布、原始森林。但对面过来的人都说已走了一小时或二小时还没到天问台,不想走了折回来了。我们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前行,一个多小时后总算有人告诉我们他们是从天问台下来的,不过还要走很多的路,上很陡的台阶。到了这里,已是骑虎难下,只能一面骂房东说话放屁,一面还得继续前行,总算走完最后那段陡坡,2个半小时的艰苦跋涉后胜利到达问天台。结果惊讶地发现旅行团都是从上面的公路下来的,很近,很轻松,NND!喘息之后还是发扬阿Q精神,毕竟我们一路观赏了美丽的大峡谷,还省下了进天问台景区的50元门票。 矮寨大桥建于2010年至2012年3月底,横跨德夯大峡谷、落差达400米、主跨达1176米的矮寨悬索桥,在同类的桥梁中居世界第一。 之前我都是从沈老先生的字里行间体会湘西,体会边城。而沿着酉水河行走,寻找沈老先生《边城》里所浸润和流露的纯洁与唯美,感到有些无能为力。拉拉渡、水码头、吊脚楼都尚在,而且这些东西比当年的要进步现代气派了很多,目前尚存的东西更多的是承载了旅游文化的功能。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边城》是属于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的。润物细无声,一路走来试想有哪个地方能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悄悄地变化呢,明白这些,了却了我对沈老笔下的湘西风情的一段情怀,于是我也就释然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