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塔-古城松江的象征

朱光斗

<p class="ql-block"> 千年人文 魅力方塔</p><p class="ql-block"> 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题的园林。园址原是唐宋时期古华亭县城中心,既是古代文人的会聚地,叉是松江历史文化的缩影。园中照壁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照壁高4.75m,宽6.1m为大型砖刻浮雕,气势轩昂,风采独具,约30平方米的壁面,雕刻内容十分丰富,画面设计形象生动,刻艺精湛,立体感强。</p><p class="ql-block"> 方塔园的古文化风彩,吸引了众多访古觅幽的游人,还吸引了许多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工作者,《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聊斋》、《封神榜》、《济公》、《楊乃武与小白菜》、《祝枝山传奇》等10多部影视剧都曾在园中取景。</p><p class="ql-block"> 方塔园始建于1978年,1981年建成。它是我园著名建筑学家冯纪忠的晚年杰作,他的设计构想是“与古为新,彰显宋韵”,提取松江地区河湖水网交织与局部山峦起优的地形条件,再以宋韵为主线,辅以碧水、古木等源于自然的“饰品”,师法自然,满满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方塔园门一框</p> <p class="ql-block">  方塔园门口</p> <p class="ql-block">  园林以国家级文物宋代方塔(1996年兴教寺塔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心,市级文物明代大型砖雕照壁、蘭瑞堂(楠木厅)、区级文物望仙桥、清代天妃宫、清代陈化成祠堂,仿古长廊(内有董其昌怀素贴)、古堑道、何陋轩、塔影舫、五老峰…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方塔园入园走道,同时配合菊花展…</p> <p class="ql-block">  方塔园走道…</p> <p class="ql-block">  会议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会议室前石桌、石凳。</p> <p class="ql-block">  会议室前竹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  会议室傍的墙与幽幽竹林</p> <p class="ql-block">  “美女峰”之一</p> <p class="ql-block">  美女峰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五老峰》是五座貌似老人的(太湖)峰石,均高约4米,外形以“皱”为主,兼配“漏、透、瘦”的特点。根据各峰的形状,分別称为迎客老头、矮老头、高老头、瘦老头、送客老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老峰原在明代画家顾正谊的濯锦园中。</p> <p class="ql-block">  五老峰之迎客老头湖石</p> <p class="ql-block">  五老峰之一的瘦老头湖石</p> <p class="ql-block">  五老峰之一的高老头湖石</p> <p class="ql-block">  五老峰之一矮老头湖石</p> <p class="ql-block">  五老峰之一的送客老头湖石</p> <p class="ql-block">  《清风徐來》現作为组织生活基地</p> <p class="ql-block">  《厉廉堂》开辟松江区廉政教育馆:“一壁、一堂、一廊、一轩、一馆”构成了松江方塔园廉政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厉廉堂》</p> <p class="ql-block">  《厉廉堂》前碑石</p> <p class="ql-block">  长廊之一</p> <p class="ql-block">  長廊壁上木雕之一</p> <p class="ql-block">  长廊壁上木雕之一</p> <p class="ql-block">  長廊壁上木雕之一</p> <p class="ql-block">  长廊壁上木雕之一</p> <p class="ql-block"> 湖石</p> <p class="ql-block">  长廊壁上木雕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又一处长廊</p> <p class="ql-block">  仿古长廊-其昌廊,壁上嵌有董其昌怀素帖。</p> <p class="ql-block">  《蘭瑞堂》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朝建筑,金丝楠木,一梁四柱。</p><p class="ql-block"> 明代民居。清初为江西巡抚朱椿的住宅,清代史都尚书张祥河为其题额《蘭瑞堂》,因厅中部分梁架是楠木,故俗称楠木厅。</p><p class="ql-block"> 它具有典型的明代松江建筑特点,朴素无华,气势辉穆。原在城西包家桥,一九八四年从朱氏住宅群中,将正厅迁移至本园。</p> <p class="ql-block">  兰瑞堂内…</p> <p class="ql-block">  兰瑞堂天井四周墙面砖雕</p> <p class="ql-block">  兰瑞堂天池四周墙面布置…</p> <p class="ql-block">  兰瑞堂天井四周墙面摆件</p> <p class="ql-block">  兰瑞堂内开辟出“明朱舜水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  兰瑞堂天池四周墙面的湖石盆景</p> <p class="ql-block">  《蓝瑞堂》楠木厅。</p> <p class="ql-block">  《何陋轩》位于竹林深处。亭子以茅草为顶,毛竹为梁柱,青砖为地。朴素的材料配以简洁清晰的交接节点,颇有一些桃花源记中的感觉。虽取名何陋轩,何陋之有。</p><p class="ql-block"> 何陋轩,中国建筑先驱者何纪忠的作品。那个年代由于某些原因,没有经费的情况下所以用的是最简陋的材质,竹子茅草建了个茶亭。然而也就是这个亭子获得国际大奖,成为中国現代建筑里程碑作品。 (目前巳没有茶水供应,仅是个空竹亭)</p> <p class="ql-block">  界河、照壁与方塔。</p> <p class="ql-block">  《方塔园》中心地带之“照壁”和后面的“方塔”。</p> <p class="ql-block">  《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p><p class="ql-block"> 此照壁为明代建筑,上面精雕细琢有走兽、树木、花卉和珍宝物等,中间刻一巨兽:长着鹿角、狮尾、龙鳞、牛蹄。张着大口,露着尖齿,睁着铜铃般的双眼,呈现凶猛的动态,从其挺拔的双角看,酷似龙的形象。围绕这只巨兽的其它动物和花卉宝物,会使人想到古代神话中的意境,据说这个怪兽叫“貪”,它贪得无厌,什么东西都要吃。有一天它在海边看到红日,凶猛扑去,终于蹈海而亡。</p> <p class="ql-block">  《方塔》即兴圣教寺塔,位于方塔园的中心,建于北宋熙宁、元祐年间(公元1068~1093年),距今900多年。因该塔建在兴圣教寺中而得名。方塔袭唐代砖塔风格,制成四方形,故俗称方塔。</p><p class="ql-block"> 方塔九级方形,高42.5米。形体优美,玲珑多姿,以“秀美”誉冠东南,艺术性极强。清代松江诗人黄霆《竹枝词》赞方塔曰:</p><p class="ql-block"> “近海浮图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p> <p class="ql-block">  方塔四周景点:此处为原兴圣教寺遗址。</p> <p class="ql-block">  此为方塔四周墙面书写</p> <p class="ql-block">  此为方塔四周墙面书写</p> <p class="ql-block">  亭及长廊、开阔的湖面(日月湖)。</p> <p class="ql-block">  古建筑与园林</p> <p class="ql-block">  《天地正气》</p> <p class="ql-block">  《养德轩》</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太)湖石</p> <p class="ql-block"> 竿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  幽静的竹林小道</p> <p class="ql-block">  激起层层涟漪的游船湖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远方有一石板桥(望仙桥?)</p> <p class="ql-block">  小山上石桌、石凳…</p> <p class="ql-block">  山顶的石桌、石凳。</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石桌、石凳。</p> <p class="ql-block">  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松江明代石像生。”《神道石像生简介》:石像生,为古代墓地神道两侧的石雕。武将、文臣、马、羊、虎等,武将和文人又称“石人”、“翁仲”。有石翁仲的墓等级很高,墓主人应为二品官以上。</p><p class="ql-block"> 明代,朝庭对官员坟墓有明文规定,《明史·礼记》碑碣“(洪武)五年重定功臣殁后封王,,茔地周围一百步,坟高二丈,四周坟墙高一丈,石人四,文武各二,石虎,单一,马、石望柱各二”。明代《会典》卷二百·九,碑碣石兽“一品…石人二、石马二、石羊二、石虎二、在望柱二”。</p><p class="ql-block"> 此神道两侧的14座明代石像生和碑碣座皆为松江各地出土。石像生的武将二,文臣二,马一,虎一,为2004年4月,在松汇西路荣江小区工地出土,原是明代武英殿大学士徐阶一品夫人墓神道两侧的石像生;马三,虎一,原为明代礼品尚书张骏基石像生;马一,原藏松江博物馆;龟趺一,原为张骏基碑碣座;龟趺一,2003年9月,在叶榭镇汽配城工地出土,原为明代赠光禄寺卿楊允绳墓碑碣座。</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物,2004年10月,松江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决定,修复部分石像生,择址方搭园复原明墓神道场景,集中展示石像生和碑碣座等文物。</p><p class="ql-block"> 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p><p class="ql-block"> 二00五年二月</p> <p class="ql-block">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为石像生,又称“翁仲”。是皇杈仪卫的缩影。始于秦汉,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p> <p class="ql-block">  方塔园内石像生~</p> <p class="ql-block">  陈公祠,装修中…</p><p class="ql-block"> 陈公祠,是松江府为纪念民族英雄陈化成而立的专祠。松江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陈化成,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是中英鸦片战争昊淞保卫战中湧现出來的民族英雄。道光皇帝御笔题词“提督忠臣”,1912年孙中山來松江时,同盟会支部就设在陈公祠,所以才有中山先生“陪陈公一宿”的佳话。</p><p class="ql-block"> 正厅中间屏风板悬挂陈化成戎装照。</p> <p class="ql-block">  漏墙?</p> <p class="ql-block">  古树参天,竹林密密…</p> <p class="ql-block">  游客歇脚小憇处…</p> <p class="ql-block">  竿道两傍密密的竹林</p> <p class="ql-block">  湖岸边</p> <p class="ql-block">  府隍廟遗址,置於入园不远处。</p> <p class="ql-block">  入园不远处(靠近府隍廟遗址)的“方塔风铃”石二块。</p> <p class="ql-block">  妈祖的故事…的照壁,附近有清代天妃宫大殿(由上海河南路迁此)。</p> <p class="ql-block">  由上海市区河南路桥北境的天后宫大殿迁來松江方塔园</p> <p class="ql-block">  此美篇照片摄于2023年11月14日午后。20231226完稿并发布。音乐:Calm Travel Alon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