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圣与伟人的远见--人多力量大!

旅途万卷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我们一年了。</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来,我思考了很多,也冷静了许多,但我一直不敢给父亲写一篇文章,因为我似乎不配。</p><p class="ql-block">伟人诞辰130周年之际,我终于找到了理由:生生不息,才是中华民族复兴之道!</p><p class="ql-block">一、世族灭了,家族也快没了......</p><p class="ql-block">2023年元旦前几天,三年大疫终于放开管理,遇上了父亲的生日。</p><p class="ql-block">这几年,三妹一家一直把年迈的父母接到家里照顾。父亲生日这天,三妹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让我们去家里聚聚。</p><p class="ql-block">我生平第一次给父亲买了生日蛋糕。我知道,这也许是父亲最后一个生日了,虽然糖尿病的他不能够吃甜食,但我也还是想让他体会一下现代生日的仪式感。</p><p class="ql-block">没过几天,父亲再次脑梗入院。</p><p class="ql-block">父亲最近几年恍惚得厉害,除了家人几乎记不住其他人了。因为糖尿病的折磨,多次脑梗入院,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怀有深深的恐惧,也不愿意住院。但每一次说是孙女给他打针,他都会非常配合。</p><p class="ql-block">这一次,父亲终究没有躲过死神的接待。</p><p class="ql-block">父亲生前多次让我们带他回到老家,并且嘱咐一定要安葬在老家兄弟旁边。他说的兄弟就是我们的二爸。</p><p class="ql-block">二爸是抗美援朝的一等功臣。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听二爸讲抗美援朝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他说他是在上甘岭战役的时候入朝的,已经是朝鲜战场打到尾声了。前几年老兵较多,后来征兵时,他也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军。</p><p class="ql-block">刚上战场的他非常害怕,老兵就给他讲述美军的战术,美军是先用炮攻,然后才是坦克和人协同进攻。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如何躲避炮弹上,就是要跳进刚刚爆炸的弹坑里去,因为炮弹不会连续落在一个地方。</p><p class="ql-block">二爸说,那刚刚爆炸的弹坑很热很烫,但总比被炸死强。他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因为学会了听弹药的声音辨识远近,在连长旁边发现弹药临近的时候,推了连长一把,自己被弹片穿透了下身。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他也荣立了一等功。</p><p class="ql-block">在荣军院养了几年,二爸就死活闹着回家。原来,他想回家娶老婆,种庄稼,尽孝心。</p><p class="ql-block">那时,家里只有父亲和婆婆两人相依为命,土地改革后,一个男丁是难以挑起家里重担的。</p><p class="ql-block">父亲的父亲是一个裁缝,生育了三子一女,父亲是老四。据说老大是民生公司的会计,在一次探亲时被抓壮丁,等到民生公司去营救时,壮丁已经开赴前线,此后杳无音讯。</p><p class="ql-block">二姨后来出嫁高龙,在当年也算是远出家门。</p><p class="ql-block">所以二爸回来也可以帮衬一下父亲。但父亲此时年轻,又算是农村里少有的读书人,根本就不想呆在家里。后来大炼钢铁,就进了重庆二钢也即后来的特殊钢厂。</p><p class="ql-block">二爸回家就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那时的姑娘虽然也崇拜英雄,但一听说他是下身受伤,就担心落下残疾,没有一个敢于出嫁于他。</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二爸终身未娶,一直靠着功臣荣耀和国家津贴生活。</p><p class="ql-block">父亲在二钢工作了三年,再次下放回到故乡,此时的他在当时来说算是大龄青年。</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母亲,虽然比父亲小三岁,但因为参加了几年的助产学习,也年纪不小了。听说同村的父亲回乡,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的放弃工作,嫁给了父亲。</p><p class="ql-block">也许,那是看中了他的才华?</p><p class="ql-block">后来,就有了我们兄弟姊妹五个。</p><p class="ql-block">在我们每一个子女的眼中,父亲是有不同形象的。</p><p class="ql-block">当年的我,是分外调皮和捣蛋的。父亲为了消耗我过剩的精力,在我大约七岁左右的时候,就在队里领了一头耕牛,从此我就成为放牛娃,为家里挣几个工分。</p><p class="ql-block">那一个春天,我同时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在曾经教过父亲的私塾老师门下,成了别人家眼中的那一个学生。</p><p class="ql-block">父亲跟我说,这没什么了不起,当年他也是最优秀的学生,解放后读了初中,在全乡考取了状元,可惜家里没人也没钱,无法继续上学读师范。否则,现在完小的校长说不定就是他了。</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是父亲在吹牛。后来校长曾到家一次,称父亲就是当年的同学。</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眼里,父亲是最不合格的农民,身材矮小,力量不足,而且背部微驼,被队上的人们背地里称为“弯背”。</p><p class="ql-block">之所以人们背地里称他为“弯背”,是因为队里的人们当面还是很尊重他的。据说从成立人民公社开始,他就是队里的会计,很多时候年终决算,还被抽调到全乡,乃至全区或县里工作。是公社里最优秀的会计之一。</p><p class="ql-block">但父亲的会计工作是很辛苦的。每到冬天,他就着妈妈准备的“灰笼”(当时农村最常见的竹编陶心炭火取暖器),在书桌前“噼里啪啦”的拨算盘珠子。据说,他的算盘是比赛冠军,很多人都十分崇拜的那种。</p><p class="ql-block">每一个冬天下来,父亲的手足都会有冻疮发生。我们几姊妹似乎也遗传了父亲的冻疮基因,一个比一个冻疮厉害。</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父亲还有一套绝活。别看他个子不高,但灵活机动,是当时大队篮球队的技术中锋,可以从底线将球传至篮下,也可以运球绕过全部防守。这个技能,我家五姊妹没一个得到真传。</p><p class="ql-block">那时,父亲还经常代表公社,到区或者县里参加比赛。</p> <p class="ql-block">而那正是毛泽东时代,基层平民精神生活的凝聚力。</p><p class="ql-block">但五弟就不知道父亲有这些绝活。</p><p class="ql-block">我就奇怪了,五弟是70年代人,虽然在家读书到初中就离开家,但也是陪伴父亲多年的子女,怎么就不知道父亲这两个绝活啦?</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偶尔听五弟说起,才知道有些事情是形势使然。</p><p class="ql-block">1978年是一个转折,那一年恢复高考以及所有的升学考试,初中毕业的我,又成为公社里应届状元,可惜的是,我报考中专体检时,不足140厘米的身高,将我无情的淘汰,而且落榜到区乡中学读高中。</p><p class="ql-block">也是1978年开始,生产队解散了,土地下放,包产到户。作为一个不合格的农民的父亲,一下子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p><p class="ql-block">回想起来,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肯定是让有“能力”的人先富起来。很多人欢欣若狂,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上,社会开始进入丛林法则时代。</p><p class="ql-block">当时我的家里就是这样一群弱者,没一个合格的农业劳动力,有时候连挑粪种地的困难,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更何况我家的土地,有一部分在后面的山上。</p><p class="ql-block">那时的五弟刚刚开始懂事,开始认识在生活重压下的父母,所以,他眼中的父亲也就与我眼中的父亲明显不同。</p><p class="ql-block">此时的父亲开始进入中年,身体也更加虚弱。还好,当年推行农业现代化的时候,父亲学会了拖拉机驾驶,也学会了柴油机、后来的电动机打米加工。在老支书的关照下,承包了大队打米房,可以挣得一些收入补贴家用。</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父亲,白天要忙农活,夜里来电了还要去给人打米。真的是家里日夜辛苦,劳作不堪。</p><p class="ql-block">我的成绩虽好但读了区乡高中,还延后了一个多月入学,耽搁的英语学习起来也十分困难,自信心大受打击,就非常不愿意再去读书。几次周末回家,都把东西扔了不去。母亲苦口婆心,父亲棍棒相加,把我逼去上学。那些年的我,经常是带着伤痛上学,恨透了父亲的暴力。</p><p class="ql-block">我后来才明白,父亲是不想后代中再有一个不合格的农民。</p><p class="ql-block">我在外读高中的时候,父亲和家人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状态下生产和生活,我竟然一点不知。</p><p class="ql-block">1980年的高考,我顺利地通过了初考和高考,成为一名医学生。在我的眼里,那时的父亲需要一名优秀的医生。</p><p class="ql-block">但那时的家庭仍然面临巨大的生产和生活压力,三妹四妹居然小学毕业就缀学了。</p><p class="ql-block">工作以后,我才知道家里的困境。三妹年龄已大,我只好努力让缀学两年的四妹再读几年初中。四妹也还争气,考上了重点高中。但这时候五弟也正好初中毕业,家里的经济难以承受两个高中学生,四妹再一次缀学了,这成了我一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过了几年,我终于治好的父亲“腰痹”,子女们也逐渐长大成家。我们把老宅卖掉,把父母接到了城里,让他们在后来的几十年间,享受了幸福的晚年。</p><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后,留下了一本薄薄的家谱给我,让我以后要续上家谱,寻根问祖。</p><p class="ql-block">而我,就是在这一本薄薄的家谱中的蛛丝马迹,知道了我家的来路。</p><p class="ql-block">从我父亲1983年眷写的家谱(很简单的,应该是我们本家这一支的家系谱)看,我们祖上是来自江西吉安府太和县三山里烟村,在合川本地起谱是从1761年开始的。1761年,中国农历辛巳年,生肖蛇年,属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到现在是第八代250余年。</p><p class="ql-block">谱中提到家龛匾式:“渤海家声远,延陵世泽长”,或者“渤海家声,延陵世家”,可见祖上是延陵世家。所以,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祖上都可能是显赫的世家,而那些湮灭在历史中的人们,肯定是被淘汰掉的了。</p><p class="ql-block">我只想找到我的家族和族谱,但是越研究越迷惘。宋朝以后,或者说至清朝乾隆年间,我家祖上迁入重庆府以前的元明清时代,这一段落约400年的我家历史查无资料。使我不知道我家到底是来自两湖,或是直接来自江西?</p><p class="ql-block">2023年清明,马英九到大陆来寻根访祖。退休之后的我,也许开始了我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清明节前一天,我在泰和县档案馆待了整整一个上午,翻了200多页的《江西省泰和县地名志》,终于找到了,家谱中记录的“三山里”</p><p class="ql-block">600多年了,这地名还在用,移民的祖先们,永远没有忘记他的根。</p><p class="ql-block">清明节这天,天上下着淋淅的雨水,这是江南春天的希望,也是清明人性的滋润。</p><p class="ql-block">我包车来到了离县城30多公里的沙村镇三山里,童孩们在雨中快活地嬉戏,而老人则在家中独自回味今生……</p><p class="ql-block">我两眼茫然地游走在村里,时刻警惕着无处不在的狗们。</p><p class="ql-block">虽然这正是春耕插播时节,一位名叫刘海平的兄弟却非常热情地告诉我:你家谱记载没错,这么小的地名,一个自然村落,周围刚好有三座小山,所以叫三山里。</p><p class="ql-block">但自1994年修建京广铁路之后,这里出去也方便了。</p><p class="ql-block">话语一转,他告诉我,在他记忆中,这儿就没有吴姓家族……</p><p class="ql-block">找到他80多岁的舅舅回忆,他说上模老居那边有很大一个村的都姓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记起《泰和地名录》这样记录:“三山里 ”:Sanshanli 沙村圩西北约2.5公里。以村后有三个山堰得名。元代中期,罗溪濂从上模西冈迁入。22户154人。</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打算一探究竞。</p><p class="ql-block">刘海平听说后,就用自己的三轮车把我送到了沙村镇,还联系了车辆送我去上模。</p><p class="ql-block">上模吴氏又称西平吴氏开祖,源自渤海——延陵——庐陵——永新,这样算起来也算我们合川吴氏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家谱记载,三山里吴家三兄弟先迁出两家,本家居住大约七代以后举家迁徙后,难道上模罗家因与吴氏关系好,上模吴氏或是允其迁入三山里?</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很大很新的吴氏祠堂,管事宗亲吴祖芹闻讯后,很快前来接洽。他告诉我,川渝贵吴家来这边寻根的很多,但很多资料缺乏,支系不连贯,难以确信。</p><p class="ql-block">可是我们找了很久,找到了九世四弟兄,包括他的族谱,我的家谱,都没有记载迁出的第三支吴氏的情况,迁出离我们最近的铜梁那一支都有记载,但不是我们哪一支。</p><p class="ql-block">然后他拿出了一张照片,叫“望烟阁”</p><p class="ql-block">这是西平吴氏祖先在永新县时期的典故。相传南唐时(公元990--994年)任永新主簿,居城西义井侧,官虽主簿,却政绩卓异;废旧政,赈饥民。练民兵,驱外患。修学宫,倡礼乐。当时他委派次子熠到南乡贵冈埠等地考察民情。一日晓行乡里间,见一村将午无烟,问其故:以无米对。乃按口给粮。即于山上建高阁,名曰环景楼。每日东方新白,登阁望烟之有无,无则给米。一生共计给米二十万石。老百姓呼其阁为望烟阁,烟阁由此得名。皙公殁后,葬永新城西。长子熄返九江奉祖,次子和母亲则留永新,守护父墓。后县城涨大水,熠母惶惶不可终日,由义井徙居南乡贵冈埠定居。二世祖熠公,赈灾济贫,侠骨柔肠。斯人高风亮节,是我们后裔学习的楷模。</p><p class="ql-block">祖芹先生留我午餐,在这里我品尝到了他们的艾米果,也就是我们川渝地区的青团吧?只不过我们的青团是用清明菜和米做的。</p><p class="ql-block">原来中华一家亲,体现在饮食上,风俗上,是最有传承的了……</p><p class="ql-block">这次寻亲访祖虽然没有结果,但也不是一无所获。</p><p class="ql-block">但我却有一种逼人的隐忧。</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最伟大之处在于,你延续着家族的时间轴线,尽管你只是这个轴线的现在的末端,不知道余生之后往那儿去,却可以知道你从那儿来。</p><p class="ql-block">家谱中说“当思木有本水有源,家之有谱,国之有史也”族谱、地方志、国史、天下事,这就是中华民族文明延续不断的重要支撑。</p><p class="ql-block">所以,时间,对中国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中国人是活了几千年的中国人。</p><p class="ql-block">吴氏家族,在合川应该有太和、钱塘、凉亭子以及我们官渡吴家,都是移民,现在都没有宗亲祭祀、续谱,或者清明聚会什么的。作为中国十大姓氏,延陵世家,这家谱虽有,族谱却已经是断了。</p><p class="ql-block">再看看我们家,上一代四个兄弟姊妹,仅父亲有吴氏之后,到我们这一代,仅我有一女。这家谱也怕是空余后续了。</p><p class="ql-block">周围乡亲类似情况,也是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所以我自叹不孝呀,不敢给父亲写祭文,不敢向祖宗交待。</p><p class="ql-block">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生育率仅有1.08左右,远远不及2.08的生育更替水平。</p><p class="ql-block">这种代际减半的人口趋势,近照每25年一代计算,一百年之后,中国人口数量不能不令人担忧。</p><p class="ql-block">而且,这种趋势,在国内外各种势力的推波助澜下,更是有加速的可能。</p><p class="ql-block">比如,美国两三百年来,人口增长了100倍以上,而中国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迅速增长3倍左右。预计到本世纪末,美国人口将与中国持平。</p><p class="ql-block">这样的美国如果真的拥有10亿人口,那毫无疑问其他国家永无翻身之日。</p><p class="ql-block">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担忧:“世族灭了,家族也快没了......”</p><p class="ql-block">二、先圣和伟人的远见:人多力量大!</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尤其喜欢那些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但是,我时常看到那些居住在高山峡谷、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悲伤。那些民族原本也应该是多数民族,远古时代因为生育低下,被人口众多的部落打败,就流落到了这些并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生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蚩尤大战炎黄二帝的传说,或许就是苗族同胞流落千年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如果崇尚丛林法则的盎撒人占据了人口优势,不能不说其他民族的生存堪忧。</p><p class="ql-block">这不得不说,我们的先辈们,那些杰出的人物们,是卓有远见的。</p><p class="ql-block">《论语颜渊》中就描述孔子从仁,就是爱人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老经圣治》)这一思想被后来的孟子、朱熹等人发挥。产生了中国传统的人口思想。</p><p class="ql-block">如法家的韩非子说:“寡不胜众。”</p><p class="ql-block">《孟子·离娄上》更是表达了人力之重要,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顾毛主席的人口思想,也曾经有类似的说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贵和人定胜天。在写于1949年9月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他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即使源于粮食与人口的矛盾,但仍然主张自愿节育、专家指导的人口政策。还说:“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时代,计划生育是以人民自觉为主的。而整个70年代,一对夫妇是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1970年代之初,父亲就是自觉地在卫生院接受了绝育手术。而老五,则是在婆婆的干预下保留下来的最后一个儿子。</p><p class="ql-block">所以,父亲和婆婆,还是接受传统人口思想影响的。也是为了家族兴旺,吴家有人。</p><p class="ql-block">所以,在新中国在成立短短30年间,人口才能翻番达到了8亿。</p><p class="ql-block">到了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而且实行了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从00年代开始,中国的人口在1963年代的人口爆发式增长第二代之后,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断崖式下降。</p><p class="ql-block">传统的人口思想,已经影响式微。</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之后,西方国家估计是默默点赞的。西方舆论长期以来灌输“谁来养活中国人?”,“如果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那将是一场灾难。”实际上是害怕中国人口优势,把中国人不当人的。否则,西方人不会以宗教为由,严格禁止堕胎。所以,这几十年来,虽然西方人口并没有快速增长,但却保持了正常的生育更替水平。</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过“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是一个卓有远见的论断。</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未来的华夏民族,有可能被赶到深山里去!</p><p class="ql-block">前几天,我们去看望高龄的么舅么舅妈。四妹感慨,一家人其乐融融,四世同堂,才是人丁兴旺的好事。我们有些后代们,有的不结婚,有的不带崽,真的是令人担心。</p><p class="ql-block">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兴旺,中华要复兴,真的还需要更有远见的更有魄力的人口生育举措。</p><p class="ql-block">三、为中华崛起而带娃</p><p class="ql-block">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发挥生育的积极性,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带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