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絮言

xc

<p class="ql-block">  一场大雪伴随寒流呼啸而至,整个北方进入了速冻时刻,望着银装素裹的窗外,身处温暖家中的我不仅想起年少时冬天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冬季取暖是家中的大事,在没有暖气的日子,每家都有一个取暖的铁炉子。(也有的家庭用砖头砌炉子)</p><p class="ql-block"> 记得每年秋天,我们都借一辆带箱板的板车去煤建公司买煤。先到收款处交上钱,再把交钱单据给管理人员,爬上煤堆,捡些煤块生火用,然后把煤块煤末装车、过秤拉回家。</p><p class="ql-block"> 次日到野外找个崖头或大深坑,在下方用铁锹挖些生土拉回来,将煤末和生土按三比一掺在一起,(生土的作用是粘合剂)加上水搅拌均匀,和成粘泥状,平摊在地上,用铁锹切成方块,晒个四五天,干后储藏起来,作为冬季取暖之用,回想起来那活真累人。 </p> <p class="ql-block"> (炉具是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阳历十一月中下旬,家家都把储藏了大半年的炉子和烟筒搬出来,扫去灰尘,把一节节烟囱接好,一端插在支好的炉子上。另一头沿着墙上预留的烟筒道把烟筒架伸向屋外,若有锈蚀坏了不能用的烟筒,还要去商店买新的换上。</p><p class="ql-block"> 每年生炉子前要糊炉膛,那是个技术活,没有经验糊的炉膛,炉子不仅不旺,还经常熄火。因为炉子不旺,一年能请人糊多次,直到糊的炉子好用才罢休。</p><p class="ql-block"> 我也跟人学糊炉膛,但照猫画虎,不得要领,糊的炉子不肯着火甚至灭火,母亲只得另请高明。</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每到新年和春节,我们兄弟姐妹都在父母身旁,坐在温暖的炉火边,任凭屋外风雪交加,吃着母亲包的水饺,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新春佳节。</p><p class="ql-block"> 回想那些难忘的岁月,尽管物质生活匮乏,但是有父母亲的关爱深感温馨和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