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师德如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照亮教育前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师风似水,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润开学习情缘。</b></p>  研修纪实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深刻了解和精准把握《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12月24日上午,郭莉莉老师为国培小学数学班全体学员做了《核心素养下计算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主题报告。</p>  <p class="ql-block">         郭老师指出数学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就两个方面内容进行解读:1.落实中央对教育的总体要求;2.核心素养下计算教学的设计与案例分析。</p>  <p class="ql-block">  课间郭老师和大家一起就“高考命题中是否落实核心素养”展开交流。老师们积极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郭老师的课堂,有理念又有深度。理念决定深度,学习拓展广度,践行丈量长度。《新课程标准》下核心素养的学习不仅需要专家的解读,更需要教师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落实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  12月24号下午谢蕾蕾老师就《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案例分析》给学员做了深入详细的讲解和交流!</p>  <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要求,为教研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新课标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教师依据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实践“教—学—评”一致性,有利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程理念的落实。</p>  <p class="ql-block">         谢老师分别从课标、教材、学情和案例四个方面给我们解析了厚重的一课。</p><p class="ql-block">       “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是目标。把握住核心之后,该如何制定出具体的课时学习目标,以达成真正的“教—学—评”一致性?这就需要有可评价的学习目标来支撑。这个目标除了要能指导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更要能够可评价。</p>  <p class="ql-block">  有效的学习活动是指要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经历较高水平的思维过程,从而学有所得,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塑造情感态度价值观,启智增慧,提升核心素养。通过阅读和联系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五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具有实效性的任务类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谢老师主要和大家探讨了就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怎么来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体系。谢老师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让我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沉浸式的学习,相信老师们通过教学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也可以设计结构化问题清单,引导学生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形成高效学习习惯,真正地把“教—学—评”一致性与实际课堂对接。</p>  学习感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感悟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计算教学的价值何在?我们一般认为计算教学有四个主要目标:算法掌握、算理理解、计算技能形成以及计算策略的选择。如果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来审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在落实以上四个主要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以计算育人,即将计算教学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滋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画计算,允许多元表征和多样表达;我们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深刻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倡导算法优化,不断提升数学思维和理解的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其实是在计算教学中尽量做到“因材施教”,面向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当然我们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还应注意目标导向和任务驱动;“小容量”才能留有“大空间”供学生充分活动、交流和思考;“低结构”才能尽量避免预设的过于精细繁杂;以此保障数学课堂的“高思维”,指向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感悟二</b></p><p class="ql-block">        听了谢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一致性。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贯彻学习目标,使用与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只有教师的行为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相一致,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总之,教、学、评一致性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反馈中保持一致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教、学、评一致,才能够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所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