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宫《猫册》,是现存古代猫事记录中颇有意趣的珍品。其中收录了24个宫猫们的“芳名”,著录时间起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九月,讫于二十八年(1848年)十二月。这些宫猫名依次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玛瑙花横儿、秋葵、金橘、灵芝、金虎、小丑儿、玉虎、银虎、墨虎、双桃儿、玉狮子、花喜、玻呵、俊姐、金哥、喜豹、花妞儿、芙蓉、花郎儿、金妞儿、玉簪、小玉簪、花小儿、分香(猫名引见百度而得)</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共24只宫猫名,至于雌雄之分在此就尚无考研了。总体来看,这些宫猫的名字并不咋地和威严,甚至有点“贱名好养活”的感觉。譬如“小丑儿、花妞儿”这类,想象中的“宫猫”按理不该丑?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假如用现代语说“靓女”的也不少,像“灵芝、芙蓉”等;当然,也有的“帅哥”以外形比喻,如虎、豹、狮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清-沈振麟《猫竹图》真迹复制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单凭留下来的道光朝《猫册》,说道光可能是“猫奴”似乎武断了些。我们来看看道光朝内务府呈稿档案中传旨画猫的记录,仅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至二十三年(1843年)传旨多达十数次,奉旨作画者均为著名宫廷画师沈振麟,道光帝两次命沈振麟画“小猫三只”。在篇上配图我们可以看到沈振麟画的一幅名画《猫竹图》,据载,慈禧太后看过他的画下旨赐给他“传神妙手”四个大字,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我们可以看到,沈振麟的绘画创作题材广泛,这幅《猫竹图》画,庭院桃竹交映,芳草如茵,画中三只罗猫大猫蹲在竹丛旁边的湖石高处,望着下面草地上的黄白各一两只小猫相扑戏耍,白色小猫一爪上翻,好像正要对一旁的小黄猫出招。三只猫都系有大红穗子和金色铃铛的项圈,神情生动传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清-沈振麟《猫竹图》中的放大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中国本土盛产短毛猫,如中国狸花猫,而异域传来的长毛猫一直以来都物以稀为贵。《猫竹图》中的三只猫大概也属长毛品种,这种猫尤是头大威武,且披肩长毛下垂,类似雄狮之相故称为狮子猫。猫之毛色,以纯黄为上,纯白为次,纯黑又次之。纯黄为金丝,因为多见公猫,所以以纯黄的母猫为上,纯色的猫无论黄白黑皆名“四时好”。郎世宁《戏猫图》中就是一只白色“四时好”的猫,纯白色的猫,也被称为“雪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附:说到慈禧,慈禧太后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五帝的关系,是这样的:慈禧是道光帝的儿媳妇、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光绪帝的姨妈、宣统帝溥仪的姨奶奶,关系虽然说的很简单,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慈禧虽然是道光帝的儿媳妇,但是两人没有直接关系,慈禧进入后宫跟道光帝也没有关系,两个人甚至都没有见过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郎世宁: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来到中国传教随即入皇宫任宫廷画家,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清《郎世宁笔下清宫宠物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为宫廷和富贵家庭中的宠物,猫在历代绘画作品中都时有出现,自宋代之后猫画已渐成传统。宋-陶穀《清异录》中记载一则轶事,其中的猫名更有韵味“余在辇毂,至大街,见揭小榜曰:虞大博宅失去猫儿,色白,小名白雪姑。”意思是虞大博家走失一只白色猫贴出启示,希望热心人遇见时轻轻叫一声“白雪姑”。清代厉鹗的词《雪狮儿》里还有句“雪姑迎后,房栊护得,黄睛明润。扑罢蝉蛾,更弄飞花成阵”。清代女词人吴藻也写过多阙《雪狮儿》,其中有句:“买鱼穿柳,将盐裏箬,聘来无价。”说的正是古人迎猫的旧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清《郎世宁笔下清宫宠物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迎猫也叫聘猫。古人听说谁家有小猫,一般带一包盐或奉一串鱼或送几支笔,这样才好把猫迎回家“雪姑迎后”指的就是刚刚聘了一只白猫回家。为何要用盐和笔呢?据说这是谐音,指盼望猫儿能“多管闲事”“避鼠”。天子也要迎猫。《礼记-郊特牲》中载:“天子大蜡八……迎猫,为其食田鼠也。”小小猫儿,是周天子岁末举行蜡祭的八种神灵之一。这与我国的农耕文明传统有关,猫能克鼠,故得到天子的庄重祭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猫,作为家庭宠物的历史悠久,古埃及人饲养猫用来捕捉老鼠及其他啮齿目动物等,从这时起,人与猫之间就建立起互利关系:猫获得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人类则免除了啮齿动物的困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已经不再以捕捉老鼠为养猫目的,而猫则更多地作为专门的宠物逐渐融入了人类社会,并与人类建立了特殊的关系。古人中爱猫者不少,历代的“猫事”留下了诸多相关的记录和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啮齿类: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啮齿动物,俗称鼠类。啮齿目,是哺乳纲的一目,体型较小,多数在夜间或晨昏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篇图/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篇文:部分语句参考《广州老人报》仅作为“美篇”圈内共享素材,在此对参考资料表达感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