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城区战友庆祝参军53周年

徐志海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25日,湖北省蕲春县铁道兵4师战友群群主潘自成战友,邀请漕河城区及部分乡镇战友在蕲春红楼宾馆聚会,一是其乐融融,庆祝我们参军53周年。二是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叙叙旧,谈谈心。三是元旦春节将至,预祝战友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家庭幸福,万事如意。战友们在一起高兴高兴,乐呵乐呵。参加聚会24人,其中军嫂1人。</p> <p class="ql-block">1970年12月26日,是我们参军的日子,参军人数1500余人,冬季征兵,一次在一个县征集这么多兵员,也是我县征兵历史上最多的一次。都在铁道兵4师服役,其中16团1200余人,17团200余人。当兵时间最短2年,最长14年。先后参加修建了京原铁路、通坨铁路、太古岚铁路、兖石铁路。</p> <p class="ql-block">今年12月26日,是我们参军53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时刻,战友们在一起,严格的军事训练,艰难的铁路施工,艰苦的部队生活,奋不顾身排险,齐心协力攻坚,同甘共苦相处,都是我们难忘的往事,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程国雄战友说:过了50多年,参军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为了安全完成送兵任务,当时调集浠水县、广济县、蕲春县客车和汽车50余辆。1970年12月26日早上,车辆从各区征兵点向蕲春横车集结,将新兵送到黄州,然后座轮渡过长江,到鄂城火车站上火车,有几节绿色车皮,其余都是闷罐车。下午3点多钟发车,到湖北武汉黄埔路兵站下车就餐。27日在河南郑州军供站下车吃饭。28日在河南安阳军供站下车吃饭。29日凌晨到达北京市房山县南坊新兵训练场。</p> <p class="ql-block">徐志海战友说: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分配到4连,4连是施工连队,东进西出,南征北战。1970年底至1971年11月到山西省灵丘县支援19团打山洞,在东河南公社王宽沟2号隧道施工。1971年12月至1972年8月回到北京市房山县,一部分人带领民工在159採石场生产道碴,一部分人新线加固及配套设施。1972年9月至1973年6月在北京市通县修建通垞铁路北运河大桥。1973年7月至1974年8月16团铺架队连队之一,从北京通县向河北唐山方向铺轨架桥。1974年9月至1975年7月在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沙滩建铺轨基地,浇灌桥梁和生产轨排。1975年8月至1978年驻山西省太原市柳林沟,在太古岚铁路峙头隧道掘进和浇灌混凝土。</p> <p class="ql-block">周家珍战友说:七十年代,部队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当时大米白面的供应不足整个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吃的比较多是玉米、小米、高粱。我们2连绝大多数是南方兵,吃惯了大米白面,对粗粮很不适应。如果是吃大米白面,每人每餐按一斤来做,往往是不够的。如果是用玉米,高粱米做饭,每人每餐按半斤来做,还是有不少剩饭。连队要求炊事班粗粮细作,能软勿硬,能煮不蒸。炊事班做饭难,当炊事班长也难。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慢慢适应,毕竟是体力劳动,消耗能量大,难嚼也要嚼,难咽也得咽,必须填饱肚子,还是要生活,还是要施工。愿吃细粮不愿吃粗粮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p> <p class="ql-block">蔡顺生战友说:我是战友们所说的幸运人之一,新兵训练结束后分到修理连。我们勤勤恳恳钻研技术,兢兢业业学好本领。肯学习就会有收获,肯努力就会有成果。我们修理连几十项工种,人人是好汉,个个是能人,人人有技术,个个有特长,人人生龙活虎,个个身怀绝技。</p><p class="ql-block">1973年5月,勤奋努力,潜心硏究,发明制造剪板机,能够轧断28毫米厚的钢板,2排6班荣立集体三等功,给连队带来荣誉。</p><p class="ql-block">1975年8月,在河南驻马店抢修京广铁路,本职工作之余,填路基,铺道碴,抬钢轨,铺铁路,不辞劳苦,日夜奋战,圆满地完成了抢修任务。</p> <p class="ql-block">陈创新战友说:入伍时我在7连当通讯员,后来提为排长,到长沙铁道兵学院学习,毕业后到13连当副连长,后又回到7连当副指导员。二个都是施工连队,打过山洞,修过大桥,填过路基,开过拉沟,参加过抢险救灾。军旅14年,饱尝了铁道兵酸甜苦辣咸的滋味,经历了施工连队生死伤难险的考验,虽然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累,我还是感到非常高兴。艰苦磨意志,困难练思想,军旅生涯,夯实了人生奋斗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田柏生战友说:最难忘的是到河南抢修京广铁路的那段时间。1975年8月初,河南省境内连降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部分地区洪水泛 滥,河堤坍塌,水库决口,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小商桥至确山地段遭受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景况惨不忍睹。1975年8月11日我们抵达河南遂平火车站,看到经过洪水冲击后的车站,列车互相碰撞后东倒西歪,一列火车头被水冲出几百米远。路基被冲垮,轨排被洪水扭成麻花,一大段铁路无踪影。周围植物变质的霉气味,动物尸体腐烂的发臭味,气味呛人,苍蝇成群结队满天飞。</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施工异常艰苦。在紧张抢修的日子里,洪水过后,土质松软,机械用不上,只能人工肩挑背扛。我们填路基,铺石碴,扛枕木,抬钢轨,铺轨加固。我们吃大苦,耐大劳,敢打硬拼,连续奋战,每天劳动都在15个小时以上,最多时连续苦干达40多个小时,充分显示了不怕苦,不畏 难,英勇顽强,奋力拼搏的大无畏精神。</p><p class="ql-block">关键时刻情谊非常深厚。在紧张的铁路抢修中,吃不成饭,喝不上水,是司空见惯,饭少匀着吃,水少忍着渴,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危险向前冲,艰苦带头上。危难之中想到的是战友,困难时候想到的是他人。</p> <p class="ql-block">军旅生涯,是一段光荣史,是一段成长史,是一段奋斗史,是一段奉献史,对于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是刻骨铭心,永世不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 / 制作:步行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