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珠海历史足迹

張立

<p class="ql-block">  珠海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珠海市距今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000多年,珠海地区已有先进的渔业经济,<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自古为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span>珠海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便是岭南文化重镇之一,香山文化、广府文化、疍家文化和客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品格。</p><p class="ql-block"> 珠海有众多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花费点时间精力细细探寻。这次由于时间不多,体力有限,在亲友的指引陪同下走访了几个重点地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唐家湾古镇-百年岁月的痕迹</b></p> <p class="ql-block">  唐家湾,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北部珠江口西岸,东临伶仃洋。由于唐家湾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中外海上交通的关键区域,所以这里很早便开始了与西方文明的接触。“先有唐家湾,才有珠海市”,这座位于市区北部的古镇,曾作为建国初期“珠海县”的县城驻地,有着明清以及民国的众多建筑。</p> <p class="ql-block">唐家三庙:圣堂庙、文武帝殿、金花庙。是珠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庙宇建筑,承载着唐家湾乃至珠海的地方历史。</p> <p class="ql-block">三庙汇集了岭南建筑最精华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古围墙</p> <p class="ql-block">古巷</p> <p class="ql-block">古树</p> <p class="ql-block">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故居</p> <p class="ql-block">无用手工纺织传习馆</p> <p class="ql-block">唐公祠巨川祠现在成了香山悦书店</p> <p class="ql-block">现在古镇院墙的彩绘</p> <p class="ql-block">现在古镇处处洋溢着文艺气息</p> <p class="ql-block">走不动了,在古镇上骑共享单车游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古镇上有个《珠海留学文化馆》。可别小看这个文化馆,参观后方知珠海是近代留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孕育出传承百余年的留学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就是珠海人</p> <p class="ql-block">  容闳1847年作为第一个中国人赴美留学,八年后成为耶鲁大学第一位有学位的中国人。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他因促成并且经历了两件大事而彪炳史册:参与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组织了第一批官费留美幼童。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闳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众多留洋海外的先驱人物和时代先锋,他们怀揣报国之志,漂洋过海,发展实业救国,弘扬留学报国传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金台寺-祈福的绝美宝地</b></p> <p class="ql-block">  金台寺前身为金台精舍,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境内,背靠海拔583米号称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乃黄杨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南宋末年,诸忠臣护卫着祥兴帝赵昺在广东新会崖门海面摆开千艘战船抗击元兵失败,丞相陆秀夫背负年幼的祥兴帝投海殉国。大将张世杰率领余部突围,在南海遇上狂风舟覆而亡,其遗体漂流至黄杨山下,被村民安葬于黄杨山麓。遗臣承节侍郎赵时从、大理寺丞龚行卿、翰林学士邓光荐等人为避元兵追杀而筑茅草隐居于黄杨山第二峰腰,取名“金台精舍”。后赵氏后裔将“金台精舍”改名为“金台寺”作出家人修行办道之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金台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起修复金台寺工程启动,经过数年的重建,如今的金台寺已是巍峨壮观,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这里绿树成荫,滿眼苍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菉猗堂-南宋赵氏皇族的祠堂群</b></p> <p class="ql-block">南门菉猗堂及与菉猗堂并排的是逸峰赵公祠(供奉南门赵氏九世祖赵逸峰)和崑山赵公祠(供奉南门赵氏九世祖赵崑山)。建筑群坐东向西,三祠以“天衢”“云路”“云衢 ”三青云巷道连成一片,总建筑面积1643.69平方米,占地面积369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菉猗堂全名为南门赵氏祖祠菉猗堂,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代乾隆年间曾修复过,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魏王匡美的十五代裔赵隆(即赵晴峰),为祀其曾祖父梅南而建。斗门赵氏先祖也留下了丰厚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p> <p class="ql-block">后殿上挂上“忠孝义士”的牌匾。是纪念宋端宗景炎元年,南宋小皇帝赵罡败退到香山,驻跸沙涌马南宝家。当时,已居住在南门村的魏王后人赵若梓得知事件,马上准备小舟,并招募了村内居民迎驾以勤王。当时随行的丞相陆秀夫为保存皇家宗族一血脉,后来令赵若梓等人归家入山隐居,并敕赐赵若梓为忠孝义士;其兄弟赵若桃授为承直郎;赵若榉封为武翼大夫。原牌匾已破损不堪,已被拆下来保存,现时所挂上的是重新打造过的。</p> <p class="ql-block">崑山赵公祠(世德堂)</p> <p class="ql-block">逸峰赵公祠(世寿堂)</p> <p class="ql-block">祠堂使用上大量各式的雕饰:包括了石雕、砖雕、木雕、陶塑、泥塑等,另外四周的墙亦绘有多幅以山水、文人墨客琴棋诗书之乐的图画,十分清新雅致,具有丰富的历史涵载量,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于一身,是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菉猗堂的蚝墙是当年赵氏族人选用了近百万只硕大的蚝壳,再用黄土与红糖、糯米、醋、谷物等混合而成的黄泥浆,砌成排列整齐的约65厘米厚的墙体。它层层堆砌,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炮的攻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斗门古村落下洲村</b></p><p class="ql-block">斗门下洲村拥有300余年的历史,如今是探索文旅融合的样板,打造“斗门印象小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p> <p class="ql-block">百年历史砖瓦房的旧屋改造既保留了旧时建筑古色古香的韵味,又有现代的特色元素!</p> <p class="ql-block">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相思瀑布-葡澳的历史见证</b></p><p class="ql-block">相思瀑布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南部的横琴岛上,发源于珠海市第二高峰脑背山山顶,这里青山绿水、景色优美。据载,十九世纪40年代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门三岛后,曾在横琴岛上寻找新的水源,发现了相思瀑布这个地方。在相思瀑布的石壁上还保留着葡萄牙人在上面雕刻的文字,成为了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寻觅珠海历史足迹,深深地被她的文化积淀所感染。珠海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往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