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共大的芳华

彭爱明

<p class="ql-block">对于任何一件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个有些陌生而神奇的名字。那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我们的党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规定的教育方针。这个方针,在上世纪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到每一地区、每一所学校,如何贯彻这一方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拿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办学。只要能达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目的,具体的方法就是切实可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丰县以盛产蜜橘而闻名遐迩。根据毛泽东关于“半工半读”教育思想,结合南丰县当地具体情况,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丰分校便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校从创办到更名、校址数次搬迁,历经坎坷。但广大教职员工在县委的领导、支持下,始终矢志不移,艰苦创业。为当地蜜橘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更好地开展了南丰蜜橘的研究和推广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7年江西省农业厅在南丰建立了江西南丰蜜橘园艺场。1958年创办的南丰蜜橘大学,是共大南丰分校的前身。校址设县园艺场内(今南丰公路段)。实行以场办校、场校合一的办学模式,面向全国招生。学生半工半读,以工养学。该校创办伊始,条件十分简陋。第一批入学的30余名学生暂编为1个班,他们拥挤在原农场(蜜橘加工厂的老屋)的几间泥墙瓦屋里生活和学习。课堂是职工的饭厅,他们坐在样式各异的条桌前听课。学生没有适用的课本,只能边听边做笔记。没有实验设备,也没有熟悉业务的教师。学制不明确,课程安排不正规。高中毕业生与小学文化者同班,青年、少年接受同样的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9年,省里为扶持南丰蜜橘这一传统特产和开发红壤,拨款10万元兴建教学楼。蜜橘大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生人数急增到500余人,教职员40余人(其中讲师2人)。当年南丰蜜橘大学改名为“南丰农业大学”。1961年下半年又更名为“南丰农业技术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5年5月,经上级批准,改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丰分校”。当年县委、县人委研究决定,将南丰蜜橘园艺场并入分校,归学校领导。经费单独核算,各负盈亏。1966年,校址迁往大坪嵊。1968年6月,省革委会作出《关于改变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共大总校改由省革委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农业组领导,各分校一律下放。当年10月,共大南丰分校迁至长陂,与国营长红垦殖场合并,实行场校合一。1973年,共大南丰分校与长红垦殖场分开,校址迁往潭湖水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7年,校址先迁莱溪乡石渠村,两年后再迁桑田古城。学生逐渐减少,至1982年学生全部毕业或肄业。教职员大部分调离学校。1983年,学校恢复招生,教学工作重新起步。1983年4月,南丰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丰分校”改为“南丰县技术学校”,保留共大牌子。1985年全面开设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1987年5月,将桑田乡古城村蜜橘园地划拨给南丰共大,作教学实验基地。1987年12月,南丰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共大南丰分校改名为“南丰县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其级格和管理体制均不变。这年,有4个三年制农科专业高中班,学生共160人,教职员27人。校办活性炭厂、电瓶厂和农场、林场各1个。为适应发展蜜橘生产的需要,共大南丰分校还举办过蜜桔班、柑桔短训班等。1995年南丰县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与南丰县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命名为“南丰县职业技术学校”。1996年南丰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南丰县琴城镇中学合并,命名为“南丰县职业技术学校”。1999年改名为“江西省南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3月被评为全国重点职业高中。2019年7月升格为普通中专,更名为“南丰中等专业学校”。如今,该校矗立在美丽富饶的盱江之滨——南丰县琴城镇彩虹路48号。</p> <p class="ql-block">2018年,古城村引进江西研学旅行社有限公司的资金,投入300万元。将原桑田镇古城人民公社和南丰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旧址合并,改建为南丰县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使其成为古城村保存完好的红色旅游资源。整个旅游区,场地面积7600平方米。以民俗教育活动为主题,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亲子活动、夏令营等项目。构建了集农村电商创业、大学生创业联盟办公、研学旅游基地为一体的乡村物业经济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来江西南丰旅游,如果喜欢历史,不妨到古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来看一看。虽已改建,但校门、宿舍、食堂、礼堂等保留了原生态的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车停在生态停车场,向东看,校门便赫然闪现于眼前。整个校门极具时代特色,与今天造型各异、宽敞霸气的校门截然不同。它高约4米,宽6米左右,由纯粹的青砖砌成。最上端一个半园形,嵌着一个红五角形。中间为一条形横幅,白底红字,刚劲有力、龙飞凤舞地写着“古城人民公社”六个大字。下端为拱形入口,高约3米,宽2米多。左右两边是一幅红底黄字对联,曰“不忘初心革故鼎新惠桑梓,牢记使命乡村振兴再出发。”左边的长墙上遗留下一条标语,曰“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右边的长墙上依次排列着字画。先是古城公社简介。再是一幅巨型浮雕,上面雕有国旗、五角星、毛泽东题词:为人民服务。紧挨着一幅标语,曰“不忘初心革故鼎新惠桑梓,牢记使命乡村振兴再出发。”最后是几幅小型壁画,画的都是工农兵大搞生产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校园,左边紧挨着两栋青砖瓦房,各两层。第一栋是原古城公社的办公大楼,有几十间办公室,上下各一个会议室。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古城公社分家,分为桑田公社和太源公社。办公楼随后划拨给了古城共大,改成学生宿舍。办公楼和围墙间是一个狭长的院子,院子里种有芭蕉树,且伫立着几棵参天大泡桐树。它们默默生长,默默注视,忠实地记录着时间的脚步、时代的印迹。它们的枝叶稀稀落落,和消失在历史天空里的人民公社一样,意味着即将完成最后的使命。灰色的建筑在树木的掩映下,有些孤寂,有些苍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紧挨宿舍楼的是人民公社食堂。初建时,它是公社职工的宿舍兼食堂。后改建成古城共大的教师宿舍,现已恢复成人民公社食堂样貌。二楼过道外侧,写着“人民公社食堂”六个红色大字。2018年,在食堂的东边,新建了上下两层的大浴室,为方便研学旅行的学生洗漱。食堂与操场之间,被一道古香古色的围墙隔着。围墙上,有三幅工农兵画像,每幅画像上都配有标语,分别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志者事竟成”、“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群的中间是一个大操场,分上下两层,有好几千平方米。中间建有长廊、亭子、宣传栏。东边是一道围墙,连着食堂与教学楼。围墙上,最醒目的是那块宣传栏。中间一幅大型工农兵图画,左右各一块毛主席语录。左曰“我们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右曰“我们的同志在看到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操场北侧,是两栋现代化的教学楼、办公楼。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刷得雪白。教学楼三层,十二个教室。教学楼正面,共大的校训还在,分别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扎根农村志在四方”、“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办公楼有四层,办公室若干间。在办公楼的前方,一口古井悠然地趴在东北角落里。那个年代,没有自来水。它解决了全校师生的用水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延着长廊,踏着方砖路,来到西边大礼堂。其为一层的青砖瓦房,比普通民房高多了。进得里边,它的内部设计最具时代特色。中间为观众席,开会时,容得下两、三百人。南边的主席台有两米多高,要顺着一道仄狭的楼梯登上去。北边是一个大舞台,大约两尺高。礼堂的边端,是当年共大的食堂。食堂外侧,耸立着两棵参天枫树,有好几十米高,一人合抱不过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校园中徘徊,有种闯入了电影《芳华》的感觉。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在青春中充满了昂扬斗志,让每个来访者不由自主地缅怀起当年的峥嵘岁月。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虽然终究被时代淘汰,校园已废弃。但它因记录着老一辈人的奋斗青春,而充满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现在的高校不同,当时来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上学的人,大多为农民。他们在这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入学的第一天并不是拿起书本,而是拿起锄头、斧头等工具。这样的模式,在现在衣食无忧的大学生看来,或许多了许多艰难和辛苦。共大创办的目的是提高农家子弟的文化素质。从共大走出来的学生,后来很多人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有的考入更高一级的农业大学,成为各乡镇的干部或农业技术员。有的入伍,考上军校或当上志愿兵。有的成为村级会计之类的文职人员。有的做了民办教师。毫无疑问,在那个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代里,那些共大毕业生是天之骄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急需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变更,共大的脚步戛然而止。如今学校已不复存在,但它当年宏大的办学规模、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都让人印象深刻。共大从初建到停办,与漫长的历史相比,不过是昙花一现。然而对于那些曾经在这里就读、劳动过的老一辈来说,这里曾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地方,难以忘怀。尽管往事如烟,随风飘散。共大,依旧是无数人心中怦然心动的珍贵印记。</p> <p class="ql-block">感谢黄行福老师提供文史资料,感谢禄生书记提供摄影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