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死刑之去留(醉吟叟)【原创】

醉吟叟

<p class="ql-block">纵观世界,刑罚一直都是维护国家治理与社会安稳的重要手段。犯了罪而受罚,也是天经地义。如果没刑罚,社会就要大乱,人吃人也能成为合理现象。因此,历朝都有自己的法制,来维护社会稳定与民众安全。死刑,是对犯罪者最严厉的处罚,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进而告诫民众约束自身行为,使社会安全运转。</p><p class="ql-block">那么,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是否该废除死刑?我认为应当区别看待。</p><p class="ql-block">对如下情况,必须采取死刑:</p><p class="ql-block">1.颠覆及分裂国家者;</p><p class="ql-block">2.充当敌方间谍,泄露重大国家机密者;</p><p class="ql-block">3.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用各种手段危害百姓并造成严重损失,对社会风气产生极恶影响者;</p><p class="ql-block">4.为一己之怨,疯狂报复社会,对他人生命及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者;</p><p class="ql-block">5.用残忍手段对平民或无力反抗者进行杀戮或严重伤害者;</p><p class="ql-block">6.协同凶徒进行严重犯罪或长期配合凶徒进行犯罪且产生极大危害者。</p><p class="ql-block">对如下情况,不应采取死刑:</p><p class="ql-block">1.在紧急情况下为保全国家或民族利益而致罪犯死亡者;</p><p class="ql-block">2.因自然或外界不可抗力致人死亡者;</p><p class="ql-block">3.被极度攻击时正当防卫而致对方死亡者;</p><p class="ql-block">4.在亲属或他人被无故杀害或将被无故杀害的情况下为施救而致凶徒死亡者;</p><p class="ql-block">5.被完全蒙骗或生命受重度危胁的状况下为脱险而误伤或致人死亡者;</p><p class="ql-block">6.在丧失自控力时危害他人生命或财产并造成严重后果者。</p><p class="ql-block">从古到今,刑罚对维护国家安全及社会秩序都是不可缺少的。做为个体的人都应受法律保护,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但法律是人制订的,刑罚是人实施的,既然产生于人,就难免会有局限。对于刑罚,尤其是死刑,个人观点是应该保留,但死刑必须慎之又慎,既使身犯重罪者,也不能无区别地判个“斩立决”,在定刑前要对犯罪性质反复考量,然后再下结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