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纪晓荣</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9年4月,我们在铁道兵四师北京市房山女兵训练队训练结束,开始分配。我们共有28名女兵被分配到铁道兵二师,当时铁二师在越南执行援越抗美任务,我们很兴奋,要上前线啦,真是激动不已。铁道兵二师军务科孙副科长和医院内科女军医孟医生专门来北京接我们。我们踏上了南去的列车,奔赴祖国南疆边陲—凭祥。火车在祖国的原野上奔驰,整整三天三夜,骨头架子都要摇散了,大家仍然兴高采烈,士气高涨。到了凭祥,我们住在凭祥军分区招待所,南国风光,景色秀丽,我们这些北方来的孩子看什么都新鲜好奇,脑子里充满了无限的遐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友谊关,上了城楼,参观了友谊关陈列馆,陈列馆里古香古色,清朝时期的桌椅,墙上挂着友谊关的历史介绍,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记述了友谊关的古往今来。参观完毕,我们在友谊关前拍摄了集体合影及个人单照,留作纪念。并且在友谊关前,由孙副科长带领我们列队向祖国和人民庄严宣誓:我志愿参加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坚决打击美帝国主义,严格遵守八项守则,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争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我们脱下军装,摘下刚佩戴一个月的红色帽徽,领章,换上援越抗美部队统一制服,真是依依不舍。终于,我们乘敞蓬大卡车出关踏上了越南国土。越南,这个美丽的国家,饱受战乱之苦,抗法战争、抗美战争,到处都是战争的痕迹,废墟、焦土,满目疮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过一座石山,孙副科长向我们指着那山,我们终于看见了施工战士们正在悬崖陡壁上施工作业,衣服很接近石壁的颜色,几乎看不出来。我们激动极啦,大声呼喊着,亲人们啊!你们辛苦啦!在异国他乡,看见祖国同胞,那是什么样的情感啊!汽车拐进了一个沟口,一片深山老林,沿着崎岖的小路前行,两边是茂密的森林,终于到了师部军务科,孙副科长宣布了分配名单,我们十个女兵被分配到师直属通信连,其他的有分配在医院的、司令部的、政治部的,师通信科的参谋把我们领到师部附近的六号洞—通信科驻地安顿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信科驻地统称六号洞。沿着石阶梯,在半山腰上,连队特地为我们师里连里第一批女兵新盖了茅草屋,用粗壮的竹子打桩,用席子围成四面墙壁,屋顶用茅草铺设,在越南我们就是住这样标准的茅草屋。房子旁左边是一个小山洞,有敌情时,警报拉响,我们就可以在小山洞里防空。从女兵宿舍出来往右走10米并排着两个洞口。左边的洞是总机、载波机房,右边是通信科的山洞,旁边绕过一棵大树拾梯而上还有一个很大的山洞,是训练报务员的大教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走进机房,水泥铺就的地面,很光滑,石洞的左边搭着木头台子,台子上摆着总机和载波机,虽然简陋,但整洁有序,上木头台子要换拖鞋,机房还是比较宽敞,冬暖夏凉。右边的洞,一进洞是一间面积不大的房间,简易的木桌、木凳,是训练室兼会议室,石壁上挂着一个小黑板。穿过这个山洞,进去,里面又是一个很黑暗的长形洞体,左边有一个向上走的石阶,沿途挂着灯泡,拾阶而上,约50米的样子,豁然开朗,是一个偌大的山洞,足有200多平方米,宽敞、高大,是通信科办公兼住宿的山洞,山洞的尽头是一个和山洞同等长度的大洞口,显得很亮堂。洞口有茂密的大树,下面是悬崖,洞外一片开阔地,不远处又是座座青山,郁郁葱葱,风景很美。过了几个月,通信科搬到师司令部,通信连搬到6号洞,我们从通信科通信站回归连队,开始了正式的连队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连队对我们女兵进行专门系统的培训。首先对我们进行通信兵教育,讲通信兵在部队、在战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信兵是部队首长的耳目、军队的神经,是千里眼、顺风耳。给我们讲述在战争年代,因为通信兵及时、准确、迅速地传达了部队首长的命令,赢得了战机,有力地消灭了敌人,前辈的英雄事迹教育了我们,鼓舞我们:当通信兵光荣。要争取当一名合格、过硬的通信兵。当好通信兵,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坚定、技术精通,勇敢顽强、分秒必争,最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连队组织我们学习通信专业知识,我们认真、刻苦地学习,很快就掌握了通信基本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入越以后,连队时常对我们进行应对战时的教育。首先,让我们了解部队在战时如何抢修铁路,通信连如何在战时保证通信线路畅通无阻,给我们讲述铁道兵部队的战斗英雄事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连65年湖北藉战士蒋传录,1965年2月入伍,刚入伍就到了越南前线,在通信连架线排任战士,1965年10月5日,美帝国主义的飞机疯狂轰炸师部,师政治部通信线路被炸断,通信中断,情况十万火急,这时,架线班长李荣辉立即带领战士前去抢修,蒋传录坚决要求执行任务,他冒着敌机的轰炸,飞速奔向故障点,就在电线杆上接电线的时刻,万恶的敌机又来狂炸,投下炸弹,蒋传录当场壮烈牺牲,年仅18周岁。我们英雄的铁道兵,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英勇奋战,抢修铁路,修了炸,炸了修,修筑了一条条打不滥、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通信连的通信兵们,在战时,无线电台、总机、载波、修理所、架线排的同志们时刻坚守岗位,以过硬的本领,接好一个个传令电话,修好机器、抢修线路,在战时有力地保证了部队首长的指挥。老兵们给我们讲了许许多多战时在敌机轰炸下,通信工作出现的情况、问题,他们是如何在敌机的轰炸下,以娴熟的技术,英勇果断地处理故障,保证通信畅通,使我们深受感动,决心要好好学习业务,掌握通信技术。在连队严格训练的要求下,我们学好通信基本知识,学习守机、值机,熟悉通信线路,我们学习爬电线杆,学习在电线杆上测试通信线路,监测线路是否畅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与此同时,开展野外战时通信保障训练。我们在野外丛林中练习开设总机、载波机。在炎热的夏天,烈日当头,我们身背机器、线拐、军用干电池及一些通信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地点,或丛林中,或开阔地、或山边上,迅速开通机器,保证线路畅通,保证部队通信联络。越南的丛林,烈日炎炎,树木茂密,荆棘丛生,在丛林中架设通信线路,不是划破了腿,就是划破了胳膊,有时还会遇到蛇,如果碰上不知名的毒草,那就更惨啦!浑身奇痒无比。我们就是这样克服重重困难,顽强练兵,终于完成了一次次训练任务。保证了锻炼战时开展通信联络的技术、本领,我们不愧是军队的千里眼顺风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营的路上,我们唱起了我们援越抗美战士最喜欢的一首歌《毛主席派我们到这儿来》,歌中唱道:“毛主席派我们到这儿来,战火丛中扎营寨,革命哪怕千重险,英雄的战歌唱起来,英雄的战歌唱起来!劈山岳,跨江海,战风暴,扫障碍,为了消灭万恶的美国狗强盗,哪怕赴汤蹈火海,修起铁路通向千里外,让胜利的列车开过来。我们是毛主席的铁道兵,永远为革命把路开,永远为革命把路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接下来,就是进机房由老兵带领我们实际操作,守机接听电话、接转电话。老兵认真地传、帮、带,每项工作的标准程序,测试线路、监听线路,测试线路故障,通知维修部队检修线路,逐渐地,我们终于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单独值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当我们在山洞里值班,就如我们身在战场,接转好每一个电话,监测每一条线路,都极其认真、负责,要保证支队首脑机关的战斗指挥,要保证每条线路畅通无阻,做到:保密、迅速、准确、不间断,丝毫不可怠慢、松懈,我们临阵以待。我们就是这样,值好每一个班,接好每一个电话,处理好每一条线路故障。我们女兵们就在这个简陋的山洞机房里战斗了一年有余,日以继夜,有效有力地保证了通信联络畅通无阻,圆满地完成了部队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入越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分在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直属通信连的女兵最小的14岁,最大的20岁,分别是1969年、1970年入伍,我们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支援越南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伟大战争,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她们是:纪晓荣、齐新芳、周航、殷春娟、焦玉华、杨春华、李桂芬、韩振玲、代佳宁、陈蓓、何晓平、丰枫、胡建平、沈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1年过去了,回忆援越抗美战场上的战斗情景,我们感慨万分!我们怀念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个年代,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战斗的年代、一个纯真质朴的年代,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和岁月。在那个年代里,我们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战士,在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里,在革命大熔炉里健康茁壮成长。毛泽东思想的哺育,坚定了我们正确的政治方向,连队的战斗生活,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锻炼了我们的体魄,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成長为有那么一种特殊风格、特殊风度、特殊精神、特殊秉性的革命軍人。这种精神,这种秉性就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勇往直前,无坚不摧。为我们今后成長进步成功的道路上奠定了丰厚坚实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兵战友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相继离开连队、部队,各奔东西。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各条战线上,重新创业,努力工作,顽强拼搏。其中的艰辛,个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我们努力了,奋斗了,为党为国家奉献了我们所有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为老部队增光添彩,我们援越抗美的女兵个个都是好样的!是最棒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1969年女兵在友谊关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纪晓荣在友谊关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特务连女兵在越南电线杆上试线</p> <p class="ql-block">通信连女兵野外训练合影</p> <p class="ql-block">纪晓荣在越南营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女兵在越南连队简易篮球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通信连女兵在越南练习驾驶摩托车</p> <p class="ql-block">友谊关</p> <p class="ql-block">一支队女兵与越北军区女兵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支队代表团赴越北军区全体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越北军区领导和一支队代表团同志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通信连女兵周航着越南妇女装束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纪晓荣,女,194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69年1月入伍,同年4月入越参战,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直属通信连战士,铁道兵二师特务连班长、排长。铁道兵十二师司令部军务科保密员,北京市城建集团总公司经理办档案室,城建一公司经理办副主任兼档案室主任,副研究馆员,2003年退休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