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曹鹏介绍交响乐

黄山黄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曹鹏99岁生日音乐会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日前,沪上多家媒体均报道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上海青少年交响乐团和天使知音沙龙,共同为指挥家曹鹏99岁生日举办名为“大爱交响2023”专场音乐会的消息,许多自媒体也上传了那场音乐会以及之前彩排的视频。闻此,不由想起十一年前,听曹鹏介绍交响乐的往事,以及当时写下的随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些年的曹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听曹鹏介绍交响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几个月前,单位有关人员询问我是否愿意参加双休日专题讲座?浏览双休日讲座的安排表后,随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曹鹏关于交响乐的讲座。之所以选择那个讲座,一是冲着曹鹏,二是冲着那个讲座将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三是想对交响乐扫扫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曹鹏,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著名指挥家。四十多年前就知道他,那时他便已是活跃在交响乐舞台上的著名指挥。我虽从未到剧院聆听过他所指挥的交响乐,但一直欣赏并关注着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我一位表姑的战友。从曹鹏的简历中得知,他于1945年参加新四军,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后任部队文工团指挥。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表姑与他在一个文工团,且还是他们的头头。那时在那个文工团的还有在电影《南征北战》中饰演小胖子战士的铁牛(后曾担任上海电影演员剧团团长),有在电影《渡江侦察记》中饰演女游击队长的李玲君,当然还有后来成为曹鹏夫人的夏惠玲。表姑和那些战友关系很好,到上海后总会去拜会他们。故而,曹鹏似乎也成了我的“熟人”。</b></p> <p class="ql-block"><b>  上海大剧院是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基地和市民喜爱的艺术殿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海大剧院,应该是当今沪上一座非常高雅的艺术殿堂。似乎感到有些惭愧的是,好歹也算是在大剧院所在地政府部门工作的我,竟然还从未进入过它的领地。自然,能够利用双休日讲座的机会,进去领略一下其风姿,不算是梦寐以求,至少也是“蓄谋已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交响乐,应该是并不陌生的。无论是文革时期,还是以后和如今,我们都能从许多媒介中知道和欣赏。对交响乐,虽然本人也是非常喜爱,闲暇时也愿意静下心来,从电视或广播中欣赏一番。但是,说实在的,对其纯粹是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严格意义上说,绝对是个“交响乐盲”。尼采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而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音乐,是音乐中神圣的殿堂,而且它具有博大的、高远的、深厚的精神境界。”显然,我是无法很好体会尼采的认知的。因此,能够逮着这么一个机会,直接聆听音乐大师曹鹏讲解交响乐,对我来说肯定是件非常乐意的事情。</b></p> <p class="ql-block"><b>  曹鹏为交响乐的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次意见征询后,一晃过了好几个月。说实在的,自己也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那天,管那事的一位同事,给我拿来了周六的讲座票,并说是由于“粥少僧多”的原因,本部门只拿到了二分之一的票。并告知拿了票,一定得参加。看来,好的讲座实在是非常吸引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周六(12月1日)的下午,尽管天空时不时地飘着细雨,气温也十分低,但丝毫没能挡住我前往上海大剧院的那份热情。午饭过后,便早早地骑上车,顶着寒风,冒着雨水,兴冲冲地赶往心仪已久的大剧院。换票后,拿到的一张票为正厅8排22座。嚯!这座位还真不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剧场,时间尚早,便乘机细细浏览发给我们的节目单。从首页印有曹鹏头像的节目单的介绍中,看到了有关曹鹏的简介。中国顶级指挥家,曾任上海和北京的电影乐团指挥,1955年赴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曾多次举行交响音乐会,并在海外首次举办“中国作品音乐会”。作为指挥大师的他,还是扶持和培养年轻音乐人的热心导师,他还担任了一些学生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他得奖无数,在音乐界早已享誉全球,但他却一直钟情于开展交响乐普及教育活动。他发起并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音乐中心,他还创办了大陆第一家非职业乐团一一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开创了以音乐为社会公益、慈善服务的平台。</b></p> <p class="ql-block"><b>  曹鹏是用交响乐帮助自闭症孩子的先行者</b></p> <p class="ql-block"><b>  大女儿曹小夏用音乐帮助星星的孩子</b></p> <p class="ql-block"><b>  小女儿夏小曹是城市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曹鹏夫妇与两个女儿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等待了好长时间(通知说是两点,实际正式开演是两点半),绽放的灯光将整个舞台照得通亮。只见早已端坐在舞台上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整个乐队的乐手,显得气势不凡。随着有关领导的一段开场白之后,终于见到景仰已久、年已87岁高龄的曹鹏,健步走上舞台,全场顿时响起久久的热烈掌声。从那掌声中,我分明感受到了观众们对曹鹏的热爱、敬仰和感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曹鹏的介绍中得知,担任此次讲座演奏任务的是上海城市交响乐团。这个乐团是世界非职业交响乐团联盟组织成员之一,如今也是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乐团由居住在上海、具有相当演奏水平的中外音乐爱好者组成,乐团成员跨越了年龄、国籍和职业,是以传播爱心为理念,让音乐成为年轻人心中时尚、为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实现梦想的一个音乐乐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曹鹏身体力行积极推广普及交响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曹鹏首先扼要地介绍了什么是交响乐,交响乐队的组成以及其表现形式等。尔后,他简要介绍了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海顿、神童莫扎特及乐圣贝多芬。随后,伴着斯美塔那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序曲》的音乐声起,讲座开始切入正题。在曹鹏风趣地向大家介绍那首曲子的剧情后,有着极高演奏水平的城市交响乐团,在曹老的指挥下,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向观众奉献了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整场演出、或者说是讲座,显然与一般的演出不同。时而气势磅礴地展开,时而戛然而止。曹鹏会随着曲目演奏穿插讲解内容,逐段向大家讲述什么是协奏,什么是变奏;什么是交响乐的引子、主题、展开和再现等概念;他还会就曲子的内容,不时地拉出乐手,细心地向大家介绍乐团不同声部的乐器及其作用,甚至是退休演员、外籍企业老总等乐手的不同身份。纵观整台音乐会,在曹鹏诙谐幽默讲解的引领下,在乐队精湛的表演下,自始至终处于欢快轻松的气氛之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星星孩子的交响乐也是有模有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尤为可贵的是,通过此次讲座,我知道了什么是音乐传播爱心。原来,上海城市交响乐团除了致力于提高成员的音乐造诣外,更十分注重培育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他们开设的“天使知音沙龙”,是乐团关爱自闭症儿童的一项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一项非常艰难的活动,为了使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能够尽可能地摆脱这种疾病的困扰,这个乐团的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用音乐启智并打开他们封闭心扉的尝试,经过那些志愿者不辞辛劳的悉心辅导,那些孩子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不少孩子都已能像模像样地弹奏木琴。</b></p> <p class="ql-block"><b>  星星的孩子在音乐中得到了快乐和改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天的讲座,曹鹏把来自“星星之家”的自闭症儿童请到了舞台,让他们为大家表演木琴演奏《小星星》。尽管有几个孩子还是无法自持,但大多数的孩子还是表演得非常成功。听得曹鹏介绍的志愿者的种种付出,看得孩子们开始进入音乐殿堂的良好表现,不由使人非常感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社会并未遗忘那些孩子,看到了志愿者的真挚,看到了人间的真情。但也看到了还未从自闭状态中走出的孩子的那份社会沉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限于时间,那天的演出只能选取部分节目,但还是让我们很好欣赏了十一首著名的中外曲目。其中,既有世界名曲,又有民族交响乐,无论是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乐《惊愕》第二乐章,还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大象》、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一一新世界》第一乐章,或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选段《楼台会》、京胡独奏《夜深沉》等,都让观众很好了解了交响乐和世界名曲,很好感受了音乐会的气氛。</b></p> <p class="ql-block"><b>  大剧院中听曹鹏介绍交响乐成了心中的美好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六年前一朋友观看音乐会时所摄曹鹏夫妇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整场音乐会高潮迭起,最令人难忘的是行将结束时前的情景。乐团为观众加演了《龙舌兰》,其爵士风的曲调与乐手们的热力表演,以及演员和现场观众一齐高呼的“Takila”(龙舌兰)将本次演出再次推向高潮。尔后,意犹未尽的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去。此时,谢幕过后的整个乐队乐手,再次坐到了位置上,原本他们只是准备拍照留影。却不料,观众们以为他们还要加演节目,于是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不得不又加演了保罗·林克的《柏林的空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整场演出最受关注的曹鹏,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据他所说再过几天就是他88岁的生日。但精神矍铄的他,在整场演出中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的老态和疲态,自始至终精神昂扬地指挥着他的那支乐队。据曹鹏自己所说,他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的崇拜者。二十年前,他曾指挥过纪念海顿诞辰260周年的音乐会。不久前又指挥过纪念海顿诞辰280周年的音乐会。他希望在他98岁时,还能指挥海顿290周年的音乐会,并打破美籍波兰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生涯95岁的记录。闻言,全场听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大家热切期望曹鹏老一定能够顺利如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终于结束。走出剧院,外面的天气显得格外阴冷,但我的心里依然是热乎乎的,那是因为我还未从那美妙的意境中走出。回过神来细想,只觉得,当我坐在剧院静心观看和聆听表演时,会有一种体会和感悟油然而生。那就是,欣赏交响乐不仅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提升人的文化品位,而且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并使人的精神得以升华。这大概就如曹鹏所说的那样,是文化的魅力和作用。我想,倘若有更多的人走进这样的场所,能感受这样的氛围,能受到艺术的感染或熏陶,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变得美好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012年12月3日</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