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9年,一场越南挑衅引发了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国为了捍卫安全利益,毅然展开了这场自卫反击。这场战役发生在2月17日至3月16日,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九个军迅速而有力地完成了任务。本文将深入介绍其中的军队指挥官,特别是七位军长,他们各自的出生背景、经历以及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的结局。</p> <p class="ql-block"> 11军军长陈家贵,1919年生于陕西汉中,1934年加入红军,1938年正式加入党,曾在解放战争中担任团长。</p><p class="ql-block"> 其战后结局于2016年在昆明总医院去世,享年98岁。</p> <p class="ql-block"> 陈家贵,陕西汉中人。1919年出生在陕西汉中,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连长、晋冀鲁豫军区营长、中原野战军副团长、第二野战军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淮海、渡江、广西等战役。1953年后,任副师长。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p><p class="ql-block"> 1949年后,历任13军39师副师长、37师师长、云南省军区副参谋长、11军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是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 13军军长阎守庆,1920年生于山西平遥,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解放战争中逐步晋升。其于2015年去世,享年76岁。</p> <p class="ql-block"> 闫守庆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升为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太岳地区反“扫荡”和苏堡、青浮等战斗。解放战争期间,历任营政治教导员、副团长等职,参加了上党、吕梁、晋南、淮海等战役,并在淮海战役中被评为二级战斗英雄。后又参加了渡江、粤桂边、滇桂黔、滇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师参谋长、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军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 14军军长张景华,1923年生于山东汶上,1938年加入八路军,历任多个职务,包括战士、政委、团长等。其在2015年以93岁高龄离世。</p> <p class="ql-block"> 张景华(1923年11月—2015年10月13日),山东汶上人,开国将领。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东河、梁山北徐庄、张铁镇、坎上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徐州古城、淮海、睢杞、渡江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团长、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副军长、军长,昆明军区后勤部部长、军区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p> <p class="ql-block"> 41军军长张序登,1925年生于山东荣成,抗日、解放战争后于1955年获得上校军衔,对越反击后军衔未变,于2007年去世,享年82岁。</p> <p class="ql-block"> 张序登(1925年7月~2007年7月4日),男,汉族,山东荣成人,1940年投身革命,1942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将军衔。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广州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专职书记。</p> <p class="ql-block"> 42军军长魏化杰,1922年生于河北献县,经历了抗日、解放、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等战争,其在2013年在广州去世,享年91岁。</p> <p class="ql-block"> 魏化杰(1922.11~2013.06.25),男,河北省献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二集团军原军长、广东省军区沙河干休所正军职离休干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 43军军长褚传禹,1919年生于山东淄博,抗日、解放、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中取得辉煌战绩。其在1999年去世,享年80岁。</p> <p class="ql-block"> 褚传禹( 1919~1998),1938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十二中队,1943—1945年在太河、冶源战斗中被军区命名为战斗英雄。</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广西战役和海南岛战役。立大功一次。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73年1月,任四十三军军长。1979年,率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81年6月,调任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湖北省委常委。1983年,当选为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50军军长张志礼,1921年生于江苏启东,抗日、解放战争后对越反击后军衔未变,于2010年在成都去世,享年89岁。</p> <p class="ql-block"> 张志礼,(1921-2010),1921年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县(今启东市)启东区南清河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10月参加新四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参加了如皋、杨槽乡、高码头、石港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苏中军区四分区特务二团三连连长,华东野战军四纵十师二十九团侦察参谋、一营副营长、营长等职,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上海、杭州、舟山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六十七师二○○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团长。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148师副师长、代理师长、师长、五十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54军军长韩怀智,1922年生于河北平山,经历了抗日、解放、抗美援朝,对越反击后晋升为中将。其在2003年因病去世,享年81岁。</p> <p class="ql-block"> 韩怀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129师测绘员、班长、参谋、连长、副科长。</p><p class="ql-block"> 1941年在延安军事学院学习,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参谋,参加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团参谋长、支队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副团长,第4野战军副团长。</p><p class="ql-block"> 1950年4月任45军135师405团团长,军文化速成学校校长;1952年任志愿军第12兵团54军副师长,1953年1月任54军130师副师长;1954年4月任135师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1955年11月任135师师长,1957年6月任54军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1962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64年11月任54军副军长;1969年6月任54军军长,1980年5月任总参谋长助理兼总参军训部部长;1982年8月任总参谋长助理,1985年5月任副总参谋长;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阿根廷”友好小组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军学位领导小组组长、《当代中国》丛书军事工作卷和民兵卷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会长。第6、7、8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10、11、13、14大代表。</p><p class="ql-block">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 55军军长朱月华,1922年生于江苏赣榆,抗日、解放、抗美援朝,对越反击后军衔未变,于2008年在广州去世,享年87岁。</p> <p class="ql-block"> 朱月华(1922—2008)1922年2月7日生于江苏省赣榆县欢墩镇朱孟村一个农民家庭。1940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第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第二大队第二营机枪连当战士,11月,东进支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12月越陇海路南下华中。</p><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新四军重建军部后,教导第五旅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7月,进旅轮训队学习。年底结业后,任新四军独立旅第五连排长。参加淮海地区反“扫荡”战斗和程道口战役。1942年12月随独立旅北调山东,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学习。1943年9月结业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区队长,滨海军区第二十三团副连长、参谋处队列参谋、连长。参加在赣榆县拔除日伪军据点的反攻作战和收复日照县城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军渡海到达东北。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师连长、副营长、营长,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团参谋长,第三三八团副团长。参加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宜沙战役。在1947年的甲长屯阻击战中脸部负重伤。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团长、师副参谋长、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1953年7月回国后,历任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共第十、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p> <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七位军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一个沉甸甸的历史篇章。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奋斗,用生命书写了国家的荣耀。</p><p class="ql-block"> 这场自卫反击战不仅是对越南侵略行为的有力回击,更是中国军队的崭新篇章。九个军的协同作战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七位军长更是成为了军队的英勇代表。大众纷纷为这场战役点赞,认为这是捍卫国家尊严的一次伟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 七位军长,他们在战场上不畏艰险,用坚定的信仰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铭刻在国家的历史长河中。这场战争不仅是一次胜利,更是中国军队的无上荣耀,七位军长的英勇事迹将在历史中闪耀永恒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