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车马坑是个俗名,全称为“郑王陵博物馆”。这是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让我们看到春秋时期郑国的繁荣和强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郑国车马坑墓区共发现春秋墓葬3000余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其贵族墓葬与车马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春秋文化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郑公礼车</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一号坑展览厅的大门。车马度春秋,“春秋”二字一语双关。</p> <p class="ql-block">绘有古老文化的图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化墙</span></p> <p class="ql-block"> 郑公大墓,从平面看像中国汉字的“中”字,所以把它命名为“中”字型大墓,它的总长是45米,带有南北的斜坡墓道,这是目前我国发掘春秋时期诸侯级别第一座带有双墓道的大墓。</p><p class="ql-block"> 中字大墓墓道中车辆总数45辆,车辆之多在我国已发掘墓葬中为最,是难得一见的春秋车辆奇观。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车辆中发现了象牙龙饰车、青铜饰车、骨雕车、象牙饰车、楼车、漆绘花纹车等珍贵车辆,多属全国首次发现,完全与《周礼.春官.巾车》中所记载“王之五路”相对应。这些车辆是发掘中所发现的最高级别、最为考究的郑国车辆。</p> <p class="ql-block">三号车马坑</p><p class="ql-block"> 于2017年正式发掘,共出土了4辆车和122匹马骨,该坑证实为中字形大墓的陪葬坑,为我们研究我国的礼制、古车发展史、用车制度、古代葬制、车马葬制等重要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史证资料。</p> <p class="ql-block"> 发掘出土的1号车体量巨大,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等设施,装饰奢华,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舆顶部周边装饰着管状铜器、骨器,刷新了“郑韩故城”内出土马车的纪录。</p> <p class="ql-block">三号坑出土马车复原模型</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辆栩栩如生的青铜车马。这辆车马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铸造技术,车厢使用了错金银工艺,马匹则采用了鎏金、镀金和嵌红铜等工艺。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古代交通工具提供了重要资料,更为我们深入了解郑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郑国贵族墓地一号车马坑</p><p class="ql-block"> 坑内葬多种豪华实用车辆22辆和40余匹马,是中国目前发现春秋时期诸侯级别葬车最多的车马坑。它为研究中国的礼制、古车发展史、用车制度、古代葬制、车马葬制等重要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史证资料。</p> <p class="ql-block">郑国贵族墓地出土文物精华展</p><p class="ql-block"> 郑国贵族墓地出土文物精华展,以东周时期郑国在新郑建都394年的历史文化遗迹、遗物作为陈展基础,反映历年来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现的丰硕成果。</p> <p class="ql-block">郑国的守护者-一代名相子产塑像</p><p class="ql-block">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人,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郑国在子产的推动下呈现出中兴局面。</p> <p class="ql-block">子产园</p> <p class="ql-block">三公广场</p> <p class="ql-block">东周文化特色景观墙</p> <p class="ql-block">历史典故《炫高犒师》浮雕</p><p class="ql-block"> 弦高,为春秋时郑国商人。去成周经商半路遇到袭击郑国的秦军,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者,以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暗示秦军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同时又派人回郑国禀告。秦帅孟明视以为郑国已有准备,于是领兵灭掉滑国后返回,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亡国。</p> <p class="ql-block">墓葬车马坑平面展示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