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尽头是荒草

瑞森

<p class="ql-block">冬至日,读宋代梅尧臣的《冬至感怀》,亦颇有“感怀”,聊述心得。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悼亡怀亲的诗,悼念之情,人所共通,生死观念,颇异于众。诗句及其大意如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梅尧臣《冬至感怀》</b></p><p class="ql-block"><b>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b>(含泪思念您慈祥的容颜,岁月流转,物华荣枯,不禁触景生情,悲哀难以平静。慈颜,父母之慈祥面容。)</p><p class="ql-block"><b>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b>(冬至一阳复始,但自古以来人死九泉之下,就没有谁能跟随这新阳而复生。靡,无,靡随,即没有谁能和……一起)</p><p class="ql-block"><b>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b>(人的禀性就同草木不同,人们或许会羡慕那些萌蘖新芽能够死而复生。彼,指人,活着的和死去的人 。勾萌,草木初发的嫩芽,屈形称为“勾”,直形称为“萌”。)</p><p class="ql-block"><b>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b>(其实,人生世间,代代更迭,一辈衰老死去,一辈新生成长。嗣,继承。)</p> <p class="ql-block">诗的前六句是抒悼念之情,一是怀念父(母)亲的慈爱,一是憾恨死不能复生。开头两句中的“想”与“哀”两字是句中之眼,也是前六句之核心,是“直抒胸臆”笔法。下面,重点讲讲中间四句,这四句表达人“死不能复生”的憾恨,写法是对比。</p><p class="ql-block"> 首先,把人死九泉不能回转与天地阴去阳归的“消息”作对比。这里,先卖弄点浅薄,先人从《易经》64卦中选出12卦与12个月相匹配,称为“消息卦”。消息,消亡生息,指12卦的“阴阳消长”。冬至大约在阴历十一月,与“复”卦相应,其卦象“雷在地中”,其卦体上五爻阴,最下爻为阳。在消息卦中,“复”卦在“坤”卦之后,“坤”卦六爻皆阴,而“复”卦最下一爻为阳,意味着阳气的“复”生,这就是诗第四句中“新阳生”的含义。作者这里借冬至在“消息”卦的阳去复归,来对比人死却不能复生,——这也是“冬至感怀”之由来,暗合题意,构思缜密。</p><p class="ql-block"> 其次,将人和草木之“禀命”作对比,花有重开日,人无再生时,面对草木的萌蘖新芽,人们徒生羡慕而已,由此,不免悲从中来。悼念之情到此笃矣,生死之痛到此深矣,这是千载人生之共情同感。</p> <p class="ql-block">  但是,诗若仅此而已,那就“泯然众人矣”,真的“如此而已”,盖不足观。如果仅止于悼亡怀远,元稹的“唯将此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苏轼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陆游的“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哪一首不可以直接碾压《冬至感怀》?</p> <p class="ql-block">  梅尧臣自有他高于旁人之处,他能在更高维度来看人生,更理性看待生死。前六句是铺垫,后面两句才是精神所在,先画龙,后点睛。“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嗣”,继承,人的一生就是生命链条中之一环,就是承前启后,承前之“衰”,启后之“荣”,如此看来,还真是“一衰复一荣”,“复”之意就在其中了。这样,自然布局巧妙反接第四句“靡随新阳生”,诗的旨趣在经历一番山重水复之后,骤然柳暗花明,拓开新境界。人的一生,就其个体来说,有生必有死,有死不复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确实让人感到悲哀,而父母亲人逝去,尤其让人感到心痛。但是,如果从整个生命的链条来看,个体的生死,就是一场新陈代谢,一段推陈出新,个体生命止步,但基因传递不息,“嗣”在其中矣,血脉不断,人生代代无穷已。由此一转念,在怀念亡者之“衰”时,亦展望生者之“荣”,就能化悲痛为力量,在悲哀中看见希望,遂将更加奋然而前行。</p> <p class="ql-block">  死生亦大矣!真是千古之叹,有人 因为最终“向死而生”而惊恐悲痛,为亲人“逝者如斯”而深陷哀伤;但也有人能在更高维度来看待生死,从中跳脱出来,达生知命,泰然处之,吾爱吾生,亦不避吾死。“劳我以生”“息我以死”,庄子认为,死亡就是休息,所以他妻死之日鼓盆而歌。生命是一场轮回,这是佛家的生死观,所以死亡叫涅槃,叫新生,死并未真死,只是生命不同形态的切换,死亡是另一种生存方式。所以,苏轼《赤壁赋》中的这段话就不难理解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所谓“变者一瞬”,就是讲人的现世一生,所谓“不变无尽”,说的就是生命不同形态的切换,就是生命的轮回,无限轮回即是永生,岂非“无尽也”!</p> <p class="ql-block">恋生厌死,人之常情,所以,厚养重祭,慎终追远。生则气聚,死则气散,生死齐一,顺其自然,所以,达观知命,视死如归。生如寄寓,死如蝉蜕,前世之修,后世之福,所以,人生如逆旅,且行且珍惜。</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诗云:“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山阿有形,留与后人指点,草没风化,化作一缕轻烟,消散在远方。“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时间,是一贴好药,人死之后,亲人的“余悲”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淡远,或藏入怀念,或归于遗忘,至于他人,挽歌渐成笑谈,挥手不言再见。笑渐不闻声渐悄,怪谁无情?有谁烦恼?天涯尽处是荒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