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积极心理学 T13 依恋、爱和丰盛的关系 P290-295

风无形

接P287(上一篇) <h1><b>利用积极事件</b></h1> <b>20世纪,研究者们较多关注消极的或厌恶性过程,例如解决冲突和功能不良的交流。</b><div>关系研究基于的假设是,这些过程是关系成功与否的主要决定因素。</div> <b>厌恶性过程:是对消极的关系行为的消除;</b><div><b>欲求性过程:是对积极的关系行为的促进。</b></div><div>这两个过程是独立的,且为研究成功的亲密关系提供了新视角。</div> <b><font color="#ed2308">“当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你做了什么?”</font></b><div><br><div><b>利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或者向他人讲述积极事件,</b></div><div>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益处(增强了积极情感和幸福感)——可归因于重温积极经历的过程,当伴侣热情地对好消息做出反应时(主动的/建设性的);</div></div><div>也给人际交往带来益处(关系的满意度和亲密感)。</div><div><br></div><div>人际关系的增进情况要视伴侣对爱人的好消息的反应情况而定,如下表所示:</div> 利用<b>积极事件的目的性积极关系行为对个体的内在益处是很直接的。</b><div><b>它仅仅需要你告诉你所信任的朋友和家人,</b>发生在你日常生活中的“好事情”。</div><div>如果有人指出积极事件的负面来扫你的兴,那么最好不要把好消息告诉他们。</div><div><br></div><div>对别人的好消息做出主动的、建设性的反应(表现出热情、询问关于事件的有意义的问题),是可以练习的。</div><div>你越是示范利用好消息的行为,你的伴侣、朋友和家人就越可能回报你,他们自己也学会了利用好消息。</div> <b>人际联结的神经生物学基础</b> 基于依恋理论的假设,神经心理分析家肖尔认为,<b>社会环境影响儿童脑结构的发育。</b> <b>受儿童和照料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这种脑——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表明,</b>成长的良性循环可以解释婴儿依恋如何产生成人的健康情绪。<div>当儿童和照料者之间有一种安全的依恋时,<b>对他人的同理心能力以及调节个体内和人际间压力的能力都会得到增强。</b></div><div>有了娴熟的的自我调节技能,儿童就能发展并维持健康的友谊,<b>并最终发展和维持健康的成人关系</b>。</div><div>如下图:</div> <b>关于丰盛关系的更多内容</b> 依恋、爱和丰盛的关系是所有人都期望的,但只有一部分人拥有。<div><b>婴儿期的安全依恋</b>,是基础,只有形成了<b>安全的成人依恋</b>,才能满足对长久的浪漫爱情的需要,通过实施<b>目的性积极关系行为</b>带来的益处,伴侣成功地把爱情升级为<b>丰盛的关系——伴侣双方的协同努力从而持续变得更好的一种关系。</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