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美篇『莫高轶事 | 话说我的父母亲』好友留言汇集📱📲📝

常 嘉皋

<p class="ql-block">刊头图片取自「鲁豫有约--李承仙」视频</p><p class="ql-block">​  冬至已来到,白天将变长。祝朋友快乐道路会延长,爱情甜蜜幸福长,健康护身寿命长,情深似海意更长,友谊地久天长, 但愿我的这集《美篇》能给好友和广大读者平淡的生活增添辉煌🌹🌹🌹🤝🤝🤝</p> <p class="ql-block">感谢《当代敦煌》微刊网站独家刊登文章</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剪辑的4分26秒的「鲁豫有约--李承仙」的珍贵视频</p> <p class="ql-block">感谢《当代敦煌》主编 杜永卫先生转发到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感谢《当代敦煌》本文编辑张慧绮老师转发到朋友圈并留言</p> <p class="ql-block">我的(北京手机)在朋友圈链接《当代敦煌》微刊网站刊登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我的(日本手机)在朋友圈链接《当代敦煌》微刊网站刊登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文化馆原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張淳先生转发到朋友圈并留言:永卫与慧绮辛苦了!嘉皋:我已经收藏并转发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文章最后感谢的留言以及读者看后的留言</p> <p class="ql-block">感谢敦煌IP授权中心贺文龙主任将此篇文章链接到微博,这是我在《百度》检索到的</p> <p class="ql-block">《360个人图书馆》网站10月27日在"头条" 刊登了我写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感谢敦煌IP授权中心贺文龙主任将此篇文章链接到微博,这是我在《QQ浏览器》检索到的</p> <p class="ql-block">我将【CCTV4️⃣中文国际 『敦煌守护人常书鸿』「坚守」】03分04秒的视频制作成笔记形式 ,用我的(北京手机)发到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我将【CCTV4️⃣中文国际 『敦煌守护人常书鸿』「坚守」】03分04秒的视频制作成笔记形式 ,用我的(日本手机)发到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摘自:CCTV4️⃣中文国际 『敦煌守护人常书鸿』「坚守」03分04秒视频中有我母亲的亲身讲述镜头。</p> <p class="ql-block">  微信好友 张锦燕留言:嘉皋;今天是你慈母诞辰99周年的日子。深切缅怀为保护、研究敦煌艺术奉献一生的“敦煌守护神”和“敦煌痴人”。 🙏🙏🙏  </p><p class="ql-block"> 婚姻中的夫妻,有的夫妻能同甘不能共苦,有的夫妻能同苦不能共甘,有的夫妻既同苦又共甘。你的父母是志同道合、同甘共苦的灵魂伴侣。  </p><p class="ql-block"> 感谢国家记忆栏目记录了“敦煌守护神”“敦煌痴人”的家国情怀及追求理想、热爱艺术事业的坚强意志。经过老一辈敦煌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成就了现在敦煌莫高窟艺术的辉煌。让敦煌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敦煌研究院老专家 孙儒僩留言:李承仙从1947年到敦煌,长期从事敦煌壁壁画的临摹工作成绩卓著,文革中又受到不应有的打击!后来离开敦煌文物研究所。我们曾相约2004年研究院建院六十周年见面,结果没有实现🙏🏼🙏🏼🙏🏼   </p><p class="ql-block">  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现任名誉主席 李宝堂先生留言:读了常嘉皋纪念父亲母亲常书鸿李承仙的文章,情深意切,甚为感动。 </p><p class="ql-block"> 早在1962年,常书鸿先生担任院长的兰州艺术学院,并入西北师范大学。常书鸿既是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还是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前辈和导师。 </p><p class="ql-block"> 还是在1962年,常书鸿先生当选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p><p class="ql-block"> 十年后的1972年,我在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时,随甘肃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席兆宾先生,在兰州拜访了常书鸿夫妇。常书鸿和李承仙先生非常热情,关心地询问我的学业,勉励我学习油画艺术,给我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p><p class="ql-block"> 2010年,近四十年后,我当选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我认为常书鸿先生不仅是敦煌莫高窟的“守护神”,还是甘肃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是甘肃省美术家永远的骄傲和旗帜。 </p><p class="ql-block"> 2013年,甘肃省委宣传部提出打造“敦煌画派”。早在1980年4月,常书鸿先生在会见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时就说:“我期待不久的将来,新型中国画会诞生。那或许昰敦煌画派的复活。到那时,我四十余年来一直期待敦煌画派产生的梦想便成为现实,我就心满意足了。” </p><p class="ql-block">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我们看到常书鸿先生播下的艺术种子正在勃发成长,常书鸿先生的先见之明,正引导我们朝圣敦煌,传承和弘扬敦煌艺术,追寻新时代的敦煌之梦……  </p><p class="ql-block"> 往事并不如烟。永远怀念敬爱的常书鸿、李承仙先生!🌹🌹🌹🙏🏼🙏🏼🙏🏼 </p><p class="ql-block">  现任甘肃省歌剧院一级舞美设计、甘肃省舞台美术学会张建民名誉会长留言:刚读了常嘉皋又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话说我的父母亲》心情极其沉痛! </p><p class="ql-block"> 1973年~1981年这八年时间,是我与常老夫妇接触最频繁的岁月!我记忆中的李承仙老师,首先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首先就要说起她1946年6月四川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系毕业后,能有魄力与勇气到遥远荒凉的甘肃河西走廊,参加从事敦煌研究与保护工作这一条就能让所有的艺术家不得不惊讶! 她到敦煌不是好奇的观摩体验,而是把青春和一生都奉献给敦煌艺术的保护与研究!1947年的敦煌那是生存条件无比艰难的时代,饮水首先就是一个大问题,住宿与食品极端困苦与艰难,住宿更是可怕的简陋,一位来自舒适的江南年仅23岁的少女,能把一生献给敦煌莫高窟,还有哪一位女性能有此精神?我是1973年认识李承仙老师,当时的她和家人还住在兰州一只船,甘肃省文联家属院(原“张治中将军公馆”)的一楼 ,二楼住着著名版画家晓岗和肖弟!李承仙老师与常书鸿先生刚从敦煌牛棚回到兰州的家,我和常嘉煌同龄,嘉煌当时在农民巷附近的“小工厂”工作,我在歌剧团工作,由于都喜欢画画,所以常联系往来,常嘉皋还在白银区的一个工厂上班,常嘉蓉姐姐人很好,不爱多说话,总是很内向微笑的关照着两位弟弟,那时的生活条件都很差,艰苦的生活使大家都能相互关注与友善!虽然常老夫妇回到兰州的家,但并没有恢复正常的工作!就是这样的条件下,李承仙老师的到来,这个冰冷的家顿时就有了生气与温暖!此时的李承仙就是一位伟大慈爱的母亲和家庭的支柱,嘉皋有时间就回兰州与家人团聚,过着普通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在那个年代,地处一只船的甘肃省文联家属院所在地,被划归隔壁的兰州动力机械厂,常老全家就搬到武都路的省政协大院内的平房里,座北向南的上房是常老夫妇的客房兼卧室,嘉蓉姐住西房,嘉煌和嘉皋住在一间小屋,倒是很恬静的小院,常老让我随时可以到他家,给我和嘉煌摆静物指导我俩写生,这是我最难忘的岁月!李承仙老师整天忙于家务与采购生活用品,很少有时间休息与聊天!不久又迁居到南滨河路的单元楼房,我们见面少了许多……。 </p><p class="ql-block"> 2000年1月25日我突然接到李承仙老师的电话,让我马上到兰州滨河南路的敦煌研究院见她 ,我很快赶到敦煌研究院的办公室,发现李承仙老师正在专心在一本书上签名,我赶紧上前观看发现是常老的回忆录《九十春秋》李老师已经给我签名盖章了,</p> <p class="ql-block"> 李承仙老师已经是76岁的老人了,还在用炙热的激情为敦煌艺术的保护与传播不停的奔波劳累,实在令我敬仰!</p><p class="ql-block"> 不久,甘肃省委宣传部通知甘肃歌剧院赴敦煌,携带节目单参加《敦煌百年文化节》在敦煌莫高窟的大型文艺演出 ,我担任舞美设计,这又是我来到敦煌的绝好机会,知道李承仙老正在敦煌忙接待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准备工作!我到敦煌后,先探望李承仙老师,又祭拜了常老墓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莫高窟皇庆寺故居常书鸿先生墓前,左边是张建民,中间是李承仙。</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忆起来,这是我们一起度过的最难忘岁月!祈祷常老和李承仙老师在天堂安息🌹🌹🌹🙏🏼🙏🏼🙏🏼</p><p class="ql-block">  东方航空公司 甘肃公司原副总经理 谭水云先生留言:值此李承仙先生诞辰99周年之际,在相识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她的慈祥.智慧.对我们的关心永远留在心里,我们永远怀念尊敬的李承仙先生!👍👍👍🌹🌹🌹🙏🙏🙏 </p><p class="ql-block">  甘肃金融作协副主席 何奇老师留言:常嘉皋老师回忆父母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读来感人至深!他的父亲常书鸿与母亲李承仙先生1947年走到一起,一直到1994年父亲离世,两人相亲相爱,共同相守47年,是一对难舍难分的敦煌痴人,是敦煌莫高窟的守护神!他们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两位令人敬佩又可爱可亲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兰州新区西岔区文教局 刘小萍副局长留言:您的文章已拜读,常书鸿先生和李承仙先生一生为守护敦煌而战斗,他们的精神与敦煌永存!👍👍🌹🌹🙏🏼🙏🏼</p><p class="ql-block">    2023『纪念嘉蓉』群</p><p class="ql-block">  群友 梁昆山留言:历史的车辆不停地运转,岁月的長河滚滚向前,一瞬间,敦煌的光荣女儿――李承仙已诞辰99周年之际,欣然读到了鲁豫对她的访谈录,了解一段不为人知的伤感往事,更加对常书鸿大师夫妇为神守莫高的永恒信念和不屈精神所鼓舞与敬佩!正如嘉皋珍文编者按语所云:“ 观此文,满篇零散语,净是真挚言。时光已莅苒,嘉皋孝感白祁连。都云二老赛神仙,哪知当年泪心酸,明知岁月苦,坦然坦然再坦然。一生荣辱宕河岸,魂守戈壁莫高山,夜阑卧風听铃声,莫高精神永流传!”让我们以此共勉!并在李承仙大师诞辰99周之际,致深深愐怀!也向常大师致无限敬意!再向嘉皋的佳贴佳文致真诚感谢!🤝👍🤲🙏🏼🌹</p><p class="ql-block">  群友 张丽留言:嘉皋;谢谢你给我转发的帖子。让我看到了《话说我的父母亲》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 看过后我不由得唏嘘不已。那短视频里出现的是李承仙伯母和鲁豫的对话。可事实让人听的心酸、愤慨!</p><p class="ql-block"> 常书鸿伯伯当年为了敦煌莫高窟里那些举世无双的国宝,放弃了在法国优渥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从法国回到炮火连天的祖国。李承仙伯母仙女般的人一直为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付出了常人力所不能及的代价---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沙漠中生活中的不易,他们在洞窟里含辛茹苦临摹壁画,文革中身心饱受摧残……。这一切默默为国奉献!难道还证明不了他们的诚心么?!怎么还有人如此蔑伦悖理?指责这对神仙眷侣说:“他们有十大罪状”。人在做天在看!苍天饶过谁?</p><p class="ql-block"> 好人好报!幸亏有周恩来总理,邓小平主席这些睿智的人!他们慧眼识珠!保护了常书鸿伯伯和李承仙伯母。</p><p class="ql-block"> 由其是李伯母一位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大才女。她身兼数职为了所爱之人什么活都干。而且一干就是数十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嘉皋:苍天赐予你这么优秀的父母亲!在这样的家庭里孕育出这样出色的你真是相得益彰!我看到你和刘渊制作的丝网画了。祝贺你们了!</p><p class="ql-block"> 常伯伯李伯母您们在天堂一定相亲相爱!您们是吾辈永远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群友齐冰梅留言: 为敦煌艺术献出的自己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群友 刘文龙留言:老朋友常嘉皋撰写的缅怀父母亲的纪念文章《莫高轶事--话说我的父母亲》拜读后深为感动。常书鸿伯伯、李承仙阿姨作为老一辈艺术家,为保护敦煌莫高窟,为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发展中日两国友好关系,多次访问日本,进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却蒙受不白之冤,尽管如此,俩位老人仍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让人肃然起敬。现如今,常沙娜、常嘉煌、常嘉皋姊妹,继承父母遗愿,继续为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发展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值得世人称赞!我坚信,由常伯伯开创的保护敦煌莫高窟的伟大事业,一定后继有人,敦煌艺术之花,会开遍全世界。常伯伯、李阿姨为保护敦煌莫高窟,为弘扬敦煌文化艺术,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不懈努力!将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附上我收藏的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题材的邮政纪念张两枚图片。</p><p class="ql-block">  群友 朱承德留言:常妈妈与我母亲同庚,是好姐妹。常妈妈 我们想念您 😭😭😭🕯 🕯 🕯🙏🙏🙏</p><p class="ql-block">  群友 刘渊留言 慈祥的父母亲大人永远活着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原兰州艺术学院《戏剧系》群</p><p class="ql-block">  群主 彭红留言:看了常嘉皋的文章,想说点感想。敦煌真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兰州时,常书鸿伯伯跟我说过几次,要带我和嘉皋一起去敦煌度暑假,当时我知道,那地方很遥远。1959年,兰新铁路的柳园站有火车了,那从兰州也要坐两千里地的火车,再坐300多里的汽车。1959年之前,没有火车,去敦煌的路之艰难,可以想象。一个地方是否发达,看交通情况就能明白。常书鸿伯伯1943年到敦煌,李承仙阿姨1947年到敦煌,那是具有多么大的决心。他们坚持住了,并做出辉煌的成就。李承仙阿姨,国立艺专毕业,是当时极少数的艺术专业大学生。但为了敦煌的保护和研究,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到荒漠中的莫高窟。奋力工作,并照顾家庭,付出了更多的精力,付出了宝贵的一生。我们现在歌颂常书鸿,完全正确,但绝不能忘记李承仙阿姨,她同保护敦煌的历史功绩同在。🌹🌹🌹🙏🏼🙏🏼🙏🏼</p><p class="ql-block">  群友 吳竹留言:首先衷心祝贺联合國文教組頒給常叔叔對敦煌傑出貢獻獎狀。這是媲美歷史的鑒真和相同的榮譽,实至名归。又仔細看了你写的文章,想不到特殊時代結束後的197.9年,還有人在捏造十大罪狀上報到北京。企圖再次陷害叔叔和嬸嬸,為了衛護尊嚴和和事實,嬸嬸迅速揮筆迊戰,澄清事實:臨出國前妥當安排處理此事,說明李承仙㜭々真不愧為在敦煌擔任多年的行政領導職務,雷歷風行的工作作風真是女中豪杰!常書鴻是敦煌的守護神.而他身旁正是李承仙嬸々守護着,在47年相依為命,相濡以沫。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藝術追求,共同無私的對敦煌獻出,共同無悔的經歷磨難和考驗. 用嬸々的話:既是學生,又是同事:即是保姆又是護士!維護常叔々一切是她的一切,何等感人,這種深沉和崇高革命者浪漫的愛。值得我們後代頌揚敬仰!🌹🌹🌹🙏🏼🙏🏼🙏🏼</p><p class="ql-block">  群友牟熙明留言:李承仙前辈,对敦煌艺术的挚着热爱和坚韌不拔的追求!一辈子正直纯真不做假!坚持信仰、无所畏惧、光明磊落!同时她又拥有着超人的知慧、博大的格局和深远的眼光!更是具备了正直善良的伟大女性!读了嘉皋的纪念文章,使我们更加的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群友 刘文君留言:嘉皋:看了你十月二十七号发的这篇文章,又一次感受到你父母親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同时也感受到时光虽己茬苒,嘉皋孝感白祁连的精神。常老的一生奉献给了大漠戈壁,守护着敦煌四万五千米的壁画,正如编者马良宝同志所言:"明知岁月苦,坦然坦然再坦然。一生荣辱宕河岸,魂守戈壁莫高山,夜阑卧听风铃声,莫高精神永流传"。皇天不负有心人,老人家的一生奋斗终于得到了回报,受到了联合国颁发的《𤇍出贡献奖》。</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九七九年遭遇的不幸,从《鲁豫有约--李承仙》这段视频中感受到你母亲面对摧残的那种坚韧不拔的勇敢精神。她为实现自己绘画艺术的梦想,奔赴大漠,又和常老夫唱妇随,度过浪漫幸福的一生。自古有句名言:人生旦夕祸福。在坎坷的路上有祸也有福,因为邓小平同志的特别关照,从此一路平安。</p><p class="ql-block"> 在此,又使我回忆起当年在兰州艺术学院的点点滴滴滴。短短的四年学习生涯,使我们这些学子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回首往事,虽无大成,但也活的坦然,耄耋老者,不枉过此生。最后祝嘉皋弟全家幸福、平安、快乐!😊🌹🤝</p><p class="ql-block"> ​ 群友 吕惠艺留言:我们敬爱的常书鸿院长和他的夫人李承仙先生,真是“一对敦煌痴人”,是您们真挚热忱,博大胸怀、精深艺术的追求,为世界贡献了中国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壁画!您们是我们最珍贵的导师,人生的楷模,征程的明灯!我们永远怀念您们🌹🌹🌹🙏🏼🙏🏼🙏🏼</p><p class="ql-block">  群友 杨秀留言:嘉皋你好!我是含着泪水看完你写的缅怀父母的文章,我敬爱的兰州艺术学院常书鸿院长曾受到的伤害。我很能理解。因为我父亲杨正宇高级工程师是被造反派活活打死的。虽然冤假错案被平反、定为有贡献的高极知识分子、定为烈士,但人不在了有什么用。兰州新桥的工人文化宫南面的建筑都是我父亲设计的!我父亲解放前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学校的高材生,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他的同班同学任震英上学时就是地下工作者、共产党员。任震英调到兰州工作任城建局局长,他写信给我父亲把我父亲从北京调到兰州。一九五一年时,火车从北京只通到西安。我们一家老小九人从西安转坐长途汽车来到了兰州。我们住的地方当时还没有电灯,点的煤油灯。父亲除了设计工作还负责指导施工。整日忙碌。父亲反右时被打成右派,父亲想不通去找市建筑公司领导并说:我被划定是职员,并不是地、富、反。我沒有右派言论怎么成了右派。他们说你有言论是右泒,没言论也是右派,你受的是旧社会的教育有右派嫌疑。父亲想不通就到黄河边准备自杀。可是父亲在哈工大上学时就冬泳,就是不往下沉。他只好找了块巨大石头把自己绑在石头上。被发现后被捉住,说是为罪自杀。送去了劳动改造。文革中又因为受到冤假错案的株连,最终被造反派活活打死。尸体停放在兰州巷的一家门诊所,我们姊妺去门珍所,门珍所大夫说:我们珍所收病危病人,不收尸体,见他是遍体鳞伤,只能收下,并通知我们去门珍所。我和二姐来到门珍所,我解开父亲衣服看到他全身都是伤,我们嚎啕大哭……。</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生前不但业务能力强。为人也特别好。下面的工作人员经常来家坐客。就连最底层的瓦工、水泥工都来家吃饭。父亲被关押都是下面的工人来家里告诉的。父亲被整时每月只发三十元工资,全家十口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姊妺只好在外面打工,我去烟厂撕烟叶子,什么样的累活苦活都干过。𣎴过也练就了吃苦耐劳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回忆起一九六零年,我从兰州女中初中毕业,考入兰州艺术学院。当时我并不懂艺术,学院能学到什么?是否有发展?只因为在女中每月只有六元助学金,可艺术学院有十三元助学金。当时艺术学院刚建立,你父亲虽是学院院长,可是就住在刚进校门口边上的破旧的小平房里。虽然住的简陋,却收拾的干干净净。常院长和夫人对人和蔼可亲。常院长和夫人李𠄘仙的英姿容貌,至今仍然留在我的脑海里。祈愿常院长和李承仙老师在天堂安好🌹🌹🌹🙏🏼🙏🏼🙏🏼</p><p class="ql-block">  群友 王開儀留言:嘉皋,你好!时逢你的妈妈李承仙老人99岁诞辰,回想起老人家我心里有些感慨,我的印象中,她非常和蔼可亲,朴实无华。不是我想象中大艺术家院长的夫人。在她那平实的外表下却有大海般寛阔的胸怀,在家她是相夫教子的好妻子、好母亲,在事业中她是和敬爱的常院长志同道合的同事,坚强的支持者,共同在那大漠戈壁中共同守护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付出了他(她)们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她就像那冰山上盛开的雪莲花,在严酷的环境里绽放,吐露着芬芳,给人留下了不灭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原兰大附中 薛安莉老同学留言:看了常嘉皋同学的《话说我的父母亲》,心生感动和敬佩。我看到了常书鸿李承仙两位老先生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守护和弘扬敦煌文化的坚持;在遭遇诬陷打击时愤而反击的坚强;在年迈遭受病痛折磨时的坚韧和相濡以沫。向两位老艺术家致敬!👍👍🌹🌹🙏🙏</p><p class="ql-block">  原兰大附中 高永毅老同学留言:常嘉皋同学你好!常书鸿和李承仙两位老人在当时管理和宏扬敦煌莫高窟历史文化过程中,创健了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功伟绩。你父母亲去世后你认真学习,继承父业,为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你怀念父母亲的文章写的很好,让我们和你一起深切缅怀常书鸿大师的丰功伟绩。你在咱们同学群中树立了崇高的光荣形象,祝福你继承父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进百年路!🌹🌹🌹🙏🙏🙏</p><p class="ql-block">  微信好友 张锦燕留言:嘉皋;非常感谢在特别的日子里《当代敦煌》微刋发了你缅怀亲人的文章――话说你的父母亲。    </p><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你的父亲荣获了为表彰在保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莫高窟所作出的终身贡献的杰出贡献奖。你的父亲当之无愧!他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对你父母在79年遭遇的不公正之冤感到愤愤不平!因此,你父母离开了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敦煌。他们虽身在京城,但时时心系敦煌,永远热爱他们的敦煌艺术事业。👍👍🌹🌹🙏🙏</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的发小 李嘉平留言:嘉皋;你好!看到你写的文章十分高兴,你时时怀念着父母亲,令我敬佩,两位老人,用其一生默默无闻的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为敦煌奉献全部心血。 我们同学五十年聚会,我去了千佛洞,到你父亲墓前看望了一下,也去了你们家的住房里,你爸爸的照片挂在正墙上,微笑地看着每个进去的人……我仿佛又看到你想念的爸爸妈妈在这座小土屋里,点着煤油灯在看书写文章,一年又一年,再大的苦难没有压垮他们。……永远的想念。👍👍🌹🌹🙏🙏</p><p class="ql-block">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 每一次写作都是对自己的锻炼和提高,我将会不断地去追求 。</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22日冬至于日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示:如果希望看到所刊登的文章,可以检索"头条新闻","QQ浏览器",“百度百科”输入我的姓名,点击搜索就可以看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