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至,是一个古老的民间节气的节日。冬至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北方的冬季真正步入数九寒天的冰雪酷冷的时光。冬至的到来,也是昼短夜长的时日结束。我们北方有句谚语,冬至到,一天长一寸,也就是说,光照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从这天开始,虽然我们要度过寒冷的冬天,且也要随着日光的照耀,在数九中渐渐走向九九艳阳天。</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的冬至,是放学回家后吃到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记忆深处冬至的这碗饺子还有一个别名“荷包吊线”,小时候,由于我们兄妹五个,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吃饺子自然是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地包上一顿饺子,就成了全家人的节日,饺子便成为了家里最好的饭,冬至当天的早晨,妈妈总会早早起床先包饺子,然后再擀手擀面,盛饭的时候妈妈把煮熟的面条放在碗底,上面盛上三四个饺子,再浇上我们庆阳独有的臊子汤,一碗让人垂涎三尺的“荷包吊线”总能激发味蕾的深度体验,殊不知道那时候爸爸妈妈碗里永远只有面条,父母总是告诉我他们不爱吃饺子。小时候的我只知道,我们爱吃的东西父母都不喜欢吃,后来为人父母才明白不是他们不爱吃,是舍不得要省给孩子吃,世界上最无私的爱莫过于父母的爱。妈妈看着我们兄妹吃饺子,她还会语重心长的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下我娃不会被冻耳朵了”冬至的记忆里还有爸爸教我唱的那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p><p class="ql-block">而现在的冬至早已没有了小时候的喜悦和快乐,取而代之的是我带上祭祀用品去祭拜我的父母,寄托我的思念之情。现在冬至的饺子还是妈妈教我的做法,却没有了妈妈的味道,几度轻哼起爸爸曾教给我的歌谣,抬眸望向远方,再也看不到爸爸边走边哼曲的身影,原来长大就是失去,慢慢失去亲人,失去快乐,留下来的只有思念。</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我能深深体会到白居易的那首《邯郸冬至夜思家》,灯前影伴身,抱膝思亲人。史上这个黄旧的冬至记忆,让人心生怜惜。时光飞逝,日子如水。儿时的甜蜜快乐中夹杂着那份温馨,已随着爸爸,妈妈的走远而渐渐的沉淀在心间,偶尔捡拾出来回味且咀嚼着都是离别的伤感与念想,此情只待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