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课程起源——由午餐引发的班本故事】</p><p>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即是课程。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环境中的一个小小角落,都是孩子们探究的发源地。在一次午餐时小朋友发现今天的汤里有许多蘑菇,欣欣说:“我的碗里有许多不一样的蘑菇。”锐锐说:“我认识,这是金针菇。你喜欢吃蘑菇吗?”欣欣说:“嗯……我不喜欢吃蘑菇,蘑菇里有一种怪怪的味道。”锐锐做了一个沉思的表情说:“其实我也不喜欢吃蘑菇。”同桌的孩子纷纷表示他们也不喜欢吃。一个孩子不喜欢吃蘑菇带动一桌的孩子不喜欢吃蘑菇,刚好我们现在倡导光盘行动,不浪费粮食。 在观察班级幼儿日常饮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不爱吃平菇,他们会把平菇挑拣出来。在日常聊天中发现班级孩子虽然见过、吃过平菇,但对于平菇的生长过程却一无所知。顺着孩子们讨论与兴趣,我们将与孩子们开启一场有趣的《我们的“菇”事》探秘之旅……</p> <p> 小朋友都吃过见过哪些蘑菇呢?对蘑菇又有哪些了解呢?蘑菇还有哪些秘密呢?蘑菇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些疑问,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蘑菇调查表》。</p> <p>【蘑菇大调查】</p><p>片段一:找蘑菇</p><p> “我们在超市里找到很多品种的蘑菇,有金针菇、鸡腿菇、秀珍菇、香菇、平菇等等”。</p><p> 通过亲身调查、直接观察感知,小朋友们了解了蘑菇的外形特点,也对蘑菇种类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他们对蘑菇的喜爱溢于言表,与此同时,孩子们的责任心与爱心也日益增长。</p> <p> 孩子们对于菌菇越发感兴趣,更想自己种植菌菇。种什么菌菇呢?孩子们一起投起票来,每个孩子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种植的菌菇。</p> <p> 在等待菌菇包到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折纸、绘画等多种形式制作了可爱的小蘑菇。</p> <p>片段二:识蘑菇</p><p> 终于等来了菌菇包!菌菇包一到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照顾起来。</p> <p>片段三:种蘑菇</p><p> 我们的问题?</p><p> 随着气温的降低,孩子们发现蘑菇不爱生长了,这是为什么呢?</p><p>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蘑菇适合在25-30度的温度下生长,这时孩子们纷纷议论了起来……</p><p> 孩子们在重新认识蘑菇菌之后,更是每天要去看它们好几次,我引导孩子们用记录表把蘑菇菌每天的情况记录下来,可是已经过去六天了,还是不见蘑菇长出来。悦悦说“这几天那么冷,蘑菇会不会因为太冷了所以长不出来呀?”希希说:“是的,天气预报说最近会一直降温“。薇薇说:“是的,妈妈都给我穿棉袄了了呢!”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认为蘑菇应该生长在温暖的环境里,蘑菇菌包需要温暖。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给蘑菇菌温暖呢?孩子们各显神通,展开了热烈地讨论:</p><p> 雯雯说:“我们给蘑菇菌包开空调吧!”希希说:“可以给蘑菇菌穿上大棉袄。”</p><p> 睿睿 说:“我们可以给蘑菇菌包扇会发热的电风扇,我家里就有。”</p><p> 尘尘说:“我们把蘑菇包搬到教室里去,这样最简单”</p><p> 根据孩子们的提议,我们通过投票决定最终选择了尘尘的提议,把蘑菇包搬到教室里的小办公室里去了。孩子们更是关注着蘑菇什么时候长出来,一有空就会围着蘑菇菌包看。</p><p><br></p> <p>收获——采蘑菇的小朋友</p><p>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蘑菇每天都在成长、变化,当小朋友们看到蘑菇的变化后,天真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p> <p> 在孩子们的密切关注下,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蘑菇菌包长出蘑菇来了,孩子们一边笑着、一边看着、一边摸着,脸上满是成功的喜悦。</p> <p>片段四:蘑菇大作战(体育游戏)</p><p> 教师带头发起采蘑菇的游戏,并解释采蘑菇的好处——锻炼身体。</p> <p> 蘑菇作为美食的一种重要的食材,早在周代就有关于“菌”的文字记载,古籍《列子》中记载:“朽壤之上,有菌芝者。”《庄子》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由此可见,古人对于蘑菇等菌类食材早有了解。</p><p> 小朋友品尝自己种植的蘑菇别有一番风味!而且蘑菇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D,食之有利于骨骼健康,这是其他蔬菜和水果没有的特点。很多蘑菇中都含有胡萝卜素,蘑菇进入人体后会转变为维生素A,因此蘑菇还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除此之外,蘑菇还有抗氧化和替代主食的功能。</p> <p>【故事反思】</p><p>1.追随兴趣,激发探究</p><p>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菌菇包的出菇激发了孩子们浓浓的兴趣,给了孩子探究新事物的机会,在期盼蘑菇菌包出菇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等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了初步的探究意识。</p><p>2.追随经验,鼓励试错</p><p> 在“怎样让菌菇包出菇?”的整个探究过程中,作为教师并未有阻止幼儿尝试明知道会失败的试验,而是充分给予幼儿支持,鼓励幼儿尝试自己想要做的,在幼儿幼儿失败的时候,引导幼儿寻找问题,并且去解决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菌菇包的培育方法,鼓励幼儿运用一有的种植经验,尝试把菌菇包种在泥土里、种在水里的。在幼儿自己试错之后,再引导幼儿去寻找菌菇包的正确种植方法。</p><p>3.追随情感,收获成长</p><p> 在等待蘑菇菌包出菇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由的,是快乐的,是积极的,幼儿的情感随着菌在包的生长历程转变着,这期间有期盼、有失败、疑惑、有惊喜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收获多多,收获了蘑菇的喜悦,还丰富了优秀的学习品质。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地收获着成长的喜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