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教授为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生讲《论语》(20231130)

王蔚(字茂之)

<p class="ql-block">  王斐斐副书记:</p><p class="ql-block"> 王院长,11月30日周四下午2:30,在舜耕校区1307教室,期待聆听您的讲座[笑脸]</p> <p class="ql-block">  国际经贸学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发布日期:2023-12-01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国际经贸学院于2023年11月30日在1307教室举行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由我院退休教师王蔚教授主讲“《论语》中的修身处世”。国际经贸学院部分教职工党员代表和2023级全体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p><p class="ql-block"> 王蔚教授就对《论语》的研究体会总结出论语四十字诀:“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王教授带领同学们朗读并背诵了四十字诀,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其中修身处世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王蔚教授向大家讲解了孔子与《论语》,用一首打油诗描述了孔子的一生,通过孔子对人性的把握教导同学们要及时思考反省自我,改正自身错误;告诫同学们在生活中要自我约束,把握好分寸,不能任性。 </p><p class="ql-block">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此次论语专题讲座勉励同学们传承孔子教化薪火,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论语》中为人处世的道理,体会《论语》的伟大和深刻;不断将《论语》中的精神内涵与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相结合,在勤奋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p><p class="ql-block"> 王蔚教授,曾任山东财经大学儒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山东财经大学论语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特聘专家,山东省政协特聘专家,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特聘专家,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讲师团特聘专家,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副会长。</p> <p class="ql-block">讲课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王蔚教授为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生讲《论语》</p><p class="ql-block"> (节选)</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30号)</p><p class="ql-block"> (安素根据录音整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 序言:介绍与荣休仪式</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王斐斐(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书记):</p><p class="ql-block"> 咱们提前开始,咱稍微提前一点开始,学生都坐齐了,那就到了,咱们就开始吧!不等了啊!</p><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呢,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王蔚教授为我们的师生做讲座,在讲座开始之前呢,我先介绍一下王蔚教授。</p><p class="ql-block"> 王教授是山东财经大学儒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山东财经大学论语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学校农业中心主任和乡村振兴学院学术院长,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特聘专家,山东省政协特聘专家,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特聘专家,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讲师团特聘专家,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 王教授呢是1996年来我校参加工作,2022年从我院退休,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学科研的一线,胸怀教育,桃李满天下,成果丰硕斐然,是学院建设与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开拓者和实践者。尤其是王蔚教授多年深耕《论语》的研究与传播,2004年在学校开课讲授《论语》,受到学生热烈欢迎。王教授热心公益事业,每月举办一次“齐鲁论语研读”公益活动,以自己的言行来践行《论语》中的人生箴言。</p><p class="ql-block"> 今天呢借此机会,我们为王教授准备了一个荣休的小礼物,感谢王教授为学校、学院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呢,我们就请学院的党委崔东峰书记代表学院送上,请李**同学代表全体学生为王教授送上鲜花。</p><p class="ql-block"> (王蔚接受礼物与鲜花)</p><p class="ql-block"> 王蔚:这是我们的学生代表啊,还有这个,嗯。好,好,谢谢,谢谢。</p><p class="ql-block"> 王蔚与崔东峰书记、王斐斐书记、学生代表李XX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讲课现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 讲座正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斐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王教授给我们做讲座,大家掌声欢迎。</p><p class="ql-block"> 一、自我介绍</p><p class="ql-block"> 王蔚教授:感谢崔书记,感谢菲菲老师的介绍,还有这位老师,蒋老师,还有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啊!刚才菲菲老师在做介绍的时候啊,我一直在认真聆听,认真听。我最重要的身份呢,她最后讲的,我是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老师,我想如果王老师不解说这段话,我调头就走,没想到最后还来了这么一段话。更没有想到的是还收到了这么一个珍贵的礼物,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啊!因为老师嘛,讲完课退休,这都是正常的。也没想到书记想得这么周全,再次感谢书记!感谢菲菲老师!还感谢其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啊,再次感谢。</p><p class="ql-block"> 我是从1996年1月23号来到山东财政学院,到2022年退休,在财政学院后来叫山东财经大学工作了二十六年,一共讲过的十几门课,国际经贸学院的所有的基础课程我都讲过。因为那个时候、初创的时候老师少,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那个时候课又多,所以每个老师都要讲几门课。当然我讲的最多的课程是《世界经济学》。所以财政学院的原来国贸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所有的学生我都教过,因为《世界经济》这门课是必修课。后来在2004年我开始在山东财政学院开设《论语》选修课,也叫《论语》选读课。在财政学院一共讲了18年,《论语》讲了72遍。崔书记说让我给大家讲讲《论语》,我非常高兴。这是我从2022年8月离开学校以后,第一次踏进教室,也就说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站在学校的讲台上,多少有些兴奋!二一个呢,看到同学们这么年轻朝气的面孔我就特别高兴!刚才王老师一介绍,书记啊,书记啊、书记啊……我就感觉到这么年轻的面孔。从我的角度来看,同学们,看到谁都年轻,所以今天我特别高兴,这也算是我讲课之前的一个序言。这样呢,大家可能更多地理解一些。</p><p class="ql-block"> 今天呢,我想给大家交流一下我从这么多年以来学习《论语》的一点体会。我大概在社会上讲过600场左右的《论语》,给财政学院6000学生讲过《论语》。《论语》对我来讲可能是我生活当中、我的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今天呢,我就把我对《论语》的一些研究体会啊、学习体会呢报告给大家,这是个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论语四十字诀</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看一看屏幕上的四十个字,这是我在财经大学开课的时候总结出的“论语四十字诀”。《论语》这部书是孔子去世后,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的一部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篇。《论语》的另一篇是论语的闭篇。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整个《论语》有20篇,有512章,有15924个字。顺便说一句,我是山东财政学院或说财经大学啊(今天守着这么多老师不该说),唯一一个四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带过四个方向的研究生。带过世界经济的,带过国际贸易的、带过土地管理的、带过公共管理的。大概呢像我这么带过四个方向研究生的老师比较少,也就是说我带研究生是比较杂的。我这师门,你是学什么?你学什么?你学什么?师门之间都得相互问问,得问问师兄弟师兄妹是学什么的。而别的老师大概带的学生就一个专业、一个方向,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在带研究生的时候,我有一个要求,研究生们必须跟我学论语我认为他们《论语》达到一定程度,我才让他参加研究生答辨,这是我自己定的一个规则,不在学校的教学记录上显现。但是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我有这一个规矩。我在教学过程当中、是把专业课知识和《论语》的知识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当年啊,我就给他们讲“论语四十字诀”:“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p><p class="ql-block"> 《论语》讲什么?《论语》讲修身;《论语》讲什么?《论语》讲处世;《论语》讲什么?《论语》讲为政与管理。当然有的人讲《论语》,可能还是生活之学,教育之学呀,智慧之学,对,都有。从我的角度来看,同志们,《论语》最重要的就是这四十字。我们经常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北宋的宰相赵普讲的,但是很少有人告诉你半部《论语》何以治天下?比如说半部《论语》怎么能够治天下?即使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是怎么教你治天下的?可能没有人详细告诉你答案。你就看着吧!你就听着吧!你就得自己去理解去吧!没有人做过这个深度的功课。我呢,通过学习研究《论语》,总结出这四十个字。</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我们所有人,第一:了解这四十个字;第二,既然王老师把我这个这个课的时间交给我,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背不过这四十个字,不能出这个教室门。大家都觉得奇怪,但我王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是这样要求我的所有学生的。你进了这个教室,就是我的学生,进了这个课堂,就是我的学生。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个课的时间牢牢把握好。下课之前所有的学生要经过这个门,然后走出去,你给我背四十字诀,否则你别想出这个门。同学们,所以说你得认真听讲,否则你出不去,我陪着你到深夜都可以。但是,财经大学的学生、研究生大概背这四十个字,也就是十分钟、八分钟的事啊!没有背不过的,除非他不愿意背。</p><p class="ql-block"> 我先给大家一起来读读和背一背”论语四十字诀”,长长精神啊,不用想出这个门,背不过啊!先把丑话讲在前头。</p><p class="ql-block"> “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p><p class="ql-block"> 好,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学思省改约”开始!</p><p class="ql-block"> “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p><p class="ql-block"> 声音有点低啊!咱们再高声一点:“学思省改约”开始! </p><p class="ql-block"> .“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这是咱们学院的研究生是吧?男孩子比较少,女孩子特别特别多。咱们女同学鼓鼓掌叫男孩子站起来背背。</p><p class="ql-block"> 全体男同学起立!男同学,一共有十几个人啊!来,</p><p class="ql-block"> “学思省改约……”开始!“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大家觉得可以,鼓掌。</p><p class="ql-block"> 不错啊!那么女同学呢?我们尊重一下,你们就不用站起来了,但是要读一遍“学思省改约”,开始!</p><p class="ql-block"> “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p><p class="ql-block"> 这个男孩子的声音雄壮,女孩子的声音悦耳,特色不一样啊!最后这是第五遍,我们全体读一遍,我相信有的人已经背过了!这是最后一遍,等一会有的是时间留给大家读的啊,这是最后一遍,然后开始讲课,“学思省改约”开始!</p><p class="ql-block"> “学思省改约,恭敬温谦和。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这部书自从诞生以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你看看所有的解释版本有不同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我就想一个问题,如何在一个最短的时间内把《论语》的核心内容传达给我的学生。我在财经大学讲了18年的《论语》,有一位华南农业大学的长江学者,他是做农经的,原来的时候,是我研究生的师兄弟。他有一年他来到山东来调研,他是最有名的学者啊,大家知道做到长江学者的人很少。有一天他就来到山东以后问我一个问题,说,师弟啊,你讲了这么多年《论语》,给我讲一讲《论语》,我时间比较宝贵,半个小时,不要讲多了,半个小时把《论语》的核心精神传达给我。我说用不了半小时,其实很简单,我给你背背“论语四十字诀”可以了。如果四十字诀你看懂了,不需要我解释,那就是对了。如果你看不懂,需要我解释,那我再给你解释。我就给他讲“学思省改约”这四十字个。讲完以后,他说,我得看看文字的东西。看了看文字的东西,他说我略懂,但是你还是给我讲讲,我用半小时的时间给他讲了《论语》。同志们,一些学者他要求很严,它需要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学科的核心东西掌握。我们研究生需要做的功课和本事,就是在复复杂杂的、很庞大的这个信息资料当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把这个材料掌握,这是你们必须训练的能力。学任何一门课,当你把一个厚厚的书……读薄以后,这本书你读懂了。当这本书你越读越厚的时候,越不知所云的时候,说明你还没有掌握这个东西。《论语》作为2500年以前孔子和他的学生一个对话,讲了那么多话。我刚才上面讲了,讲了15924个字,讲了那么多话,他到底核心的东西是什么?他核心的东西我概括是“论语六八零”,“论语六学论”。第一,论语是生活之学;第二,论语是教育之学;第三,论语是智慧之学;第四,论语是修身之学;第五,论语是处事之学;第六,论语是为政之学。我总结的是“论语六学论。但今天我讲到的只讲三学论,讲《论语》当中的修身、处世和为政。同志们,这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功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学思省改约 .恭敬温谦和</p><p class="ql-block"> 孔老夫子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思想家,他认为人是一个社会的动物,人是一个群居的动物,在一个社会的动物和群居的动物之间,如果这个群体之间不把人际关系处理好,这个社会是很难安稳的,是很难和谐的,而人际关系处理好的前提是要把自身做好。如何把自身做好?孔老夫子提出了一个君子的概念。你怎么算是一个好人呢?一个正常的人呢?一个合格的人呢?孔子认为人有两类:一是君子,二是小人。当然,孔子更深刻的认识是,人本身是君子和小人的合体。第一,你身上具有君子的成份;第二,你也有小人的基因。教育的目的是把人自己身上的小人成份压缩,把自己身上的君子成份放大,让你作为君子呈现在众人面前,做一个合格的人就是做一个君子,这是孔子他的思想的起点和原点。如何做一个君子?孔子提出了成为君子的十个字:“学思行改约,恭敬温谦和。”前十个字,是孔子讲的修身步骤:你必须通过学习、思考、反省、改过和约束的不断循环,最终可能达到恭、敬、温、谦、和的君子目标。修身的思想就是十个字:学思行改约,恭敬温谦和。他把修身的步骤和修身的目标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很简约。要成为一个君子,不学习不行,不思考不行,不反省不行,不改过不行,不约束自己不行。通过“学思行改约”的反复的约束、反复的训练、反复的锤炼,最终可能达到“恭敬温谦和”,成为这样的一个君子。君子的外在形象是什么?其一,内心是谦恭的;其二对别人是尊敬的。他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他是温和的形象,他是谦谦的形象,君子所带来的是和而不同。呈现一个君子的形象,这就是孔老夫子教育的核心起点。</p> <p class="ql-block">讲课现场</p> <p class="ql-block">  五 孝悌忠信义 仁恕礼惠乐</p><p class="ql-block"> 孔子认为人要把人际关系处理好,必须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具体原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具体原则是“孝悌忠信义”,一般原则是“仁恕礼惠乐”。不读《论语》可能觉得这些词很别扭,读《论语》以后,这些词是它的核心的概念。在家庭当中要讲究孝悌。所谓孝,顺从父母者为孝也;作为悌,兄友弟恭也,好好地处理好自己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所谓忠和信,这是指的在社会上。所谓“忠”,叫“君礼而臣忠”。做领导的一定要礼遇自己的下属,做下属的一定要忠于自己的领导。朋友之间要讲究“信”,社会成员之间要讲究“义”。处理人际关系的具体的原则,我归纳出五个字:“孝悌忠信义”。人只有做好了“孝悌忠信义”,才能把具体的关系能处理好。孔子的伟大除了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具体原则以外,还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这个一般原则也是五个字,叫“仁恕礼惠乐”。仁者,爱人也;恕者,理解人也;礼者,尊敬人也;惠者,帮助人也;乐者,使别人快乐也。孔老夫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和另一个人处理好关系,必须主动地“仁恕礼惠乐”。你主动的去爱别人,主动的去关心别人,去理解别人,去帮助别人,去尊敬别人,使别人快乐,你才能和别人的关系处理好。如果你不按照这五个原则去做,你和任何人的关系都是糟糕的。同学们,以后你们可能知道人际关系的处理的重要性,你们研究生毕业以后才开始重要。现在嘛,在学校这个期间,把学习搞好了、把成绩搞好了,还是不错的。但是仅仅把这一点做好了,将来在社会上是混不出来的,因为社会上还有复复杂杂的人际关系,需要把它处理好。如果不把人际关系处理好,将来在社会上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这一点孔老夫子在2500年前认识的非常地深刻。当你把自己做好了,把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将来你可能成为领导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讲课现场</p> <p class="ql-block">  六. 为政二十字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面这20个字,讲的是领导之学,也就是所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核心秘密。讲“德正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第一句话“德政智勇立”,讲做领导的基本原则;第二句话“宽庄敏慎讷”,讲的是做领导的基本艺术;第三句话“见闻明达远”,讲的是做领导水平提高的途径;第四句话“虐暴贼吝绝”,讲领导不能碰的几个高压线,做领导的忌讳。所以为政之道、为政之术、为政的修养和为政的忌讳,完整地构成了后面的孔老夫子的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体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七、结语</p><p class="ql-block"> 《论语》简单吗?特别简单。讲《论语》的修身之学,讲《论语》的处事之学,讲《论语》的为政之学,一共40个字。刚才呢我把这个40个字呢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知道了:哦,原来《论语》的核心的逻辑体系是这样。《论语》的重心和重点是处理人际关系,要把人际关系处理好,必须把自己做好。前一段就是修身,后一段把人际关系处理好了,有可能从事领导工作,后面的领导之学,这就是整个《论语》的一个核心的逻辑关系。非常简短!</p> <p class="ql-block">崔东峰书记</p> <p class="ql-block">  崔东峰书记简介(来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崔东峰,女,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党委书记。1992年毕业于青岛大学中文系。</p><p class="ql-block"> 1992-1995在山东经济学院会计系任辅导员,1995-2004在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宣传部宣传科任副科长、科长,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 2001年获山东经济学院“优秀教师”称号</p><p class="ql-block"> 2008年获山东经济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p> <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王蔚为山东财大国贸学院的研究生讲十难十易(节选)</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3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明:2023年11月30日,应山东财大国贸学院东山峰书记之邀,王蔚山东财大国贸学院的研究生讲了一堂论语课,王斐斐副书记主持。此段落是王蔚讲十难十易,安素根据录音整理,亦经王蔚修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面呢,我再讲一点内容。我总结了论语四十字诀。这四十字诀为什么能够总结出来?或者说是它的基础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论语》中,孔子对人性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孔子认为人性有十难十易。第一,他难己易;第二,德难色易;第三,庸难偏易;第四,直难枉易;第五,义难利易;第六,学难耍易;第七,行难言易;第八,讼难伐易;第九,改难固易;第十,贫难富易。</p><p class="ql-block"> 人,修身也好,处世也好,做领导工作也好,要对人性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在孔老夫子眼中,人,他具有君子的那个方面,也有小人的那个方面。在《论语》中,孔子不断地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人,评价人。他很委婉地把人性的那些光辉的面和人性当中那些阴暗的面都揭示得非常得清楚。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部薄薄的小书,两千多年以来,成为中国第一重要的书的原因。2500年以后的今天,同学们,看看这些话,对比自身,发现孔子对人性的认识是太深刻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他难己易。孔子认为,一个人想到自己容易,想到别人难。</p><p class="ql-block"> 第二,德难色易。孔子认为,一个人品德修养很难,但是追求美色很容易。</p><p class="ql-block"> 第三,庸难偏宜。孔子认为,一个人做到中庸很难,但是做到非中庸很容易。</p><p class="ql-block"> 第四,直难枉易,孔子认为,一个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很难,但是做一个不正直的人很容易。</p><p class="ql-block"> 第五,义难利易。孔子认人为,人,让他追求利益特别容易,但是让他讲究奉献就特别难。</p><p class="ql-block"> 第六,学难耍易。孔子认为,一个人让他玩耍容易,但是让他学习很难。</p><p class="ql-block"> 第七,行难言易。孔子认为,人说大话容易,但是做起来比较难;</p><p class="ql-block"> 第八,讼难伐易。孔子认为,人,表扬和自我表扬很容易,批评和自我批评很难。</p><p class="ql-block"> 第九,改难固易。孔子认为,人做了事情,让他改正错误很难,但坚持错误很容易。</p><p class="ql-block"> 第十,贫难富易。孔老夫子讲:“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一个人如果贫穷了,让他没有怨恨,那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一个人富了,让他懂礼懂道理则变得比较容易。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上任以后大搞扶贫,大搞脱贫,大概是因为受了孔老夫子这句话“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上面谈到的这十难十易,我没有展开讲,只是点了点题,这是孔子对人性的认识。我们自己不一定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孔老夫子帮我们认清了自己。我们不一定认清我们周边的人,但是读读《论语》,你会发现孔老夫子对人性洞察得这么厉害。我们的崔书记还有其他书记都是做领导工作的,做领导工作得首先要研究人的特性、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和特性,再去做领导工作,顺势而为那就很简单。如果不懂得人性,逆势而行,往往做起来都效果都不好,所以对人性的理解与把据非常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