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钟山风景区

毛医生

<p class="ql-block">12.17,天气晴朗,从合肥南乘高铁到南京南,再坐地铁3号线、2号线到苜蓿园地铁站,买钟山风景区通票,一天24公里,文武门、翁仲路神道、明孝陵、明东陵遗址、梅山、颜真卿碑林、孙权纪念馆、无梁殿、中山陵、灵谷寺、音乐台和美龄宫留下匆匆足迹。</p><p class="ql-block">天太冷,放弃夜游夫子庙计划,再乘高铁回合肥。</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陵门、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p> <p class="ql-block">碑亭边长12米,高约17米,全部用花岗石建造,盖蓝色琉璃瓦。碑亭内石碑高8.1米,宽4米,碑上三行馏金大字为颜体,遒劲有力,出自国民党元老谭延阁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音乐台有200平方米,由杨廷宝设计,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场地平面布局半圆形,在半圆形圆心处设置一座弧形乐坛,乐坛两侧设有台阶与花棚衔接。在乐坛后面为一堵汇集音浪的大照壁,它是音乐台的设计主体。照壁坐南朝北,宽约16.67米,高约11.33米,水平截面为圆弧形。</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神道的东段,路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p> <p class="ql-block">音乐台照壁上栖息的鸽子</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生是明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p> <p class="ql-block">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无梁殿”。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大殿的东西长53.8米,殿前露台宽敞,面阔5间,进深3间。殿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其建筑结构改变了中国古建筑梁柱结合框架式的建筑传统。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采用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由基层用砖先砌5个洞,合缝后叠成一个大型的拱形殿顶。5个开门的每一间就是一券,每排为5券,正中一间券洞最大,宽11.4米,高14米。内部虽为券洞结构,外部却仍以仿木结构的形式出现,檐下有出挑的斗拱,正面还设有门窗,是一座采用多样券法,错综连接后构成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灵谷塔——原名阵亡将士纪念塔,是阵亡将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民国二十年~民国二十二年(1931~1933年)。塔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茂非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酉。该塔高约60米,九层八面,全部用钢筋水泥建筑。每层以绿色琉璃瓦披檐,塔外绕有走廊(云座),围以石栏杆的平台,塔之中部用螺旋式,扶梯有260多级围转而上,每层每面有门通至塔外绕之平座,绕台可鸟瞰钟山景物。正门横帽上的“灵谷塔”三个字是解放后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所书。塔底层外壁石刻 “精忠报国”为蒋中正题书。侧门分别是“成功”、“成仁”,后门为“有志竟成”</p> <p class="ql-block">宝公塔是南朝梁武帝用来安葬宝志和尚舍利的塔,当时建塔耗资20万银两。后因朱元璋建明孝陵,将塔与寺一起迁往这里,改名叫灵谷塔。塔初建时为5层,可惜原塔早已毁尽。宝志和尚是南京栖霞东阳人,7岁出家,死于梁大监十三年,是梁武帝最敬仰的和尚之一。</p> <p class="ql-block">金陵桂花王</p> <p class="ql-block">美龄宫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四方城以东的小红山上,正式名称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有“远东第一别墅”的美誉。美龄宫于1932年竣工,其原定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休息室。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首都南京后,此处为蒋介石官邸,蒋介石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蒋介石也曾多次在此接待外国贵宾。因三四十年代,宋美龄经常在这里做礼拜,与蒋介石在此下榻休息,便称之为“美龄宫”,名称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神功圣德碑楼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筑平面作正方形,楼顶已毁,俗称四方城。内置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由朱棣撰写,记述朱元璋一生事迹,共2746个字,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p> <p class="ql-block">紫霞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建于1935年,是虎牌万金油的创始人胡文虎捐款国币7万元建造的人工蓄水湖,常年蓄水量达22万立方。湖四周林木青翠,湖面水光潋滟,云天倒映,北岸是层峦叠嶂,湖光山色,悦人心目。</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神道“望柱”,高达 6.25 米,成锥形,下粗上细,采用整块白玉石雕成,望柱之间相距5.2米。柱与柱础均呈六棱形,柱础雕琢成六棱须弥底座式样,显得素雅稳重。柱顶端呈圆柱形冠,镶嵌进柱身,柱头雕琢云龙纹,六面柱体通身装饰回转的云气纹,下部连接底座处雕海水江崖纹。海水江崖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纹样,由“海水纹”和“山崖纹”两个部分构成,其构图方式是在江河湖海中间耸立岩石、山峰,象征着“江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