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冬至 <p class="ql-block">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 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p> 冬至习俗 <p class="ql-block">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p><p class="ql-block">“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p> 冬至故事 <p class="ql-block">从前有一户人家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家境太穷,儿子为了谋生,冬至这天要与母亲辞别出远门,母亲正端着一碗糯米粉,准备煮给儿子吃,母亲舍不得儿子离家远行,悲从中来,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泪珠正好掉在糯米粉里,滚成一粒一粒白米团。儿子走后多年未归,孤苦的母亲盼儿心切,每年到了冬至,她都要把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了之后边吃边思念儿子,四邻知道了之后,都被母亲思儿之情深深感动,每年冬至也仿效搓糯米粉煮汤圆,期望合家平平安安,团团圆圆。</p> 数九歌 <p class="ql-block">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与冬至逢壬日“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我国部分地区,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一些寒冷地区在春季尚未有春天气息。</p> 冬至包饺子 <p class="ql-block">第一步和面,第二步剁馅,第三部调馅,第四步揪面团,第五步擀面皮,第六步包饺子,第七步煮饺子。</p> 小厨神 <p class="ql-block">感受冬至节气,传承冬至习俗。小朋友一起动手包五彩饺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