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幼儿园大哥哥👦🏻

<p class="ql-block">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母亲的含义是影响”。看一个孩子的德行,就可以看出他所在的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素质。深以为然。</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家庭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是妈妈,母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无法磨灭的。</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在中国,大多数家庭是由母亲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性格、语言、行为都会时时刻刻影响孩子的三观形成。坦白地说,母亲是决定孩子一生的人。</p> <p class="ql-block">妈妈的眼界,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一个妈妈的格局高,孩子会站在妈妈的肩膀上眺望,心胸和气度更高;一个妈妈的眼界广,孩子会比妈妈的眼光更远。孩子的教育,其实拼的就是妈妈的眼光和格局。我姑姑家有一个姐姐,本来学习很好,但由于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姑姑就总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小女孩上那么多学没什么用,早点出去打工赚钱才最好。</p> <p class="ql-block">即使身边的亲戚都乐意凑钱帮助姐姐上学,可姑姑就是心疼钱,总在姐姐面前说女孩上学没用的话。时间一久,姐姐也觉得学习没啥用,本可以考上大学的她,被母亲的心胸耽误了前程,早早就辍学了。眼光短浅的母亲,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人生高度,还会决定孩子未来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我敬佩一种母亲,爱孩子会作长久计,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胡适在他的自传中,曾经提到过童年的一件小事。在他四岁的时候,胡适的父亲就去世了,而他的母亲仅仅是一个乡下女子。家庭的衰落,童年的胡适日子自然过得紧巴。但在教育这件事上,胡适的母亲却很大方。</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上私塾,一个孩子一年会给教学先生两块银元作为学费。别人家都是给两块银元,只有胡适的母亲执意要多给。原来,交两块银元的,先生只领读,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天书,很多孩子学不进去。因为交的学费多,所以先生总是逐字逐句的给胡适讲解每一句的含义。胡适在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里也曾经指出,自己所能取得的成就,都得益于母亲对他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肯尼斯·金斯伯格曾做过一场演讲,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你怎么定义孩子的成功?”。很多家长都会走进一个误区:盯着自己眼前的孩子,想着他生活上、学习上有哪些出彩的地方。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习惯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和成功做准备。有一个小故事,最能引发无数父母的深思:一对父子在田里干活,儿子指着天上的飞机说,我长大要坐飞机。父亲嘲笑他,别想了,一辈子你也坐不起。</p> <p class="ql-block">格局被束缚,又怎能成功?</p><p class="ql-block">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为人处世,最忌讳畏畏缩缩,胸中没有大格局,走一步算一步,目光超不过脚步,终究难有所成。父母的眼界,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