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

淡泊依然

<p class="ql-block">  一路南下到海南之旅中,有一部分是我们的红色之旅——重走部分长征路,在旅行中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足迹,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感受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每一处红色景点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个故事都令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①江西九江→②江西南昌→③江西井冈山→④江西于都→⑤江西瑞金→⑥江西汝城→⑦广西灌阳→⑧贵州习水→⑨贵州青杠坡→⑩四川乐至</p> ①江西九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叶挺指挥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叶挺指挥部旧址</p><p class="ql-block">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叶挺指挥部旧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东门口路16-1号。此址原为美国圣约翰中学校长高达德公寓,是一栋坐西朝东的回廊式二层西式楼房,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24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叶挺指挥部旧址</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中旬,叶挺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进驻九江,指挥部设在圣约翰中学,26日叶挺率部从圣约翰中学出发,乘火车奔赴南昌参加起义。</p> ②江西南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昌起义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进入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人物雕像《一代英豪》,纪念南昌起义的五位领导人,他们分别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序厅</p><p class="ql-block"> 展厅门口有一座雕像,一只有力的大手从一堆石块中伸出,紧扣着步枪的扳机,昭示着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石块上面还刻着八一南昌起义的具体时间——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两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p><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前身为“江西大旅社”。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八一南昌起义,又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p> ③江西井冈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六年(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兰花坪。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和国旗同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吹响胜利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军万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革命圣地井冈山茨坪镇</p><p class="ql-block"> 茨坪是井冈山革命遗址最为集中的地方,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茨坪就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整个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单位的所在地。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新遂边陲特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都先后迁来这里,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写下《井冈山的斗争》这篇著作。</p> <p class="ql-block">  茨坪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是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旧址</p><p class="ql-block"> “新遂边陲”就是当年永新、遂川两县交界的井冈山区。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上山进驻茨坪后,他亲自作了大量的农村调查,并在遂川分兵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于1928年2月初,在茨坪的上店村李桂生家中成立了直属中共遂川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直接领导的“中共新遂边陲特别区委员会”和“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最早成立的第一个特区政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毛泽东同志旧居</p><p class="ql-block"> 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坐落在井冈山市中心——茨坪东山脚下,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后,房东李利昌便腾出此屋的一半给秋收起义部队居住。</p> <p class="ql-block">  茨坪毛泽东旧居坐落在茨坪中心的东山脚下,面临风姿秀丽的挹翠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党指挥枪”主题雕像</p> <p class="ql-block">  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也设在房屋的中厅。毛泽东同志多次在这里主持召开党、政、军会议,研究部署根据地的各项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共产党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敌军一度占领了井冈山,茨坪大部分房屋被敌烧毁。此屋也被烧毁。1961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恢复遗址,同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毛泽东同志住房</p><p class="ql-block"> 从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便常在这房屋里居住和工作。在这里,他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思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朱德同志旧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井冈山红色邮政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井冈山革命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1928年初,朱德发动和领导了湘南暴动,4月他率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他任军长。</p> <p class="ql-block">  1962年3月,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时,亲临博物馆视察,并亲笔题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名。</p> <p class="ql-block">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主要担负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陈列展览、宣传井冈山精神、管理保护井冈山革命纪念地旧居遗址等职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广州起义用过的枪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花机关枪</p><p class="ql-block"> 朱德在龙源口战斗中使用的花机关枪,以前在战争剧中听到过花机关枪这个名字,今天得以见真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迫击炮</p><p class="ql-block"> 红军在黄洋界保卫战中使用的迫击炮和用来放鞭炮吓唬敌人的煤油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山公园34米高的星火相传火炬雕像</p> ④江西于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征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p><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东门渡口,是为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从于都出发,于2009年修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于都河</p> <p class="ql-block">  纪念园入口的主题雕塑高7.5米,底座长8.6米,雕塑正面主题为“渡河出发”,它体现的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的情景;雕塑背面主题为“依依惜别”,体现的是当年于都人民依依不舍地送别出征战士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着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发,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p> ⑤江西瑞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35000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无法收集到姓名的就有18000多人),无数赤胆英雄用鲜血染红了“红色故都”的片片热土,千万革命志士用生命将“共和国摇篮”精心呵护,英烈们为共和国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为褒扬革命先烈,教育激励后人,江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4月批准兴建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该馆始建于瑞金城内,1955年建成开放,1979年迁至塔下寺风景区重建,1986年4月开放,1995年民政部授予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先进单位称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送郎当红军”石刻群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江西省瑞金市苏维埃纪念园内,是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直接领导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而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华苏维埃纪念园</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更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纪念园,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铭记那些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英勇牺牲的英雄们。</p> <p class="ql-block">  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所在地,1931年11月至红军长征前的1934年10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位开国元帅中的九位、十位开国大将中的七位以及一大批党和国家的早期领导人曾在瑞金工作、战斗、生活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瑞金红井</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不仅无水灌田,就连群众喝水也非常困难。那时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雨过天晴,河床干枯,露出一片片白白的泥沙,沙洲坝人们就生活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一年,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政府起初设在叶坪,后来因为白匪军狂轰滥炸,为了安全防空,从叶坪迁到沙洲坝。毛泽东主席便住在沙洲坝的村子里。有一天傍晚,毛主席办完公事从外面回来,一下马,看见乡亲们在塘里挑水,便问:“这水挑去做什么用?”乡亲们回答说:“吃呀!”毛主席说:“水这么脏,能吃吗?”乡亲们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再脏也得吃啊!”毛主席说:“不会打井么?”乡亲们摇摇头说:“沙洲坝人喝不得井水,这是天命!”毛主席哈哈大笑说:“不要信天命,要信革命!还是打口井吧!”说罢,牵马进村去了。大家也就散了,谁也没有把这话记在心里。仍然每天到塘里挑水吃,毛主席也每天早出晚归忙他的公事。</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天刚朦朦亮,起来挑水的人,看见有两个人影在村头走来走去。一个拿着锄头,一个拿着锹,这里锄锄,那里铲铲,谁这么早起来干什么呢?走前一看,原来是毛主席和他的警卫员。挑水的乡亲问:“毛主席,你这是干什么?”毛主席说:“找水源、挖井。”说完,便和警卫员在一块长满油草地地方铲开地皮挖了起来。挖到约有两三尺深,毛主席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捏了捏,对警卫员说:“行,井位就定在这里,你去叫人来挖。”于是毛主席叫挖井的事,立即传遍了全村,众人都自动的找着锄头铁锹,齐集到村头和毛主席一道挖井。</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一边和大家挖井,一边对乡亲们说:“这几天忙,没工夫找大家商量打井的事,今天有半天空,我先替大家找个有水源的地方,定个位,破个土。我知道,你们信风水,怕得罪旱龙王,我不怕,如果旱龙王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算账好了!”逗得大家都笑了。大家说说笑笑,不到一天工夫,一口井便挖成了。</p> <p class="ql-block">  从此,沙洲坝的乡亲喝上了井水,结束了祖祖辈辈挑塘水喝的历史。因为井是红军来了以后毛主席亲手挖的,所以乡亲们给这井起了个名字叫“红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苏大</p><p class="ql-block"> 二苏大景区在城西北1.5公里的沙洲坝境内,有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是当年红军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自己建造的大型房屋,它造型独特,从空中俯视宛若扣在大地中的红军八角帽。</p> <p class="ql-block">  为适应新形势以及总结苏维埃运动的经验,1933年6月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出了召集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决议,成立了以梁柏台、谢觉哉、赵宝成等委员组成的"二苏大会"准备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月22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内开幕,毛泽东致开幕词,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693名,旁听代表1500名左右。</p> <p class="ql-block">  2月1日,"二苏大会"闭幕。大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叶剑英、张鼎丞、古大存等175人为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罗荣桓、邓子恢、张爱萍、委束案视镇具委相模李克农、康克清、冯雪峰、李一氓[1]等36人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2月3日,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选举张闻天为人民委员会主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沙洲坝毛泽东旧居</p><p class="ql-block">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会址。</p> <p class="ql-block">  旧址西南侧有古樟树一棵,浓荫下常为毛泽东看书阅报、与群众谈心所在。</p> <p class="ql-block">  旧址于1963年按原貌修复开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苏维埃广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征第一山——云石山</p><p class="ql-block"> 云石山地处瑞金市境内西部,当年长征从瑞金出发的第一山,云石山山高不到50米,方园不足千平方米,山上只有一座古寺庙。云石山的地理风貌非常奇特,它是在平地凸起的一座小山,山上怪石林立,树木繁多,典雅怡人,四季如春。</p> <p class="ql-block">  云石山四面悬崖峭壁,只有一条百级石砌小道直达山顶,中途还有两道石门屏障。</p> <p class="ql-block">  1934年7月,正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硝烟四起,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刻,原驻在沙洲坝的中央机关,已被敌人发现,为安全起见,所有中央领导机关都移迁到较为隐蔽的云石山,并分散在就近的各个村庄,临时中央政府就驻在云石山头的寺庙之中,在这里居住和工作的有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以及贺子珍和部分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征第一山广场纪念碑</p> ⑥江西汝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湘南特别军事委员会旧址</p><p class="ql-block"> 湘南特别军事委员会旧址位于郴州市汝城县卢阳镇津江村,这里是朱德、陈毅和湘南特委在汝城策划湘南起义的革命旧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包含中共驻汝城湘南特别委员会旧址、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在汝城正式组建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首面军旗在汝城升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沙洲瑶族村</p><p class="ql-block"> 沙洲村隶属于湖南省汝城县文明乡,位于汝城县西部50余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了解并重温红色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湖南汝城县文明乡,在沙洲村发生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半条被子发生地旧址</p><p class="ql-block"> “半条被了”故事发生地旧址位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5日,中央和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分三路,从湖南汝城南出发,沿大坪、新桥、界头、延寿等乡村进军宜章。这三路进军路线都在崇山峻岭中,沿途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难。红军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当时,蒋介石已经基本弄清中央红军主力突围的大方向是西进,与湘西贺龙领导的红军会合。因此,任命湘军头子何健为“追剿”总司令,指挥湘军和蒋系薛岳、周浑元部16个师,专门追击红军。红军在汝城遭到敌军的顽抗,迫于形势只好放弃汝城,翻过大山向宜章进军。</p> <p class="ql-block">  汝城有一个文明乡,过去叫文明司,11月6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入文明司,三位女红军住进村里的妇女徐解秀家里。当天晚上她们四人一块睡在厢房里,盖的是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红军的被子,第二天下午,女红军要走了,为了感谢徐解秀,她们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送给她,徐解秀不忍心,也不敢要,三位红军说:红军同其他当兵的不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打敌人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半条被子的主人公徐解秀的家</p><p class="ql-block"> 三位女红军不仅留下半条被子,也留下了一段军民鱼水情深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巧遇半条被子的主人公徐解秀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p> <p class="ql-block">  其实作为普通群众都希望能得到来自于国家,来自于集体,来自于党员干部的半条被子的温暖,感受军民鱼水之情,你们说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半条被子温暖中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工农红军卫生部旧址</p> ⑦广西灌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广西灌阳</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片浸透着革命烈士鲜血的土地,灌阳,这个曾经历经沧桑的小县城,曾经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更留下了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1931年,红军北上苏区,1934年红六军团西征,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经过灌阳,足迹遍及400多个村屯,留下了许多悲壮的故事和珍贵的文物、遗址,更留下了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一次次的战争和革命铸就了无数英雄。其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就是新圩阻击战。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挽救了红军的危局,更成为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p> ⑧贵州习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渡赤水土城渡口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土城四渡赤水纪念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土城镇赤水河畔,是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此地四次渡过赤水河而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红军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毛泽东称此役是他平生得意之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女红军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征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女红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中国第一间以女红军为题材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一幢清末民初的西式建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土城。</p> <p class="ql-block">  这些女红军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参加长途跋涉行军的,她们有的不会骑马,有的不会使枪,但都有一个坚定的革命信念,那就是为了人民翻身做主人而革命。行军途中,身体健壮的女红军一人护理三四个担架病人的同时还要帮革命战友背行李、干粮和药箱,从江西于都一路走来,和红军指战员一起,翻雪山、过草地,飞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坚强地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个女红军就是一个传唱历史的故事!</p> ⑨贵州青杠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参观青杠坡战斗遗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青杠坡战斗遗址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青杠坡战斗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1935年1月28日凌晨5时,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参谋长刘伯承分别率领红三、红五军团在青杠坡首先向郭勋祺一部发起攻击,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将郭勋祺的阵地突破,夺得了青杠坡上银盘顶、寒棚坳等制高点。不料,因敌军援兵来袭,红军战士们寡不敌众,转眼间变成了川军的反攻。在此紧急关头,军委急令干部团支援红三、红五军团,再次向敌人发起进攻。干部团团长陈赓和政委宋任穷临危受命,率领部下投入激烈的肉搏战中,缓和了对红军极为不利的局势,大批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得以从险境中逃脱出来。但由于敌人凭借有利地形拼死顽抗,双方的伤亡都较为惨重,2000余名红军将士献身于青杠坡战役中。此时,又得到情报,敌人强大的“围剿”兵团正从四面八方围聚而来。毛泽东果敢地下令撤出土城战役。战后红军放弃了北渡长江的计划,改为西渡赤水,揭开了四渡赤水的伟大序幕。青杠坡战役以给川军郭勋祺部重创,是红军军事战略上化被动为主动,是红军军事战略上化被动为主动,最终转败为胜的分水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00余名红军将士献身于青杠坡战役中</p> ⑩四川乐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毅故里</p> <p class="ql-block">  旧居大门悬挂有“陈毅故居”金漆大字横匾,两侧为赵朴初撰写的“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楹联。</p> <p class="ql-block">  1901年8月26日,陈毅就出生在这个房间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参观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列馆里展示的枪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四军使用的小钢炮</p> <p class="ql-block">  陈毅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袖,曾参加许多革命战争,他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精神,永远流传在中国人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