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沭阳方言“小”的不同读音分析其前缀身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徐建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在沭阳方言中有一个特殊读音xie(歇),其作为构词语素,产生了一系列的词或词组。在这些词或词组中,“小(歇)”的身份应该确定为前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通说认为,词缀是附加在词根上的语素,其本身没有实词意义,仅作构词成分,与词根一起共同表明词类。根据词缀的位置可分为前缀、后缀和中缀。顾名思义,位于词根之前的叫前缀,位于词根之后的叫后缀,位于中间的叫中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根据附着的语素是否完全脱离本义或虚化,有人提出“类词缀”的概念。所谓类词缀就是半实半虚,依稀还能体会到原有实词意思的附着语素。据此,有人认为,“小”不是纯词缀,而是类词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沭阳方言的“小” 有三种读音。一是读上声xiǎo(晓),与普通话相同,与“大”相对,作形容词或副词,如“小气”,“小坐一会”;二是读阳平xiáo(淆),与名词或动词共同构成名词词组或动词词组,如“小姑子(丈夫的妹妹。‘姑’和‘子’都读轻声)”、“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叔’和‘子’都读轻声)”、“小姐”(旧时富人家女儿)、“小产(流产。‘产’读轻声)”;三是读轻声xie(歇),用作词缀。如“小铅角子”,沭阳方言读作“歇铅郭子”,义为硬币,北京话叫“钢镚儿”。“小”在名词词组中念作“歇xie”时,通常为前缀。如:小(歇)大哥(未婚男子)、小(歇)大姐(未婚女子)、小老虎(人的小名)、小青年、小年幼的、小火铳子(血气方刚、脾气火爆的男青年)、小果子(油炸糯米条)等。“小”念作xiǎo(晓)时,则肯定不是前缀。如:小时候、小人物、小班、小面(小看,轻视,失身份。面,读轻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需要指出的是,“小”念作xie(歇)时,一般不能单独成词,只能作为语素粘附于词根前,且本义虚化。如“小(歇)孩子”并非指很小的孩子,“小(歇)老鼠”也非指很小的老鼠,“小”的实词意义已经很弱。沭阳方言将很小的孩子表述为“小(晓xiǎo)小(歇xie)孩子”,将很小的老鼠表述为“小(晓xiǎo)小(歇xie)老鼠”,将很小的板凳表述为“小(晓xiǎo)小(歇xie)板凳”。尤其是昵称,如“小三”、“小四”、“小华”、“小慧”、“小红”中的“小”,相当于南方方言前缀“阿”,词缀特点更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此认为词缀仅有语法意义,没有任何词汇意义。沭阳方言前缀“小”即含有“幼小”、“不大”的残留意思。如果硬要将这种尚未完全虚化的构词成份称为“类词缀”或“准词头”也未尝不可。特别是与“老大哥”、“老大姐”相对比时,“小大哥”、“小大姐”中的“小”的实词意义更为明显。“小(歇)大哥”、“小(歇)大姐”前加形容词“小xiǎo”时,分别为“小男孩”和“小女孩”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与普通话大多数前缀和词根构成双音节词不同,沭阳方言“小xie”作前缀组成的词组有不少多音节词,如:小(歇)青年、小(歇)年幼的、小(歇)少豪、小(歇)火铳子、小(歇)炉子、小(歇)大毛子、小(歇)二毛子,等等。这是沭阳方言“小”独特的构词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能确定“小”的前缀身份的是“歇小头子”这个方言词。该词按本字应写为“小小头子”,前一个“小”读“歇”,后一个“小”读“晓”,“头子”均为轻声,词义为小男孩。“小头子”是男孩的生理特征,该词用形容词“小”限定了词义,规制了“小”的范围。在该词的前面再加一个“小”,不是实词的简单重复。很显然,这个“小(歇)”已不再有形容词的功能意义,只有在语境中显现出来的搭配、粘附成分意义,此时的“小(歇)”就是词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沭阳方言中,“小”作为前缀,往往还用在两个字的姓名或两个字的名字前,以示亲昵。如小陈刚、小张红、小海军、小海燕。这里的“小”都读“歇xie”,前缀身份更为明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值得注意的是,读“歇(xie)”的“小”并非都是前缀,如“小妹妹”、“小姑奶奶”、“小表叔”等,这里的“小”虽然也读“歇”,但纯属约定俗成,习惯使然,本义还是其形容词“排行最末”的实词意义。另外,有些带“小”的词或词组既可读“晓xiǎo”,也可读“歇xie”,读音取决于各人习惯和语境。如“小箱子”、“小香港”、“小巷口”、“小组长”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读“歇”的“小”,特殊情况下可作临时性修辞运用,有调侃、自嘲、随意轻松的意味 。如:“你这张小(歇)嘴到多会说法子”;“我这双小(歇)腿实在走不动了”;“车里这样热法子,你那小(歇)空调不能开开来呀”;“退休以后打打小(歇)牌,喝喝小(歇)酒,养养小(歇)花,钓钓小(歇)鱼”。这些“小”虽然也脱离了实词本义,但并不是附着在词根上的固定语素,是非常规的偶发性搭配,不能归类为前缀。这里的“小(歇)”不能读“晓”,否则,词义就变了。如:小(歇)嘴——能说会道的嘴。小(晓)嘴——小巧精致的嘴;小(歇)腿——已经疲惫不堪的腿。小(晓)腿——脚踝以上膝盖以下部分的器官组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以“小”为词首的词或词组,都是偏正结构。其结构形式有三:一是“小+动”,如“小看”、“小产”、“小解”;二是“小+名”,如“小肠”、“小票”、“小年”;三是“小+形”,如“小巧”、“小寒”、“小满”。在沭阳方言词缀中,“小”的构词位置与上述词例相同,但其实词意义和限定功能已经虚化。如“小(歇)心”、“小(歇)肉”,均是对小孩的爱称,表达对小孩的极度疼爱,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小”字因其实词意义退化而不具备偏语意义。若将它们读为“小(晓)心”、“小(晓)肉”,则不再是爱称意思了,由此亦可以反向证明“小(歇)”的前缀身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词缀都是由实词逐渐转化为虚词的。因语流音变和实词虚化,大多数中缀和后缀读轻声。前缀处于词根前面,在连续语流中,前重后轻的发音习惯决定了读轻声的前缀基本没有,沭阳方言的前缀“小”读轻声当属特例。沭阳方言“小”读轻声后由韵母iao变为ie,是轻声弱化现象,这种现象在沭阳方言中十分常见。如,“张家”说成“张jie”;“(这杯酒)干掉”,说成“干de”,“(这条鱼)死掉了”,说成“死de了”;“小女婿”,说成“歇女xie”;“老先生”,说成“老先she”;“衣裳”,说成“衣she”或“衣che”;“老鼠”说成“歇老che”;“枕头”,说成“枕te”;“木头”,说成“木te”;“疙瘩”说成“疙te”;“豆腐”,说成“豆pe”。从以上词例看,韵母不论是开口音还是闭口音,不论是前鼻音(沭阳方言将先生的“生”发音为shen)还是后鼻音,都归韵为e。沭阳方言几乎将所有亲属称谓的词尾都轻声弱化了,如“爸爸”说成“爸be”,“妈妈”说成“mān me”,“哥哥”说成“gō ge”,“妹妹”说成“妹me”,“爹爹”说成“dēi de”,“姐夫”说成“姐pe”。而且,轻声弱化后的韵母大多变为e,因为e音最容易发出。所以,“小”在读轻声时韵母由iao变为ie,是轻声弱化的必然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自古以来,“小”的使用频率极高。所有关于“小”的词或词组都源于“物之微(《说文》)”这个原始义项。《现代汉语词典》“小”的项下有260多个词条,若加上各地方言词就更多了。这些庞大的词汇都是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时至今日,“小”已经有多重身份:既是实语素,又是虚语素;既是词,又是词缀,值得深入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总之,沭阳方言“小”作前缀时读“歇xie”,是轻声弱化和词语分类(实词和虚词)的共同结果。这种独特现象既有语法上的构词意义,也有语音上的辨识意义——“小”已经成为构词标识。不得不说,方言很奇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