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木雕家 里门施奈德(上)

周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蒂尔曼·芮</span>门施奈德(Tilman Riemenschneider,1460-1531)</p><p class="ql-block">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木雕家,也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全才艺术家。在威尔茨堡工作期间,有个大画室,并担任市政委员会的职务,随后被推举担任市长。1525年,德国爆发农民战争,芮门施奈德毅然站在了起义者一边,反对主教的教权和教区的领主。随着农民起义被镇压,等待芮门施奈德的是牢狱和刑讯,遭到疯狂的报复。悲惨的境遇伴随芮门施奈德走完人生最后的岁月,他的名声和作品就这样随着他的辞世一同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维普林格祭坛》1485</span></p><p class="ql-block">芮门施奈德承接的第一件大型祭坛订单,委托人是罗腾堡的方济各修会教堂。完整的祭坛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两翼的浮雕和神龛中两组主要群像被保留下来,这两组群像原本应该分列于左右两侧,一组是《哀痛的妇女和圣约翰》,一组是《该亚法和他的士兵》。收藏于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玛德琳祭坛》1492,椴木</p><p class="ql-block">芮门施奈德独立承接的最早的大型作品之一。是为维尔茨堡以北罗恩山区的米内尔施塔特镇圣玛德琳礼拜堂制作的。</p><p class="ql-block">祭坛木雕遗失部分:祭坛顶部的圣母,祭坛基座,祭坛顶部,围绕玛德琳的七天使位于她头顶手持王冠的大天使,用来安置祭坛主体部分的原有木架也已经丢失,值得庆幸的是,《玛德琳祭坛》相当完整地保存下来。如今被收藏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国家博物馆和柏林的国家博物馆中。今天在米内尔施塔特圣玛利亚一玛德琳教堂中所看到的《玛德琳祭坛》是一件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玛德琳祭坛》局部</p><p class="ql-block">玛德琳(抹大拉的玛利亚)是米内尔施塔特教堂的主保圣人。玛德琳长达30年独居洞穴辟谷苦修。芮门施奈德为了突出女性身上的 “原罪”,他把玛德琳刻画成一个全身披满毛发的女人,玛德琳只有乳房、双膝和脚裸露在外。这一设计让玛德琳充满了野性的魅力,同时表现出她强大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玛德琳祭坛》基座</p><p class="ql-block">基座上是四尊福音使徒的坐像,这些使徒是按照《四福音书》的顺序排列。由左至右依次是带天使的马太、带狮子的马可、带公牛的路加和带鹰的约翰。马太的天使和约翰的鹰被遗失了,这两个配件应该是与人物主体分开单独雕刻的,马可和狮子、路加和牛则是完整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亚当》1493</p><p class="ql-block">玛利恩礼拜堂南门侧壁上面的《亚当》和《夏娃》塑像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维尔茨堡市议会</span>委托芮门施奈德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亚当》和《夏娃》这两尊雕塑是彼此呼应的,他们仿佛正是对方的一个镜像。他们的身体都是以大正面直接面对教堂前的广场。《亚当》的重心放在了左腿上,右脚稍微向前探出半步,头轻轻地歪向左侧,上身却努力拧向右边;与他相对的《夏娃》用右腿支撑着身体,她左脚向前,头侧向亚当的方向,上身则相反。两个人都用左手拿着无花果树叶,遮盖自己的私处。为了体现《夏娃》的原罪,她的右手抓着苹果,这是原罪的象征。还有一条蛇高高地昂起头,攀附在她的小腿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主教鲁道夫二世席琳贝格墓碑》1498</p><p class="ql-block">陈列在维尔茨堡维尔茨堡主教座堂正堂,红色大理石雕塑。鲁道夫二世主教老人身穿主教法衣,头顶法冠。左手紧握曲柄的牧杖,代表着宗教神权,右手扶着长剑的剑柄,剑尖直指地面,象征着世俗权力。在主教的脚边有两只抱着盾徽的狮子,狮子拥抱的徽纹。主教腰际左右的纹章,都代表了他的家世出身。在他头部有两个天使手擎着另外一对盾徽,这是维尔茨堡大主教和弗兰肯公爵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主教鲁道夫二世席琳贝格墓碑》局部</p><p class="ql-block">1495年,鲁道夫二世主教93岁高龄去世。墓碑上的鲁道夫主教是一个老人的形象,身穿主教法衣,头顶法冠。《墓碑》是一件无论设计还是工艺均属上乘的作品。鲁道夫主教是芮门施奈德最主要的保护人和赞助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血祭坛》1505</p><p class="ql-block">传说,圣血是由圣物组成,它包括在“最后的晚餐”从圣杯里洒出的一滴酒,它变成了基督的血;圣徒彼得、圣保罗和圣安德里亚斯的血滴;耶稣荆棘冠上的碎片。这滴“血”被封存在一颗蛋形的水晶里,两个天使共同扶持着的十字架的交叉点上。</p> <p class="ql-block">《圣血祭坛》局部</p><p class="ql-block">这座大型木质祭坛是受陶伯河上的罗腾堡市议会的委托为圣雅各布教堂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圣血祭坛》局部</p><p class="ql-block">在神龛中,犹大左侧没有胡子的那位门徒眼睛低垂,右手向下指着。左右两侧折翼上的浮雕也与神龛上“最后的晚餐”这一核心情景形成时序上的线索。</p> <p class="ql-block">《圣血祭坛》局部</p><p class="ql-block">祭坛的左翼展现了逾越节前夕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圣血祭坛》局部</p><p class="ql-block">右翼是耶稣在被犹大出卖后的祷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