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好书推荐《家庭的觉醒》〕

姗姗

<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天带着小伙伴们线下共读了《家庭的觉醒》这本书,整理了感悟分享给大家,特别好的一本家庭教育书籍,值得品读!</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开车需要考取驾驶证,找工作需要考试,结婚需要领结婚证,可是当父母,我们持证上岗了吗?</p><p class="ql-block"> 无证上岗的父母,很容易陷入教育的迷思,如“认为孩子有好坏之分”“总想控制孩子”“我对他这么好,他(她)应该怎样怎样?”......这些教育的迷思让很多父母陷入育儿的焦虑恐惧烦乱之中,丝毫感受不到养育儿女的乐趣了。</p><p class="ql-block"> 要想告别当下诸多的教育迷思,走向觉醒,做觉醒的智慧父母,我推荐大家看这本《家庭的觉醒》。</p><p class="ql-block"> 《家庭的觉醒》,这是一本所有家长都应该阅读的书,这本书引领父母们走出教养迷思,创建支持与成长的家庭场域,真正给到孩子爱、鼓励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如何改变孩子,而是唤醒父母的自我觉知,让父母们看到自己的问题,努力改变自己,才能引导孩子更好地成长。养育孩子的核心不在于改变孩子,而在于改变父母。我是一切的根源,也就是说,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身为父母,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孩子最需要的只是这三件事:“我是被看见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很重要的”。正如《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博士提到的:人的一生都在寻求的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其实是一样的。孩子们如果在家庭里找到这三样东西,他们就会在内心中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积极阳光的人。</p><p class="ql-block"> 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书中提到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天性,多去鼓励孩子做自己。生活中我们要多用鼓励的方法和孩子交流。比如,面对孩子把玩具收拾的非常整齐,我们应该说:妈妈注意到,你能够认认真真把散落在地下的玩具一点点收拾起来,并且摆放的整整齐齐,你真是一个能干的孩子。这样的具体的描述式鼓励,比起一句简单的你真棒的夸赞,相信更能让孩子知道做的好地方在哪里,相信他以后会越来越清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相信相信的力量,孩子感觉好,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今年礼仪培训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词:共情。很开心,在这本书中我又一次看到。共情,即同理心。当我们真正与他人产生共情时,我们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不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我们会试着学会抛弃自己的期望,专注于当时交流的过程。更多体会他人的感受,在共情中更容易解决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亲子关系,在为人处事中的各种关系中,多学会换位思考,不自觉地置身于共情中,我们自身的亲和力也一定会提升。</p><p class="ql-block"> 工作中,很多人也会经常被一些情绪困扰。书中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会经常表现出带有控制欲的、苛刻的、愤怒的情绪呢?这个情绪的“自我”来自哪里呢?其实,这个“自我”取决于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的过去影响着我们的今天。童年记忆中有黄金,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从镜子中检视自己,通过学习来不断的觉醒。</p><p class="ql-block"> 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懂,是爱的前提,会爱才是真爱。通过《家庭的觉醒》,汲取书中之精华和营养,不断改变我们的认知,提升我们的思维,学会更好的跟孩子交流沟通,努力创建一个安全、有爱、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