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解三国(29)诸葛亮为什么没跟哥哥去东吴做官?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题字:军旅作家、书法家王培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常言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东汉末年豪杰并起的乱世之下,共事一主、同佐一方的骨血至亲有不少,像追随刘表的剻越剻良兄弟,刘备帐下的马良马谡哥俩,孙权身边的张纮张昭堂兄弟,辅佐曹操的荀彧荀攸叔侄,扶曹篡魏的司马父子,等等。</p><p class="ql-block">那么,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前,为什么没跟着在东吴先做长史、后转中司马的哥哥诸葛瑾去做官呢?</p><p class="ql-block">是诸葛瑾在避嫌吗?肯定不是。是哥哥看不上弟弟的才华,抑或东吴不需要这样的人才吗?更不是。</p><p class="ql-block">诸葛瑾当年是因避祸而去的江东,自己立稳脚跟后,无论是从他的角度,还是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都应该让弟弟去江东,和他一起同佐孙权。毕竟诸葛亮是才华出众之人,并且已近“中年”(诸葛亮“出山”跟随刘备时已27岁,按当时人的平均寿命,相当于现在的40多岁),作为哥哥有责任有能力、也有可能为弟弟在东吴谋个一官半职。</p><p class="ql-block">分析来分析去,可以判断,大概率不是诸葛瑾不让弟弟去东吴,而是诸葛亮不想去东吴。</p><p class="ql-block">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愿意去东吴呢?</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按《三国志》的说法,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他跟哥哥去东吴,并不是担心在哥哥的罩盖下,自己难有出头成势之日,而是觉得东吴不是他的最佳去处。在他看来,东吴凭一己之力“单挑”强大的曹操是没有胜算和前途的,不仅自己在东吴实现不了“鸿鹄之志”,而且哥哥的仕途也难以久远。</p><p class="ql-block">话又说回来,如果诸葛亮满足于一官半职,或许早就去投靠叔父诸葛玄生前依附的刘表了。</p><p class="ql-block">所以,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是在等待或寻找能够独成一极,有实力有潜力联手东吴,共同抗衡曹操的第三方。他坚信,凭自己的才华,辅佐一位可以信赖的当世英雄,完全能够促成“天下三分”之势。这无论于国于家、于瑾于亮,都是上上之策。而刘备的德才及其“三顾”之诚,让他的“宏图大略”见到了曙光,觉得“出山”的时机成熟了。</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形篇》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诸葛亮的“先隐后出”,实际上是一种“先胜而后动”,与孙子“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是高度契合,或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的。</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p><p class="ql-block">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