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中国画到底在画什么?</b></font></h3><h5><font color="#808080">(图/張無疾)</font></h5>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仔细看看每一位大师,没有一个人不是绝高的书法家,也没有一个书画大师是用笔不精妙的。当然,精通了用笔的也未必就是大书画家了,但是不能精通用笔的人,一定谈不上大师。就只是用笔这一点,已经让今天大多数的书画家终生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font></h3> <h3> 为什么呢?书画之道既是天道。不知天道,怎么可能晓得“书”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呢。</h3> <h3> 本来这个“道”字,是每一个书、画、篆刻家最基本应该参透的东西。否则,连天理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人,乱搞些东西出来,蒙人家点钱没有多大的关系,可是人家出了钱还弄些垃圾回去脏人家眼睛,害了一个人也罢了,还要脏人家全家,乃至子孙后代,不知道会脏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这个罪过可真的是大得离了谱了。</h3> <h3><font color="#010101"> 可是,今天的书画家眼里就只有那臭皮囊了,把功夫全都用在了整型美容上面,看怎么蒙得了人家的眼睛,使出浑身解数也就是要讨得人家的欢心,只要人家大大方方掏腰包,自己也就满足了。却忘了自己手上拿着的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随随便便的就被我们搞得个稀烂给拿去卖了。这就是今天的整型书画篆刻家的实质了。 </font></h3> <h3> 这形上的东西就真的那么重要吗。</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家都知道学习孔孟的文章,却没有人学习孔孟的尸体。为什么不学习文章里面的精神,而要学习文章呢?为什么不去学习精神里面的“道”,而要去学习文章里面的精神呢?</font></h3> <h3> 孔孟者尸体也,文章存焉;文章者尸体也,精神存焉;精神者尸体也,“道”则永存。</h3> <h3> 别以为毛笔就是画国画的了,真正能够画国画的是人;别以为人就是画国画的了,真正能画国画的是人的意;别以为意就是画国画的,真正能够画国画的就只有“道”了。</h3> <h3><font color="#010101"> 唯有能通“道”的人才可以写出通天理的线,画出通天理的画,也才堪称大师。有不知天理而德高望重的大师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所以不要靠洋人的称赞,也别靠名人的吹捧,更不要自我陶醉。天大,地大,却没有人说天好大啊,地好大这样的话!说的只会是盆好大,碗好大的问题。</font></h3> <h3> 一个中国画家所应该具备的不是盆盆碗碗所装的那么点东西,而是该有天地一般的胸怀,否则你的作品怎么可以容人,怎么可以感人,怎么可以惠泽于人呢?</h3> <h3> 真正的艺术是只有付出而没有索取的,人民币怎么可以决定他的价值呢。没有一位大师不是用尽了毕生精力才有所成就的。</h3> <h3> 文化这个东西,并不是因为你读的多,看的多就可以了,就有文化了。文化的关键其实就在一个“化”字上面,读的多而不把他读懂,那是没有什么用的,很多没有读过书的人其实却是很有文化的。</h3> <h3> 能把文章写得好的,那只是文彩好而已,并不等于就有了文化了。只知道读书而不把他好好读懂,并融汇贯通,说实话,还真不如不要读的好呢,读得越多就越是害人了。如果不信,就看看今天那些文章诗词和成堆成堆的书吧。有多少不是在显摆自己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文,背了多少诗,我到想问,把书拿来读了,看了,背了干什么的哦?不会是为了显摆吧?连读书就是为了读出一个理来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有搞懂。还读来干什么呢?究竟又该读个什么出来呢?又该读出一个什么理呢?天理!</h3> <h3> 如果一个读书的人没有读出一个天理来。哪怕把天底下所有的书都读遍了,不管人家的书有多好,装在肚皮里也就变成了垃圾,除了可以摇头摆尾,咬文嚼字,再外加上一点自以为是,可以说,剩下的就只有害人的分了。</h3> <h3> 可悲的是,害了人连自己都还是不知道呢。真不是我危言耸听。略微翻点历史来看看,就明白得很了。我喜欢说中国现在有13亿认识字的文盲,其道理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了。</h3> <h3> 作为一个书画家,能写“意”才是关键:其学识和修养决定了作品的意境,若是要想意境高远,没有人生的真谛作为依托。试问,究竟该怎么个高法呢?又能高到哪里去呢?</h3> <h3> 真的就是发一发所谓的激情吗?我们的这些激情,究竟包含了一些什么东西呢?自己发热了,要所有人来赔我们发热吗?</h3> <h3> 好好想一想,真还是只有好好的学习,静心的修养,否则就搞一点美术也就可以了。若是一齐喊“等于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不过千万不要说“中国画只有向西方学习”才有出路哦。“止增笑耳”!</h3> <h3> 中国画的这个“意”不是什么匠心就可以办得到的,他是作者文化,修养,阅历等各方面的自然流露,谁也没有办法可以勉强得来的,能够自然的才可以称得上上乘,哪里是人力能够办得到的呢。</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808080">——轉自:中国书画论坛网</font></h5> <h5><font color="#808080">注: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