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景色美 气势恢宏外八庙

朱本鹤

<p class="ql-block"> 朋友,你听说过承德避暑山庄吗?你曾到过承德避暑山庄吗?如果还没有,那就让我带你走近避暑山庄吧!</p><p class="ql-block"> 1703年,地处燕山腹地,清康熙帝用文武兼修、满汉兼纳、中西兼学的帝王胸怀缔造了一座皇家宫苑。这座皇家宫苑按大清皇舆版图选址布景,体现了国家的统一,集中华盛景于一园,展示了国运的昌盛,融华夏文明五千年,书写了民族的团结,她就是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p><p class="ql-block"> 承德原名热河,公园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建于公元1703——1792年,面积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2倍,紫禁城的8倍,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宅与同期建造的英国白金汉宫和俄罗斯圣彼得堡齐名,并称为当时世界三大政治、军事中心。</p><p class="ql-block"> 康熙皇帝从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除鳌平吴,到自信而又从容的步入这座他亲手缔造的塞外园林,这半个世纪,康熙皇帝走过的是一条艰难的路,他确实是辛苦了,难怪他在这“避”字中的“辛”上多加了一横。避暑山庄很快成了大清帝国仅次于紫禁城的第二个政治、军事中心,以实力为后盾的围猎游戏,以和谐共荣为目的的杯觥交错年复一年,深邃的政治情怀以及复杂的军事目的,消融在塞外热河这片幽静的园林中,艺术与政治无声无息地化解在一片烟水葱茏、香烟袅袅的美景之中。中国北部边疆从此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时期,一个团结的多民族的中国开始形成。</p> <p class="ql-block">  走进“避暑山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承德山庄及周圈寺庙景区导游全景图》,让你对景区一目了然。她和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列为全国四大名园。</p><p class="ql-block"> 宫殿区是避暑山庄的主要建筑群,集中于山庄的南端,虽为皇帝的夏宫,但这里木柱古朴,座基低矮,青砖灰瓦,不饰彩绘,完全是北方民居朴素淡雅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p><p class="ql-block">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诸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p> <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乾隆以三字定名的36景:</p><p class="ql-block">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p><p class="ql-block"> 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 </p><p class="ql-block"> 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p><p class="ql-block"> 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p><p class="ql-block"> 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p><p class="ql-block"> 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p><p class="ql-block"> 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p><p class="ql-block"> 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p><p class="ql-block"> 知鱼矶、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宫殿区是避暑山庄的主要建筑群,集中于山庄的南端,虽为皇帝的夏宫,但这里木柱古朴,座基低矮,青砖灰瓦,不饰彩绘,完全是北方民居朴素淡雅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过了内午门,就是“澹泊敬诚殿”。殿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全部用楠木改修,故又称楠木殿。面阔7间,进深3间,面积583平方米,窗扉精雕蝙蝠、卐字、寿字、卷草等图案,每当阴雨之际,殿内楠木浓香扑鼻,殿内悬康熙御笔“澹泊敬诚”匾额。</p> <p class="ql-block">“澹泊敬诚”起用于《易经》“不烦不扰,澹泊不失。”意思是:清心寡欲,不追求功名利禄,以诚立信,待人至诚。澹泊敬诚殿殿前有外、内午门、朝房、乐亭,后有四知书屋。大殿建在大理石砌筑的台基上,为青砖布瓦卷棚歇山式建筑。清帝每年在万寿节和举行庆祝大典时,均在此接见国内各民族首领、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乾隆四十五年七十大寿时,接受班禅六世自西藏来山庄祝寿,乾隆还在此接受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落首领渥巴锡,也在这召见过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书 紫檀边嵌玉字对联屏。</p> <p class="ql-block">钟表馆展出的钟表有一部分是欧洲进口的,还有一部分是清宫廷造办处、广州或苏州等地制造的。这些钟表不仅计时准确、造型精美,而且融音乐、绘画、机械和科技于一体,从中可以领略到百余年前中外钟表制造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进入钟表馆,首先看到的是《前言》,对钟表馆进行概述。</p><p class="ql-block"> 在中轴主古建筑复原和配殿专题展览的原则指导下,设计有《澹泊敬诚》、《四知书屋》、《烟波致爽》、《延熏山馆》、《乐寿堂》、《慈禧生活》、《万壑松风》、《浮片玉》8个史迹复原陈列。另开辟有《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由来》、《山庄概况》、《秋武备》、《八旗制度》、《承德碑刻》、《清代工艺品》、《宫廷戏曲艺术》、《帝后御容》和《宫廷陶瓷、髹漆、珐琅、玻璃、轿舆、挂屏、金银铜锡器和精木家具》等项专题展览,再现了清帝在塞外的生活画面。</p> <p class="ql-block">本图展出是十八世纪英国造的钟,分别左边是“铜镀金四鹿鸣时钟”,右边是“铜镀金龙马吐水洋人打钟”。</p> <p class="ql-block">铜镀金三人自鸣钟。</p> <p class="ql-block">康熙帝御制诗:《咏自鸣钟》。</p> <p class="ql-block">铜镀金犀牛表。</p> <p class="ql-block">铜镀金山羊表。</p> <p class="ql-block">嵌白石座自鸣钟。</p><p class="ql-block"> 由于清朝帝王强烈的好奇心和占有欲,使皇宫及皇家园囿成为钟表最为集中的典藏地,皇帝成为拥有钟表最多的收藏者。历史上避暑山庄所藏钟表300余座,既有来自英法国家的舶来品,也有清宫造办处和广州等地制作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四知书屋”原名是康熙起的名字,叫“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乾隆起了现今之名。它位于澹泊敬诚殿后,乾隆帝亲笔手书“四知书屋”横匾,“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p> <p class="ql-block">万壑松风殿。清帝在此殿召见朝臣及各族王公,处理军国要务及举行大典前后更衣休息之处。据载,清帝在此召见了喀尔喀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三世、四世、班禅六世、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p> <p class="ql-block">  康熙时,皇太后来避暑山庄,居住在西峪的松鹤清樾,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在正宫东面另建一组八进院落的建筑,题名松鹤斋,以供皇太后居住。当年,松鹤斋内“常见青松蟠户外,更欣白鹤舞庭前”。</p> <p class="ql-block">此殿展出的部分瓷器。</p> <p class="ql-block">青花瓷壶、瓷盘。</p> <p class="ql-block">青花缠枝莲卷唇铺首衔环耳瓶。</p> <p class="ql-block">慈禧统治中国四十八年,使中国更加衰弱。</p> <p class="ql-block">而慈禧个人生活非常奢侈,通过她日常生活用品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展出慈禧七宝用品。</p> <p class="ql-block">  描金带彩象牙梳篦、洋烟、白玻璃香水瓶。</p> <p class="ql-block">此门位于“烟波致爽”殿西侧,是妃子侍寝进出之门。俗语“皇帝不急太监急”、“走后门”等语出此地。</p> <p class="ql-block">  湖区位于山庄东南,面积49.6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有大小湖泊八处,即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银湖、镜湖及半月湖,统称为塞湖。</p> <p class="ql-block">湖洲区有一个金山岛,金山原是江苏镇江长江边上的一个岛名,康熙帝南巡时多次到此,返京后命人在避暑山庄修建了金山岛。</p> <p class="ql-block">  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p> <p class="ql-block">  “芝景云堤”,康熙三十六景中第二景,仿杭州西湖中苏堤、白堤景而建,夹水为堤形似芝字,它连接如意洲环碧、月色、如意三岛,凭高远眺这一堤三岛,酷似一株灵芝草。</p> <p class="ql-block">如意洲北端相连一小岛,小岛上仿浙江嘉兴烟雨楼的形式,修建了一组楼房,也取名“烟雨楼”。</p> <p class="ql-block">  湖区总体结构以山环水,以水绕岛,布局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组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世界的构图。</p> <p class="ql-block">1994年,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外八庙实则为12座庙宇,如众星捧月一般环绕避暑山庄,金碧辉煌的寺庙中因其中8座寺庙住有喇嘛,归北京理藩院喇嘛印务处管理,也就是直属中央。</p><p class="ql-block"> 它是依照西藏、新疆、蒙古喇嘛教寺庙的规制围绕避暑山庄修建的12座寺庙,从西北至东南依次是罗汉堂、广安寺、殊像寺、普陀宗城之庙(也就是小布达那宫)、须弥福寿之庙(也称班禅行宫)、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安远庙、普乐寺、溥善寺、溥仁寺。</p> <p class="ql-block">  修成一座庙,胜养十万兵,康熙乾隆在避暑山庄周边依照西藏、新疆、蒙古藏传佛教寺庙的样式,共修建有12座喇叭寺庙,作为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觐见皇帝期间使用的礼佛场所。乾隆继承康熙的治国理念,他的大手笔是在避暑山庄周围,因事因时构建了一个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寺庙群,因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称为“外八庙”,它们依山环庄、众星拱月,放眼望去,一片金碧辉煌,与简朴典雅的山庄宫殿形成鲜明对比,汉式、藏式、汉藏结合式的建筑风格,彰显出康乾二帝兼容并蓄的胸怀和安抚边疆的良苦用心,圣明之君,人心所向。</p><p class="ql-block"> “外八庙”是因承德地处北京和长城以外,故称“外八庙”,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p><p class="ql-block"> 1982年,外八庙作为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4年12月,“外八庙”与避暑山庄一起被列入到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普佑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这一年适逢乾隆皇帝50寿辰,其母皇太后70寿辰的喜庆之时。在普宁寺东建立了喇嘛诵经的扎仓(即寺院的附属经学院),此经院即成为后来的普佑寺。</p><p class="ql-block"> 普佑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坐北面南,布局呈长方形。1964年,普佑寺因雷击起火,大部分建筑毁于大火,仅存山门及四座配殿,经过整修的普佑寺,于1996年6月27日正式向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  普佑寺是承德外八庙喇嘛的“经学院”(藏语称扎仓)。学习内容分为显宗、密宗、医学、历算四大部分。这里不但培养外八庙的喇嘛,蒙古各部的喇嘛也选送到这里学经。</p> <p class="ql-block">  普佑寺简介。</p> <p class="ql-block">  普佑寺的建筑式样以汉族为主,与普宁寺围培相连,东西59.3米,南北116米,占地面积0.68公顷。</p> <p class="ql-block">  普宁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乾隆皇帝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冬十月,厄鲁特蒙古四部来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为纪念这次会盟,乾隆仿照康熙与喀尔喀蒙古会盟建立多伦汇宗寺先例,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这座喇嘛寺。</p><p class="ql-block"> “普宁”意思就是“安其居乐其业”、</p><p class="ql-block">“永远普宁”。“普宁寺”总体布局为四进</p><p class="ql-block">院落,前半部分为汉式禅宗寺庙建筑,但是登上高耸的金刚墙,后半部分建筑风格立刻就变了,藏式寺庙的白台黄瓦跃入眼帘,涌出了一个汉藏合一的视觉高潮,这里也是汉藏结合式寺庙的开端。过了“大乘之阁”,它虽以藏式为基础风格,但它那一大四小五座汉式建筑的攒尖顶直刺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占地22万平方米,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普陀宗乘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山门内是砖拱结构、黄色琉璃瓦覆顶的方形碑亭。三开间的碑亭外墙为红色,四面开劵门,汉白玉须弥座台基。碑亭正面券门左右各有一金色转轮。碑亭内立有三通石碑:中间为乾隆御制《普陀宗乘之庙碑记》龙纹边石碑;东、西分别为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乾隆御笔《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记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及清廷对该部的抚恤。</p> <p class="ql-block">  “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大乘之阁”里面供奉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这尊佛像通高22.8米,腰围1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大佛面容俊美,体态匀称,手中各执不同法器,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重约110吨。</p><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这座庙宇是乾隆为了母亲崇庆皇太后八十寿辰而建,乾隆在庙中立御制碑《普陀宗乘之庙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文字简介。外八庙最引人注目的是普陀宗乘之庙,它好像已成了外八庙的代言人,它是乾隆皇帝为万里东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在此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俯瞰看图。</p><p class="ql-block"> 它依山而建,原先建筑60余座,现存40余座,主要看点是独具藏传佛教风格的建筑——大红台中心顶上屋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五塔门高10多米,为藏式白台,中有拱门3座,正中拱门上方嵌有乾隆帝题额“广圆妙觉”,白色墙上设有三层17个梯形红色盲窗。白台之上排列有五座喇嘛塔,自西向东分别为红、绿、黄、白、黑色,用彩色琉璃砖砌筑。门前有石象一对。五塔门是藏传佛塔过街塔的一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  五塔门前有石象一对,象征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p> <p class="ql-block">  五塔门之后,是一座清式三间四柱七楼三劵门红黄绿琉璃牌楼。三券门以汉白玉为边饰,牌楼上七楼,计一正楼、二次楼、二夹楼、二边楼,覆盖黄色琉璃瓦,正楼次楼用歇山,二夹楼用夹山。</p><p class="ql-block"> 明间正楼前额有乾隆御题“普门应现”四汉字和相应满文,后额为“莲界庄严”,二次间额各镶黄琉璃双龙戏珠图案。牌楼前有月台,周围砌女儿墙,正中及左右设有踏道,月台上另有石象一对。凡来瞻礼者,王、头以上及喇嘛准入,其余官职仅许在琉璃牌坊瞻仰,不得入内。</p> <p class="ql-block">  外八庙其实是指,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八座寺庙,主要建筑有罗汉堂、广安寺以及殊象寺和普陀宗教之庙、小布达拉宫、普宁寺、广缘寺、普佑寺,同时还有安远庙、普乐寺以及溥仁寺和溥善寺等寺庙。</p> <p class="ql-block">  通高43米的大红台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的巨大基座高约18米,称为“大白台”。白台用花岗岩大条石砌筑,壁设3层梯形盲窗。矗立其上的大红台高25米,设7层明窗和盲窗。南面正中嵌饰黄绿相间的汉式垂直琉璃佛龛6个,供无量寿佛,寓乾隆69寿辰。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下东、西、南三面共墙嵌80个黄琉璃龛,供80尊无量寿佛,寓皇太后80岁寿辰。</p> <p class="ql-block">  侵华日军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侵占承德,占领时长达十三年之久,日军所刻文字,就是在白合东门内、外的墙面上和白合第一段台阶上墙体的东、南两侧的墙面上。</p> <p class="ql-block">  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思,也被称为小布达拉宫。其中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中最为宏大精美的建筑,万法归一意思是:天下万法,终归于此,它在大红台群楼空井正中,殿顶部高出周围群楼,是一座正方形七进大殿,四角稍间收进一半,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鎏金鱼鳞铜瓦,四条屋脊饰有波状鎏金瓦,藏式法铃宝顶,殿顶使用头等金叶14000多两,金顶下就是悬挂由乾隆御匾的中心“万法归一”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