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天,偶然间在“瑛乐知音”平台上看到著名指挥大师——郑小瑛教授要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讲座,我如获至宝,欣喜若狂,迅速找杨靖老师报了名。</p><p class="ql-block">后期通知需要遴选,我又失落了一大半…</p><p class="ql-block">每天都在祈祷:如果能像中彩票那样中了该🈶多好!!!</p> <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我是一个幸运的人。</p><p class="ql-block">这次旁听学习,380人报名,仅60多人被选中。</p><p class="ql-block">而我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意外的惊喜。</p><p class="ql-block">所以,我相信:世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是你累积的善良。</p> <p class="ql-block">2023.12.27日,早早的来到了中国音乐学院,终于在上课前十五分钟见到了心中永远的女神——94岁的郑小瑛教授。激动之情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她气度不凡的神情、炯炯有神的目光、如若洪钟的声音、流畅缜密的思维都给我留下来难以磨灭的印象!</p><p class="ql-block">94岁啊,耄耋之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周:合唱指挥课</b></p> <p class="ql-block">郑教授每天三个小时的亲自讲授➕两个小时的现场指导,让在场的学员深深感动!</p><p class="ql-block">这种敬业、这种付出、这种奉献、这种无私的精神,也深刻地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学员!</p> <p class="ql-block">“会说话的手”——这是本周最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郑教授强调:“指挥要有一双会说话的手,它不仅只是优美的动作,更需要文化的修养与音乐的技能,这些都需要用一生来修炼。”</p> <p class="ql-block">排练间隙,我们都不约而同的去请教郑教授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郑老师总是给予我们不厌其烦的讲解和示范。</p> <p class="ql-block">另外悄悄地告诉你们:我心心念念,终于摸到了这本神秘的绿色外皮、黄色里页的珍贵曲谱。——它是1965年郑小瑛教授的老师留给她的曲谱《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快70年了,曲谱中的分析内容依然生动如初。👍👍👍</p> <p class="ql-block">郑教授助教——杨乐乐老师,完美的为大家诠释了“会说话的手”。她在排练期间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只有不断的排练、摸索,才有可能更多的将理论转化为实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周:乐队指挥课</b></p> <p class="ql-block">本周最大收获:读乐队总谱的技巧</p><p class="ql-block">分析曲谱的调性、内容、曲式、结构等</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对乐队排练的知识接近于零。虽说音乐都是相通的,但拿到那些高难度曲谱,还是心生胆怯…这也促进了我更要认真学习的步伐和信心!</p><p class="ql-block">这些天,郑教授和舒雅助教在给乐队排练时,我场场不落,认真记笔记,并跟学员们切磋研讨,也掌握了基本的乐队指挥的方法和规律。</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节课,中国音乐学院李心草院长来到了现场,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了早年跟郑教授学习的经历和难忘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珍贵的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无法用言语表达对郑老师的感恩之情,只能以一束鲜花代表心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爱您”——这就是我们全体学员的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郑小瑛教授的助教——杨乐乐老师是我们晋城市太行风合唱团的常任指挥,不仅带我们拿了第四届黄河大合唱全国邀请赛唯一最佳演唱奖还赴海南拿了全国一等奖,并于2021年为我们太行风合唱团成功举办了“十周年音乐会”等等。再见杨老师依然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p> <p class="ql-block">代表太行风合唱团为杨乐乐老师送上一束鲜花:“我们都想您”!</p> <p class="ql-block">郑小瑛教授亲笔为我签名,定格最温暖的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最遗憾的是:没能参加汇报演出,没能看到中国院指挥系五位小同学的精彩演出。</p><p class="ql-block">因为九号当晚我们太行风合唱团有演出,所以需要极速赶回。</p> <p class="ql-block">“郑小瑛音乐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一直在前行的道路上…</p><p class="ql-block">首先要感谢辛苦付出的杨婧婧老师:没有您的平台搭建,就没有我们这两周的所见所学!</p><p class="ql-block">其次要感谢杨乐乐乐老师、舒雅老师的热情助教:有了你们,音乐周的旋律更加精彩!</p><p class="ql-block">还要特别感谢中国音乐学院李心草院长对我们旁听生的大力支持!</p><p class="ql-block">最后要特别特别感谢的就是郑小瑛老师:有了您,我们的指挥学习才得以更上一层楼;有了您,所有指挥爱好者的梦想就有了理想的支撑;有了您,国民音乐的素质就会翻倍上升;有了您,人们的爱国情怀也会更加深沉和执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