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探秘(九)

可心

<p class="ql-block"> 毛公鼎——课堂笔记</p> <p class="ql-block">毛公鼎和前期的青铜器比起来显得比较简朴,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因为西周厉王以后政治上不太稳定,而且外族侵扰,所以整个经济处于一个衰退的状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青铜工艺处于一个停滞的阶段,在器形和纹饰上都没有很大的创新,也没有什么突破,只是一些很简单很保守的装饰纹,所以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就是一个程式化的过程,就是做出来的鼎都差不多。</p><p class="ql-block">毛公鼎腹内有铭文32列,共计497字,这篇铭文是目前我国所有青铜器金文最长的一篇,气势宏伟,结体庄重,笔法端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至今都是金文书法的典范。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p><p class="ql-block">这篇铭文是一份完整的“册命”,是一篇长篇讲话,主要记录了周宣王命其臣毛公厝所作的事。周宣王是周厉王之子,西周倒数第二个皇帝,即位之时整个政权并不稳固,而且就是西周厉王以后政治上还是不太稳定,加上外族侵扰,周宣王觉得自己好像危机重重,然后任命毛公一个官职。毛公是谁呢?从铭文来看,应该是西周宣王叔叔辈的人物,是周宣王的一个长辈,所以整篇铭文里面周宣王- 直对他很尊敬的称呼,叫父瘖父瘖,并委派了他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务,所有内外的政务都要由毛公瘖来管理,包括官员的考核,并且还有个重要使命,哪怕是周宣王自己下的命令,只要毛公瘖不同意,就可以让下面不执行,这就说明周宣王对毛公瘖非常信任,什么事都让毛公瘖来决定,这样做的前提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毛公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巩固周宣王的王位,要让国家太平,人民变得富裕。纵然西周宣王给贤祖毛公歆简政放权,企图以此重扶周王朝的颓势,但周朝和之前的夏、商还有之后的诸多王朝一样,很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篇铭文直观的反映了西周宣王时期的社会的政治形态。</p> <p class="ql-block">围绕着毛公鼎,有三个疑团至今无人解读。</p><p class="ql-block">第一、国之重器,为何于田间地头现世?</p><p class="ql-block">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毛公鼎是在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现世的,是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地的时候,从地里挖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只要通晓历史的人,都知道鼎在商周时期的重要性,那是国之重器,只有王侯之家才有的东西,而往往类似这样的古鼎,都跟随主人深埋于地下,连考古队挖地几十米,都很难挖到,怎么可能被一个农民,在地头挖地就能轻巧地挖出来呢?</p><p class="ql-block">假设一、有盗墓贼盗墓,从地下盗出古鼎,由于古鼎太重不好带,于是暂时埋在别人地头,等过一阵再来取,不料运气不好,被挖地的董春生给挖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假设二、山洪爆发冲毁了古墓,古鼎被泥沙裹挟而下,埋于山下的地头,碰巧被董春生挖出来。</p><p class="ql-block">假设三、古鼎根本没有随主人葬入古墓,而是在运送过程中,发生了兵变那样的意外,人死了,古鼎掉落于地,后被泥土所埋,被董春生挖出来。</p><p class="ql-block">可是无论哪种假设,都不太合理,考古学者们想破了头,都无法真正判定古鼎的来历。</p><p class="ql-block">第二、多人拥有均遭横祸,是否有诅咒</p><p class="ql-block">玩古董的人都有禁忌,很多出土的冥器,是带有诅咒的,像老马那样的收藏界大佬,也都有忌讳,有些东西不能碰。</p><p class="ql-block">先来说说毛公鼎的诡异之处。</p><p class="ql-block">在董春生挖出毛公鼎后,搬到家里用清水洗干净,发现里面有字,觉得很稀奇,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来看。有古董商人在看了之后,决定出银子三百两。</p><p class="ql-block">在道光时期,300两银子是什么概念?道光初年,一斤猪肉约10文钱,一亩良田约5两银子,200 两银子可以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p><p class="ql-block">古董商人在把古鼎运走的过程中,另一村民董治官认为卖便宜了,不让运走,于是古董商用重金行贿知县,以私藏国宝罪把董治官下了大狱。怎么样,古鼎一出世就是巅峰,被县官定为国宝了。董治官最终死于监狱,而董春生也好不到哪里去,据传死于坠坡,就是掉到坡底下摔死了。</p><p class="ql-block">古董商人运走古鼎之后,曾经向清代著名篆刻家张燕昌之子张石瓠讨教。没几天,古董商家中失火,烧死了独子,古董商人把古鼎卖给了另一个古董商苏亿年。</p> <p class="ql-block">咸丰二年(1852年),苏亿年把古鼎带到北京,以一千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老客户陈介祺。苏亿年和他哥哥苏兆年经营古玩店,这么多年来买卖一直不错,可自从转手毛公鼎之后,生意就不行了,没几年哥俩相继去世。</p><p class="ql-block">陈介祺是清代晚清著名的金石专家,潍坊人陈介祺,陈介祺是道光年间的进士,曾经官拜翰林院兼修,学识渊博,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尤其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收藏鉴赏研究著名多达三四十种,在世界上了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晚清及民国的史学界、考古界、金石学界、书法界、收藏界、古文字学界无不尊他为翘楚。鲁迅先生也说过,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p><p class="ql-block">陈介祺喜欢金石收藏,有意思的是他将收藏的好多青铜器拓片送人,也出书把自己的收藏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研究。惟独这件毛公鼎,破解了部分铭文,认为这是一个叫毛公的人所铸,于是定为“毛公鼎”。</p><p class="ql-block">陈介祺认为太珍贵了,始终密不示人,而且还给子孙定了三条规矩,不准做官、不准经商、不准念佛信教,意在让子孙潜心读书,免遭世间各种纷扰暴露家藏。</p><p class="ql-block">陈介祺这个人相当了不起,他慢慢年纪大了,立了三条遗嘱,第一个不做官,第二个不经商,第三个不信佛,不搞迷信,临死前家里的家产一分三份,毛公鼎归第二个儿子陈厚滋。可奇怪的是,没10年时间,陈厚滋就生病死了。第二个儿子还有儿子,就给了陈介祺的孙子--陈孝笙。说来也巧,他们有一个同乡和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相当熟悉,那么陈介祺孙子陈孝笙把消息放出来以后,这个同乡把消息一传出去以后端方就心动了,想要把毛公鼎收下来。</p><p class="ql-block">生性爱财的陈孝笙起初因为家人的反对,曾拒绝过端方一次,但是没想到,端方第二次又通过中间人开出价码,而且第二次的报价让陈孝笙无论从哪个角度都难以拒绝,后来端方做到直隶总督,怎么样,地方官员中的最高级,他要的话怎么办,再加上在原价上加了一万两银子,另外又答应给陈介祺这个孙子写张任命书,让陈孝笙到湖北银元局去当一年官,这下陈介祺孙子心动了,成交!毛公鼎卖给了端方,但这张介绍信,任命书是假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上面敲的是一枚闲章,没有效力的,不是公文图章。这就落空了,最后陈孝笙郁郁而终。</p> <p class="ql-block">陈家有人后来根据这个事情,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楚人轻问周家鼎,尤物从来不福人。写的是自家的遭遇,但好像也是对毛公鼎后继收藏者们命运的一个预言。</p><p class="ql-block">端方作为正白旗的满人,开始的时候金石鉴赏水平并不高。他毕竟是个武将出身,因为曾经和陈介祺在一起乱插话,被陈介祺训斥过,正因为这样的训斥,激起端方的求知欲,后来也成为赫赫有名的收藏鉴赏家。就在想方设法弄到毛公鼎的第二年,端方居然死掉了。恰巧川湘鄂三省民众发起保路运动,清廷命端方率湖北新军一部入川平乱,不料新军哗变,端方和弟弟端锦被杀,兄弟俩的头颅被游街示众。</p><p class="ql-block">端方死后,虽然家里在依旧拥有包括毛公鼎在内的大批青铜收藏,但是端家很快就家道中落了。</p><p class="ql-block">他女儿出嫁,想把家里的毛公鼎作为陪嫁。嫁给谁呢?嫁给姓袁的叫袁项城家里,河南的袁项城是谁呢?是袁世凯儿子,可是袁家不要这个东西,觉得这个毛公鼎好像不吉利,他们有些怕了,后来端家就把它抵押给了银行,俄国商人办的华俄道胜银行。</p><p class="ql-block">1926年前后,北平大陆银行有个总经理谈荔孙认为国宝放在外国银行不妥,向端家表示愿支付较低利息把毛公鼎放在自己银行质押,端家表示同意。随后,这位谈行长向华俄胜道银行赎出改存,不过这么一折腾,毛公鼎的下落被广为扩散,连一些外国人也开始打毛公鼎的主意了,很多社会人士发表文章反对国家文物流出中国,更反对端家枉顾民族大义把国宝卖给外国人,在这一片声浪中,就又有了一位收藏毛公鼎的人--当时中华民国交通总长兼交通银行经理叶恭绰,听说外国人要购买毛公鼎,他非常着急,下决心要把毛公鼎留在国内。</p><p class="ql-block">叶恭绰收了毛公鼎后把鼎放在自己的上海的寓所懿园,可是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叶公绰仓皇间来不及转移毛公鼎就匆匆忙忙逃到香港避难,人在香港的叶恭绰反复思虑觉得鼎不在身边不放心,就赶紧联系当时西南联大外语系的侄儿叶公超委托他去上海把鼎带到香港来安放。</p><p class="ql-block">叶恭绰那个时候有一个小妾,姓潘,年纪很轻,看看现在这个世道是日本人的,而且她有个相好的都看中了这个宝贝,想变卖换钱,发一笔横财,可突然侄儿叶公超回来了,把毛公鼎要完璧归赵,这样他们的想法就落空了。于是向日本人告密,日本宪兵马上出动,把叶公超抓起来,让其说出毛公鼎的下落。这个东西哪能给日本人呀,这可怎么办呢?后来他想了个办法,有人来探监的时候,吩咐别人去伪造一个跟毛公鼎一模一样的东西,就是仿品假货,来冒充一下。仿造的水平也是炉火纯青,让日本人收下了假的毛公鼎,把叶公超放出来了,叶公超为保护毛公鼎整整被关押了1个月零19天。</p><p class="ql-block">叶公超被释放后,没两年就混得家里没钱卖米,孩子生病都没钱救治,不得不把毛公鼎典押给银行。</p><p class="ql-block">一个叫陈永仁出资赎出毛公鼎,不久陈永仁生意接连失败,百病缠身,他在抗战胜利后把毛公鼎捐献给了国民政府。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毛公鼎给运到了台湾,成为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今天季老师课堂讲解,毛公鼎的传奇故事,讲述着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灿烂的文明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