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香甜的米胖糕

灯火阑珊

<p class="ql-block">  米胖糕,也称冻米糖,是本地人比较形象的叫法。米,胖了以后,制作成的糕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小时候,米胖糕是过年的必备食品。也是年味食品中,准备时间最长的,每年中秋节过后、番薯陆续开挖时,就该开始筹备,前后三个多月。</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是个小脚老太太,在大集体的年代,田间地头的农活她是干不了了,但家里的家务,都是她包了的。我们一家九口人,烧饭喂猪,洗涮打扫,养鸡养鸭,赶猫打狗,家务活还是很多的。遇上过节,还得准备点吃的,特别是过年,吃的东西,都是奶奶负责准备。</p> <p class="ql-block">  制作米胖糕,首先得熬糖。那时候的糖 ,是用番薯和麦芽熬成的,叫纯糖。每年的中秋节过后,生产队就该开始挖番薯了,分到家那些挖破的、个小的番薯,就是熬糖的原材料。具体的熬糖流程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奶奶要先孵化麦芽。</p><p class="ql-block"> 竹帘子上铺上稻草,把水浸过的大麦籽均匀的铺撒在稻草上,再盖上一层稻草,同时将稻草打湿,放在门口的围墙上晾晒。不等稻草完全晾干,又用水打湿。如此几次三番,在温度的作用下,过不了多久,绿油油的麦芽就长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把番薯切碎,和麦芽混在一起放大锅里熬,锅铲不断地搅动,防止糊了。熬到一定程度,举起锅铲,看到顺着锅铲流下来的液体成片状掉下来,奶奶就对在灶台后烧锅的我说:“成片了,成片了,熬好了。”至于番薯、麦芽、水的配比,已完全没有印象,这种熬糖需要熬上好几次才够用。</p> <p class="ql-block">  晚稻糯谷收割完以后,就该冻冻米了。冻米的原料是糯米,糯米用水浸泡一段时间,放饭甑里蒸熟,注意不能蒸太熟了,要保证饭粒一粒粒还是可以分离的。刚出锅的糯米饭实在是太香了,奶奶会盛出一小碗,拌上一点点红糖,递给吞咽着口水的我,饭粒虽然很硬,但真的好吃。</p><p class="ql-block"> 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在圆竹席上,乘着冰冻天气冻上几天,再摊开晾晒,在冬天懒洋洋的太阳下,完全嗮干后留着备用,这就是冻米。为什么要冻上几天,我也不太明白。</p> <p class="ql-block">  一般到了农历十二月的中下旬,压制糕点师傅说今天晚上要来压糕,奶奶白天就开始炒冻米了。生活困难时,嗮干的冻米是用淘洗干净的细沙粒在大锅里炒得,那炒冻米的声音,听着就牙酸。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就用油炸了,炒(炸)出来的冻米就是米胖。</p><p class="ql-block"> 制作师傅一般都是晚上上门,熬好的纯糖在锅里加热,米胖倒进锅里搅拌均匀,起锅倒在案板上的模板框,表层上撒点炒熟的芝麻增加香味。经过师傅的压榨、切片,米胖糕就制作完成了。看似简单,但这过程中糖与米胖的配比、锅的热度、刀的切工,都体现了师傅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除了米胖,还有番薯丝、玉米等炒(炸)熟后,也可以压制成糕点。当天有几个品种的糕点,就用报纸包上几条,作为压制师傅的辛苦费,不用另付工钱。</p><p class="ql-block"> 那个晚上,奶奶说: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只要不吃坏身体。那种开心,那种快乐,实在难以言表。整间屋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仿佛都弥漫着米胖糕的香甜。</span></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正月里招待拜年客人,米胖糕是必不可少的。客人走了以后,还要装上一碗,让客人带回家,不能空手回去。也有拜年的孩子,一路玩耍回家,肚子饿了,在路上就把糕吃完了,到家又不敢如实说,难免造成亲戚之间的误会。</p><p class="ql-block"> 就那么一点米胖糕,也不能几天就都吃完啊,还有客人要招待呢。于是母亲会把装米胖糕的坛子,藏到大花床顶上,想着应该是安全的,因为床的四周只有四根细柱子,人是没办法爬上去的,可她不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啊。那时农村老房子的阁楼是没铺楼板的,禁不住诱惑,我带着弟弟妹妹,硬是从阁楼爬到床顶上,那摇摇晃晃的床顶,至今想来还有点后怕。母亲后来发现米胖糕少了也觉得奇怪,知道原委后,一顿臭骂是少不了的,但她再也不敢藏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日子过好了,一年到头都可以吃上米胖糕,可怎么也吃不出儿时的那种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