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妇女、儿童艺术章牌

天高云淡

“战争,让女人走开”,这是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在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一句。但女人从来没离开过战争,妇女和儿童多是战争的受害者。<br><br><br>1945年铜国的暴行铜章BLIN作品<br>正面一名年轻女子和她的孩子已经死亡,倒在地上,三名德国士兵正离开了一个村庄,他们刚刚烧毁了村庄的房屋;背面一个站着哀悼死者的女人,在她身后,是一个地球仪,上面可以看到北非、西班牙、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在这些不同的国家面前,有一条象征希特勒野蛮行为的巨龙。下面刻着纳粹屠杀地点的名称:阿索、奥拉多夫·特维尔·夏多夫布兰特、文森堡、瓦莱里安山等。 1919年法国国家孤儿镀银铜章Vernier作品<br>上面是牺牲的士兵,下面玛丽亚女神安慰失去亲人的兄妹。 1915年法国一战防御铜章Boisseau作品<br>一个半裸的男性站在橡树下,犁和农具在旁边,右手拿着一把断剑,在他的左边蹲着一个赤裸的惊恐女人,她带着一个婴儿和一条狗。表达了法国乔夫雷元帅的号召,即“死在原地,而不是屈服”,代表了一个脆弱的平民群体,他们被战士的英勇保护,免受敌人的伤害。 <p class="ql-block">法国一战殉难的城市银牌Desvignes作品</p><p class="ql-block">正面三个悲伤的少女,或掩面而泣,或低头哀思,或默默祈祷,背面铁丝网围绕下的城市名称:阿拉斯、兰斯、索伊松。</p> 法国一战寄托哀思的女子铜章PERSIN作品<br>雪松下,陷入哀思的女人,巨大的棺裹文字是祖国,表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 法国1915年一战食品供应铜章PROUVE作品<br>玛丽亚女神在安慰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抱着婴儿的母亲。 法国战争经历者铜章银章Lamourdedieu作品<br>正面一个衣服被撕破的年轻女子,瘫坐在地上,孩子躺在她的腿边,身后是她家的废墟,下方文字是这里是野蛮人经过的地方;背面远处一名受伤的男子拄着拐杖,在护士的搀扶下行走,近处一名富有同情心的女人安抚一个哭泣的女子坐在石头上,女儿紧靠在她身上,文字英勇、善良。 比利时1917年战争残疾孤儿铜章银章DEVEREESE作品<br>左下方文字Colonies de debiles(愚蠢者的殖民地),右下方文字Nous les sauverons(我们会拯救他们),正面描绘了一个由残疾儿童组成的舞蹈队和一位在树下喂男孩喝水的女士。背面描绘了一名士兵从战争中回家并拥抱他的两个孩子。<br> 1916年比利时孤儿之家铜章MARIN作品<br>正面年轻的女子右手抱着失去家庭的孤儿,左手安抚战争中受伤的女孩,背面文字“孩子,如果你饿了,如果你冷了,如果你的家是沙漠,如果悲伤让你难以忍受,到孤儿院来,我们会爱你的” 比利时一战帮助战争孤儿铜章DUBOIS作品<br>正面孤儿之家的场景,背面是顶着风雪背景离乡的母亲和孩子。 1916年比利时一战送别银章 1915年比利时一战逃亡铜章 1914年轰炸安特卫普铜章Mauquoy 作品<br>一战时德军首次使用齐柏林飞艇轰炸安特卫普,轰炸目标并非堡垒,而是安特卫普的居民区。这引起了极大的恐慌,这种情绪很容易就蔓延到比利时守军当中。1914年10月10日,有着“国家堡垒”之称的安特卫普向德军投降。<br>屋内的妇女和儿童无处躲藏,窗外的安特卫普大教堂陷入战火之中。 意大利二战东非战场士兵侮辱妇女铜章Monti作品<br>头戴钢盔的士兵拖拽着毫无反抗的赤裸妇女。 德国黑色耻辱铜章Karl Goetz作品 <br>一战德国战败,被法国人欺辱的世界经典名章。正面图案是一个面目狰狞猥琐的法国兵头像,上方的文字用德文写着“保卫莱茵河”,下方为法文“自由,平等,博爱”。时间为1920年,讽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约的虚伪。背面图案为抽象的表现方式,一位德国女性被绑在带有法国钢盔的男性阳具上,寓意德国人民所受的耻辱。上方的文字“黑色的耻辱”。 1920年茵河上的好色之徒铜章Karl Goetz作品<br>  一战后法国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由,出兵德国,正面表现法国利刃从刀鞘中抽出,一群法国士兵在侮辱德国妇女;背面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国士兵成群结队欺侮妇女的场景。 戴钢盔的法国公鸡银章Karl Goetz作品<br>正面是代表法国的不可一世、横行霸道的公鸡形象,文字是“黑色的耻辱”,背景为法国士兵当街对德国妇女的暴行。 1920格斯勒帽子铜章Karl Goetz作品<br>德国作家、戏剧家席勒创作的戏剧,讲述奥地利总督格斯勒,在奥国统治瑞士百年庆典时在阿道夫城广场上令人将他的帽子挂在广场柱子的顶上,命令所有经过的人必须向帽子致敬。威廉·退尔和儿子杰米拒绝向帽子敬礼被奥国士兵抓了起来,没收了他随身带的弓箭。<br>格斯勒听说威廉·退尔是一名神射手,命令他去射放在杰米头上的苹果。威廉·退尔取回弓箭时巧妙地取走两支箭。当他射中苹果后,另一支箭不慎从腰带里滑落下来。格斯勒问他,这支箭用来干什么?威廉·退尔说,先生,如果我第一支箭射死了我儿子,那么这一支箭就是用来射死你的!狂怒的格斯勒下令把威廉·退尔抓起来关进监狱。途中湖上刮起风暴,威廉·退尔在船夫和村民们的帮助下逃出生天,用箭射死了格斯勒,随后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推翻了格斯勒的统治。<br>正面赤身裸体的妇女被绑在巨大的手臂上,一群士兵在围观,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指挥着一名丑陋的人拿树枝在戏耍妇女,背面格斯勒的帽子立在中间,不服从的人被抓走,一个士兵抓着小女孩的头发向向后拉扯。 德国1919年铜章——我爱你们Karl Goetz作品<br>正面是1914年8月德军入侵比利时和法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穿着女士高脚靴的统治者以谎言和欺骗发动了战争,背面是失去双腿的士兵和悲伤的家人。 191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逝世20周年铜章Karl Goetz作品<br>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还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被年轻的皇帝赶下宰相职位的铁腕人物,作出了这样一番预言:“我去世20年后,威廉二世的皇冠便会保不住!”1898年7月30日,俾斯麦病逝,享年83岁。<br>正面文字在我去世多年后,我想站在我的毕业典礼上,看看这个德国国家在世界上是否曾经存在过。背面表现在他逝世二十周年正值一战德国战败之际,一匹瘦马、地上的短剑、掩面而泣的妇女和扬长而去的大兵,都是对战败后的德国的真实写照。 1921法国占领莱茵银章<br>持枪的法国大兵羞辱赤身裸体的德国妇女 掠夺萨宾妇女铜章Nicolas Poussin作品<br>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一位部落领袖罗穆吕斯早就觊觎萨宾女人。在萨宾城正在欢庆的节日里,他们冲进城去,掠夺萨宾妇女和她们的财产。从此,双方展开了长期的战斗。画面左侧,一个罗马人正把一萨宾女人抱在怀里,女人四肢乱动,疯狂挣扎,试图从他那强有力的臂膀中挣脱出来。屠杀与抵抗的搏斗在向四周展开,每一个士兵显得疯狂和可怕,女人们都是充满绝望的眼神。这是一场人性与兽性的搏斗。 英国阿玛戎之战铜章vechte作品<br>中央是战神的女儿、阿玛戎女王希波吕忒(Hippolyta)双手被缚,半跪于箭矛甲盾中,周边是阿玛戎女战士与希腊人混战厮杀的场景。在古希腊人的传说中,阿玛戎人是居住在亚速海或小亚细亚黑海沿岸的一支完全由女性组成的好战部族。古希腊人与阿玛戎初次战斗时,阿玛戎大败,大量女俘被希腊人用船运走。船运至中途,女俘们造反,杀死了全部押运的希腊人。她们不会驾船,只得随波逐流,漂泊到小亚细亚的斯奇提亚国一个叫克律姆诺伊的地方,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女儿国。这个部落订出了一条族规:凡想生育传代,一定先要在战场上至少杀死一个男人,否则不许婚嫁。所以阿玛戎人生性好战,尤擅弓箭。为了学好射术,她们都将左乳切除,由此可见其尚武的精神。<br> 1939年美国章牌设计师协会新世界和平与旧世界战争铜章Edward Cartan作品<br>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惊恐地回忆战争的场景。 毕加索格尔尼卡铜章<br>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为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