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亚位于土耳其的安纳塔利亚高原,这片土地曾经历了几百万年前的三座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的岩浆和岩灰流至此遇冷凝固,形成一层厚厚的凝灰岩。凝灰岩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和日晒雨淋的侵蚀,再加上洪水冲刷,构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地貌,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全球最神奇的十大美景之一。</p> 乘上卡帕多奇亚的热气球升高望远,蜿蜒数十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怪石林立,今人称奇,令人震撼。 公元二世纪,在基督教刚兴起时残遭镇压的早期基督徒们,为了躲避宗教迫害而藏匿于此,他们为着信仰开始在这里的山岩中建造洞穴居所、洞穴教堂,礼拜堂、修道院等建筑,并在教堂内绘制壁画。多少年来,他们的努力构成了卡帕多奇亚地区特殊的文化景观。1985年,整个卡帕多奇亚地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div><br></div><div>观赏卡帕多奇亚自然景观的最佳方法无疑是乘坐热气球,以上帝的视角从空中俯瞰。"卡帕多奇亚热气球"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热气球旅行之一,曾被CNN评选为 “全球七大气球冒险旅程之一”,是游卡帕多奇亚绝对不容错过的项目。<br>乘坐热气球除了提前预定外,还需要一定的运气。 <br></div> 卡帕多奇亚的热气球每天只在日出半小时前升空一次。如果风速过强,因为安全员原因当天的飞行会被取消。深秋时节多为强风天,导游告诉我们一般只有三分之一的早晨气球允许放飞。但跟着好友刘明和江方旅游一直以来运气都是不错的,在到达卡帕多奇亚的当天晚上就收到了好消息;“第二天早上可以飞”。全团驴友欢呼雀跃! 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我们起床出发匆忙赶到热气球起飞现场。 <div><br></div><div>伴随着轰隆隆的喷火声,眼看着我们的热气球一点点膨胀,直至竖起。<br></div> 当热气球升到垂直于吊蓝位置时,服务人员就帮我们跳进载人吊蓝。 每一个巨大的热气球可以承载大约20多名乘客。大家挤在狭小的气球吊蓝中,看着我们的气球和别人的热气球一起冉冉升空后兴奋不已,充满了对热气球空中之旅和卡帕多奇亚绝美景的无限期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升空的气球逐渐多了起来。 <div><br></div><div>此时东方已见霞光,五颜六色的热气球均以升空,把天空妆点的热热闹闹,场面异常壮观。<br></div> <div><br></div><div>随着日出的接近,天一点点的放亮,卡帕多奇亚神奇的地貌已逐渐变得清晰可见。<br></div> <div><br></div><div>热气球时而升上高空,时而又落入谷底,对卡帕多奇亚地貌的感受因距离远近而截然不同。<br></div> <div><br></div><div>望着天空中漂浮着的各色的热气球,俯瞰着卡帕多奇亚的美丽地貌景色,尽情欣赏着卡帕多奇亚造型奇特、形狀各异的岩石,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br></div> <div><br></div><div>"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太阳露头前的瞬间。<br></div> <div><br></div><div>随着热气球再度冉冉升起,我们看到了太阳露出第一缕阳光。愉悦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br></div> 旭日的光芒,满天的彩球,晨光照耀下的奇特的地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目不暇接,相机快门之声不绝于耳。 旭日照耀下的气球闪出金色的光芒,与奇特地貌背景交相辉映,绚丽多姿,令人窒息。 <div><br></div><div>在热气球上居高临下,俯瞰玫瑰谷,看到的是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无数像蘑菇、树桩、尖塔一样的石笋和石柱,在荒谷中拔地而起,难怪人们称这里是精灵的世界。<br></div> 此时的玫瑰谷周围挤满了观赏热气球景观的人群。 <div><br></div>热气球落地前,驴友们合影留念,这绝对算得上一次不平凡的经历。 <div><br></div><div>飞行结束,热气球降落在田野上。热气球主人打开香槟与众游客共同庆贺飞行成功,向热气球乘员颁发飞行纪念证书 。<br></div> <div><br></div>早餐过后开始了卡帕多奇亚地面的探奇之旅。 乌奇萨尔城堡(Uchisar Castle), 又称为“乌奇萨要塞”。是在一座在60米高的巨岩上开辟建成的要塞,是整个格雷梅地区(Göreme)的制高点,也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 因为地势险峻且视野开阔,为了防御外敌,早期的定居者在这块巨大的岩块内开凿了四通八达的洞穴(从内部的洞穴房间穿过,即可到达顶部),并躲在裡面居住,当地人也就以此城堡为中心开始发展村落。现今石穴屋已不再住人。 (乌奇萨尔城堡背面) 乌奇萨尔城堡是这里绝美的地标,从城堡正面观景台上远远望去,在灰色山丘上,从上到下有十几层人工开凿的洞穴,排列有序,像巨大的“蜂巢”,充满斑驳碎石的沧桑感。 从某种角度看乌奇萨尔城堡也像是“鸽子屋”,它下面的山谷(就在观景台脚下)就是著名的鸽子谷(Guvercinlik Valley️)。鸽子自古就是这里人的信使。 <div><br></div><div>鸽子谷里有一大片像波浪一样的岩石褶皱群,神秘而壮观。<br></div> <div><br></div><div>在乌奇萨尔城堡四周也有几座规模较小的石头山和石穴屋,形成了洞穴之家 。<br></div> 在卡帕多奇亚地区到处都能看到这种洞穴之家,在空旷中凸现着原始荒凉之美。 <div><br></div><div>现今,有些洞穴之家被改造成了旅馆,也成为卡帕多奇亚的一大特色。<br></div> <div><br></div><div>在从乌奇萨尔城堡到格莱梅露天博物馆的途中,车窗外闪过因多次火山爆发岩层叠加而形成的地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这里的奇岩地貌酷似月球的表面,《星球大战》也在此拍摄外景。<br></div> <div><br></div><div>车行不到一刻钟就来到了格雷梅博物馆。<br></div>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Goreme Open Air Museum)位于格莱梅村(Göreme)附近的一个陡峭的山谷之中,是一个在石筍林立的自然地貌上修建的石窟建筑群,包括石窟教堂、礼拜堂和修道院。 露天博物馆浓缩了卡帕多西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露天博物馆之一,也是卡帕多西亚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格雷梅地区到处是耸立着的石峰和断岩,许多岩洞如蜂巢般穿插在岩石之間,而岩洞內部又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成为相互贯通的高大房間。 格雷梅的意思是“让你看不到”。公元二世纪,在基督教刚兴起时残遭镇压的信徒们,为了躲避宗教迫害而藏匿于此。经历了漫长的一段时期,到了公元10至12世纪,已有近十万基督教徒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到这里。为掩人耳目,也是为着信仰,基督教徒们在隐蔽的山谷之中将山体凿空修建教堂,绘制壁画。 据称到 13 世纪时,格雷梅区域的山洞已密如蜂巢。在这看似荒无人烟的悬崖绝壁中,隱藏着不計其数的古老的岩穴教堂。 格雷梅地区有许多洞穴教堂,但格雷梅露天博物馆的洞穴教堂更为集中、规整,维护得更好。目前的格雷梅露天博物馆汇集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特色的石窟教堂,基本上每处教堂门前都立有石碑简要介绍教堂历史和布局。<br> <div><br></div><div>石窟教堂景点相对分散且高矮错落,要想按图将所有的教堂都走一遍,既耗时又费力。有限的时间内只能挑几个有代表性的。<br></div> <div><br></div><div>格雷梅露天博物馆教堂结构是在岩洞中凿出经典的十字拱形和圆顶造型,最大的亮点是教堂内仍保留着的色彩斑驳的精美壁画。壁画多是用红色、黑色、蓝色颜料在岩石上直接刻画描绘形成,这些色彩明艳而清晰的壁画描绘的都是《圣经》故事,画中的人物传神,惟妙惟肖。<br></div> <div><br></div><div>后人为了便于区分,根据每座教堂壁画的内容及特点分别进行了命名,下图列出的是14个相对有名的教堂名称和位置。<br></div> 3号“苹果教堂”(APPLE CHURCH)得名于壁画中某人手持苹果;5号“神蛇教堂”(SNAKE CHURCH)的壁画描绘的是圣乔治击退蛇的场景;“拖鞋教堂”(SANDAL CHURCH)壁画中的人物个个穿拖鞋;那个“无名教堂”(UNNAMED CHAPEL)是因为没有壁画;“黑暗教堂”(DARK CHURCH))因没有窗户、光线昏暗而得名,而也成了壁画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黑暗教堂”是格莱美露天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岩窟教堂,巴兹尔教堂(St. Bazil Church)也属于最著名的石窟教堂之一。 <div><br></div><div>下图列出的都是博物馆教堂内保持完好的珍贵名画。<br></div> <div><br></div><div>教堂内部的空间也同时令人惊叹不已。非常好奇,如此坚硬的岩石没有现代化的开凿工具,教堂是怎么挖成的?导游介绍说火山石灰岩外部坚硬,内部相对松软,挖成的洞穴墙壁接触空气后会变得像岩石一样异常坚硬,既便是多层洞穴,结构的坚硬度一点不成问题。<br></div> <div><br></div><div>在8、9世纪的“破坏圣像运动”中,一些壁画遭受了空前的浩劫,有的全部被毁,有的将人物的脸部刮去。虽历劫灾难,破坏严重,仍保留可见。<br></div> 总之,卡帕多奇亚格莱梅露天博物馆是一个结合了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旅游景点,是了解土耳其卡帕多奇亚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人们都说:到土耳其,一定要去卡帕多西亚,如果到卡帕多西亚只能去一个景点,那一定是格雷梅博物馆。 卡帕多奇亚似乎一切都是洞穴的,洞穴居所,洞穴教堂,洞穴旅馆,包括洞穴餐厅。中午就餐的洞穴餐厅,内部空间巨大无比。 <div><br></div><div>奥兹科纳克地下城(Ozkonak,Underground City】是当时卡帕多奇亚地区的基督徒为了躲避迫害躲藏的地方,这个地下城约有八层的地底洞穴,目前只开放五层。<br></div> <div><br></div><div>地下城迷宫隧道狭小曲折,深邃幽闭,但是通风井设置巧妙,甚至还有防御入侵的石轮锁。<br></div> 卡帕多奇亚有30多处类似的地下城,每个地下城足以容纳上万人居住,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只能感叹古人非凡的智慧和毅力,更留下了许许多多千古之谜。 卡帕多奇亚的另一个内容是参观陶器之乡。<br>阿瓦诺斯(Avanos)是著名的陶器之乡,红河穿过小镇中心,这里产出的陶器就是由取自红河的红粘土而制造的。整个小镇因做工精美和极富艺术性的陶器而闻名。<br> 小镇中的这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阿拉丁家族陶瓷艺术馆(Alaaddin Ceramic Family Art Gallery)也在洞穴之中。 艺术馆中所出售展示的陶瓷器件做工精美,艺术性极强,但价钱绝对不菲。 <div><br></div><div>主人向我们展示了该地区3000年前的制陶工艺,这也是卡帕多奇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br></div> <div><br></div><div>游客也被邀请上来试试手。操作不熟练,其结果就是一个令人捧腹的经典笑话,给驴友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br></div> <div><br></div><div>离开陶瓷艺术馆后的下一站是玫瑰谷。<br></div> 玫瑰谷( Rose Valley)因山谷从远处看呈玫瑰色而得名。 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由慢慢风化的岩石組成。这些高耸陡峭特大号的圆锥形岩层形态各异,有的象蘑菇、有的象筍尖,有的如烟囱。 这类形态各异的奇石被统称为“妖精烟囱”,因而玫瑰谷的另一个名称叫烟囱谷(Fair Chimney Valley)。 “精灵烟囱”实际是三百万年前火山爆发的岩浆和岩灰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凝灰岩,再经过年长日久的风吹日晒和侵蚀之后,凝灰岩的表层往往又覆盖了一层较薄的火山熔岩,冷却后形成了较坚硬的玄武岩壳。而它下面的凝灰岩层却比较松软。在阳光的暴晒和风霜雨雪的侵蚀之下,松软的部合剝蚀殆尽,在地上形成峡涧沟壑;比较坚实的部分残留下来,形成千姿百态的岩石山丘,就是今日看到的极为罕见的“精灵烟囱”的奇石景观。 十八 世纪法国旅行家Paul Lucas最先发现此处,后世人陆续来访,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地貌奇观才被广为人知。 <div><br></div><div>除了“烟囱谷”外,玫瑰谷还有一个名称叫“爱情谷”,这难道是因为这类“单蘑菇头烟囱”的形状?<br></div> <div><br></div><div>这个仙人烟囱貌似有两个蘑菇头。<br></div> <div><br></div><div>也有三头的。<br></div> <div><br></div><div>这个像骆驼精灵烟囱”的肚子里是一座教堂,是公元5世纪时隐士圣西蒙的隐修所,到现在仍然保留完好。<br></div> <div><br></div><div>放眼望去,成群结队的圆锥形石柱冲天而立,奇特而诡异,简直就像是外星人的杰作。<br></div> <div><br></div><div>接近黄昏时,大片的石笋石柱在夕阳光的照耀下绚丽多姿,异常迷人。<br></div> <div><br></div><div>忙碌了一整天,回到洞穴酒店(Narcissos Cave Hotel)后已入夜多时。<br></div> <div><br></div><div>第二天一早又是天未亮起床。<br></div> <div><br></div><div>日出前赶到玫瑰谷边,看到的是另外一种不同的热气球景观。虽然不如上帝视角看到的那么壮观、震撼,但对于没有机会坐上热气球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br></div> <div><br></div><div>在离开卡帕多奇亚之前同团驴友与导游Richard(左六)一起合影,以庆祝这次令人难忘的卡帕多奇亚之旅的成功。<br></div> 卡帕多奇亚之旅的确令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