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摩旅故事之挺进珠峰11

颐养天年

<p class="ql-block"> 离开来古冰川,天色暗了下来,如果现在赶到镇上,肯定住不上宾馆。目前是旅游旺季,G318沿途各处旅馆宾馆爆满,我们又没有预订房间,临时寻找住宿处,一定落空。正无计可施,队长突发奇想,他要带领大家去藏胞屋里住宿。这个主意正合我意,既解决了今晚的住宿问题,又可以体验一下藏族风情,一举两得,大家一拍即合。藏族同胞具有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付主人食宿费,估计这个交易能成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见几户藏胞的房屋座落于地势平坦的然乌湖附近,队长带头直接冲着房屋宽敞、气派的那户民居开过去。队长礼貌地敲门,出来一位40多岁的汉子,我们说明来意,主人立即让我们进屋。果然不出我之所料,藏族同胞热情好客、诚实豪爽是我敬重他们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把四辆摩托车整齐停放在宽大的院子里,主人把我们引进客厅,那客厅宽敞但不明亮,因为白天都是开着灯的。为了保温,门窗紧闭,借助瓦数不大的一只灯泡光线,可以看清客厅两方是长长的沙发,另外两方是两个高大的货架。最显眼的是那货架上金光闪闪的各种坛坛、罐罐、钵钵之类的物品,不知道是不是属于文物,但知道那就是藏族同胞展示富有的一种方式。那些家什每个都价值不菲,但不相信是纯金或者纯银制造,全是纯铜外面镀金镀银。据说他们的富裕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有了余钱就购买一些镀金的、镀银的家什放屋里。再有更多的钱就将大部分捐给寺庙,因为他们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佛教就是他们的世界,寺庙就是精神天堂。捐了款还有余钱就买一条金腰带,或者买几条。他们有再多的财富都只需要带在身上,人在哪里财富就到哪里。</p> <p class="ql-block">  藏胞的物质生活极其简单,一年四季就吃酥油茶、糌粑,偶尔吃些牛羊肉,身体素质好得很,也不缺什么微量元素。感叹我们愚昧的汉胞,一辈子都讲究吃好、吃饱,不遗余力追求各种美食,结果吃出一身毛病。我们汉族家里,哪家没有一大抽屉药品?而藏胞家里没有任何药物,附近没有药店,也没看见有卫生院,估计他们很少生病。</p> <p class="ql-block">  大家将行李收拾停当,在宽大的沙发上坐下,主人早已准备好了酥油茶。我们折腾了一整天,没有好好吃过一顿正餐,只吃了一些自带的点心充饥,大家都早就又饥又渴了!突然来了酥油茶,有雪中送炭的感觉,个个喜出望外。关键是今天的酥油茶特别好喝,口感美妙!为啥有这种感觉?一方面是我们饥不择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家酥油茶浓度高,口感自然不一样。多年前就喝过这东西 ,但是餐馆制作的酥油茶是水多酥油少,口感不怎么样。就像我们本地的豆浆一样,餐馆里冲水太多,喝起来味道淡淡的,自己制作的豆浆那口感会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  我连喝四碗没歇气,谁知那三个其他省来的年轻人也会喝,同样猛喝一气!主人接连制作了四铜壶都被我们喝光了,三个年轻人毫不客气,不断提醒主人再来一壶!我观察到那藏胞主人表情复杂,肯定在心里想这四个家伙咋那么能喝呢?当然年轻人也是有底气的,因为我们要付费的,到时候你把所有费用一起算上就是。</p> <p class="ql-block">  主人也是豁出去了,只要铜壶空了,马上又制作一壶过来,我估计每人都喝有七八碗,那碗不大不小,和我们吃饭的碗差不多。这时候才感觉不渴了,也不怎么饿了,疲惫的身躯得到迅速恢复,个个都来了精神。不断向主人提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主人也毫无保留地用不熟练的汉语回答各种问题。</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的时候,女主人和她儿子也回来了,儿子有二十岁出头,他父母估计四十多岁。一家三口都长得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材匀称。他母亲要是生活在城市,化妆品往脸上一抹,把嘴唇涂红就是美人一个。</p> <p class="ql-block"> 女主人用电高压锅为我们煮米饭,用其他锅是煮不熟米饭的,男主人和儿子陪我们唠嗑。现在是儿子唱主角,他拿出自己上山挖回来的虫草给我们看,完了又在货架上拿出一样稀奇古怪的药材来让我们开眼界,就是几只乌黑的,只有拇指大小,没有长毛的死鸟!看起来有点恶心。据年轻人说那是治疗风湿病的特效药,要卖200元一只,名叫“雪鸡”。他的汉语不标准,说了几遍我才弄清楚说的是雪鸡。外国人就知道它的价值,不远万里,前来购买。他这个死雪鸡的来历是这样:雪鸡是生活在雪线附近的一种野鸡,春天繁殖的时候,小雪鸡出壳没几天,身上还没有长毛,突遇雪崩!小雪鸡被埋后冷冻起来,来年或者几年后雪融露出雪鸡尸体,牧民捡回家就当珍贵中药卖。不知道是什么人发现它的药用价值,无论它有多“特效”,我是不会买的,就是白送也不会要,因为看起来恶心。要是在我们四川盆地内,过不了两天就腐烂了,在那海拔5000米的地方,不知道藏胞家放了多久,仍然完好。</p> <p class="ql-block">  大家交流正酣,女主人的米饭已经煮好了,见她抱来一捆鲜青菜,用刀切了在锅里炒。知道那青菜是从院子的另一边小块菜地里折来的菜帮子,那片菜长得郁郁葱葱,十分养眼。这里一年中难得的几十天种菜季节,其余时间都是冰天雪地,什么农作物都没法种。女主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用锅盖盖得严严实实的,不时掲开锅盖铲几铲又盖上。过了半小时,我怕青菜煮烂了,自作主张掲开锅盖夹了一片菜尝了一尝,还是生的!真意想不到,高原上烧不开水、煮不熟饭这是知道的,菜都炒不熟没见识过!</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里介绍一下藏胞家里的生活用火:客厅中间放一台铜制的灶,灶的体积比较大,长一米多,宽有七十厘米,高有五十厘米左右。上面有两个用火口,一大一小,分别用于煮饭和烧水。有一个添柴口,可以关门的 ,有烟囱从屋顶直接通屋外。用火做饭时,铜灶全身发热,就是个大的取暖器,整个客厅暖融融的,比空调还惬意。并且屋里无烟无灰尘,这是政府专门为藏区设计制造的,一台价值上万,藏胞购买铜灶,政府给予补贴。</p> <p class="ql-block">  那青菜都下锅有四十分钟了,大家早饿了,实在等不及,都说管它熟不熟,可以开饭了!于是各自拿碗,满满添上一碗饭,就着一样炒青菜🥬开吃!女主人见我们都是身强力壮的男人,饭量一定不会小,煮饭时放足了米,煮出一大高压锅白米饭,完全能够管饱。我是吃了两大碗,三位年轻人有添第三次饭的。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藏胞一家三口在边上就着酥油茶吃糌粑同样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饭才发现我们很失礼,居然没有给主人家留一点炒青菜。</p> <p class="ql-block">  这是盛夏季节,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可这里室内也需要增温才受得了,难以想象冬天气温会是什么状况。据说有时候达到零下40度,我们想知道如此低温下,藏胞们是如何过冬的,可主人汉语交流能力差,说不出所以然。藏胞们世世代代在这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坚守,真的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我们更想知道如此低温下,人体有何感受?我们家里的冰箱,冷冻区域零下十几度,当手探入时,也坚持不了几分钟。人体在零下四十度会怎样?不得而知。据道听途说,人撒出的尿,不等落地就已结冰,落地上发出的声音也就是冰块落地声音“噼噼啪啪”的,那么请问你那排尿器官还不冻坏么?(待续)</p>